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丨以书法的名义祝福母亲

 文山书院 2022-05-07 发布于北京

Image

《浴婴图》宋 佚名

团扇 绢本设色 纵35.8厘米 横35.9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qú]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诗经·凯风》

释义:和风从南方来,吹拂那小小的酸枣树,酸枣树小小的,母亲多么辛劳。和风从南方来,吹拂那酸枣树的粗枝条,母亲圣明又善良,我如不成为善人又如何回报。

这首诗,是中国出现的第一首赞颂母爱的诗。后人常用“凯风”来指代母爱。

《说文解字》说:“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母亲像养牛一样哺育子女,字形就像怀里抱着孩子的样子;另一种说法认为,“母”的字形像给孩子喂奶的样子。

甲骨文 在“女” 的胸部位置加两点指事符号 ,表示妇女因生育而发达的两乳。
金文、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则有所变形。

Image

▲甲骨文中的“母”

Image

▲《石鼓文》中的“母”

再来看一看“亲”。

《说文解字》说:“親,至也。从見,亲聲。”

“亲”,关系很近、很亲密的人。造字的本义是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封建专制的古代,无论冤不冤,进了号子就是终生的莫大耻辱,古时看来,有血缘联系着亲人,才可能去探监。

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罚。親,金文 (辛,受刑、受监) (见,探望),表示探监。有的金文 在“辛” 下加“木” ,表示刑械。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俗体楷书 省去“見”。

Image

▲ 周42年出土逑鼎 大篆

Image

▲ 邓石如的小篆

书法家笔下的母亲

一、气清神韵的“母亲”

Image

▲ 《曹全碑》

二、典雅的“母亲”

Image

▲ 王羲之

三、娟静的“母亲”

Image

▲ 智永和尚

四、端庄的“母亲”

Image

▲ 颜真卿

五、玲珑的“母亲”

Image

Image

▲ 欧阳询

六、有远见的“母亲”

Image

▲ 黄庭坚

七、优雅的“母亲”

Image

▲ 赵孟頫

八、率意的“母亲”

Image

▲ 董其昌

九、独特的“母亲”

Image

▲ 黄道周

Image

(王铎 李贺诗帖 “母”、唐寅 自书词 “亲”、苏轼 中山松醪赋 “节”、朱熹 致程允夫书 “快”、杜牧 张好好诗 “乐”)

5月8日,母亲节到了,

我们以书法的方式,

送上祝福。

无论你身处何方,

记得说一声:

母亲节快乐!

来源:书法网

戈多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