分享

沈亚娟||以不变应万变

 乡土蓝田 2022-05-07 发布于陕西省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以不变应万变

沈亚娟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日月星辰,亘古同辉。一种永恒,让千变万化成色彩,一种本色让翻天覆地烟消云散。有种平凡的力量,一种一般的形态,一种淡然的姿态,在三尺讲台间,在三寸巧舌下,在页页纸片上,在字字言语间。让古今回荡在学子心间,足迹经历万水千山,时空转换,所触就方圆平米间。四十几年,感受变与不变,不变的园丁意,土地面,变得桃李天下争奇斗艳。

几百平米的校园,几十平米的教室,数平米的讲台;青春时将这里当成梦想的家园,壮年时将这里当成心灵的港湾,退休时将这里当成青春再现。一生想说的话,童话的浪漫,现实的残酷……在这诉说了多余一半;一生的游览,空间和时间,四十分钟一遍又一遍;出过的力,交过的心,付给了千万个童年,梦想着和他们五湖四海,盼望着海阔天空任尔驰骋。

一天天,一年年,走过的四十年,蓦然回首弹指间,那时二十左右的青年,用不完的力气,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在大山中,伴着青山给山里孩子希望,跟着流水让时间飞速向前。三十、四十、五十……两鬓偷爬出的白发,变缓的脚步,舒缓的语言,不再青春年少,不再朝气磅礴,但是一颗驰骋的心依旧伴着学子,万里江山风华尽显。

校园似多情的少女,变了又变,华丽的衣服,多情的谈吐。清新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贵的牡丹,火红又艳;清新的梅花傲雪吐芳……这些都是校园环境的改变,也许时间太长变得和原来不是一个模样,但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和学生共振的频率不变。

数学课堂上总希望未来的他们是数学界的栋梁;语文课堂上总希望教室里的他们是曹雪芹谱写名族史诗,是李白巧夺天工以文为基,搭建如云灯塔……总希望从自己身边走过的是最优秀的,未来的他们必然“长江后浪推前浪”。

生活中,学生是子女朝夕相伴,关注他们是否吃饱穿暖,监督他们学习保持良好习惯。温柔的抚摸学生的头,真诚的给予一个“赞”,为学生的进步而心喜,为学生的难过而忧伤,也许就六年的相伴,伴着学生走过的是天真的童年,播种的是真诚的希望,收获的是大江南北桃李芬芳。

身处万花筒中,景致在变,心情依然,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做问心无愧的事业,成就百花齐放,满足满园春色。几十个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又循环,你变我不变。


作者:沈亚娟,笔名如尘玉,蓝田县的一名山区工作者。爱好文学,有诗歌、散文等发表于原创力量网和古榕树下以及微信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