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约专刊|谢小龙:桐城文保说

 岚山诗话 2022-05-07 发布于江西省

桐城文保说

文/八戒

桐子国,文旅局吴局长走马上任了。一众人等,寄厚望;愚不才,亦其中之一。

想我桐子国,历史久远,上可追溯到桐国。其间风起云涌,刀枪剑戟,星汉灿烂,文明浩叠,那是见之于史,见之于谱,常见之于升斗小民的口口相传舍。

容不得信口胡诌!

如今,迈步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该是认真考虑其名实相符时侯了。

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名片,该走一步一个脚印了。

新石器时代,桐子国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周朝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桐树而得名。桐子树衍生品,作为重要的战争资源,引发刀光剑影重叠,鼓角铮鸣不断。

唐至德二年设桐城县,有县官境主老爷亲民,心中有民,而演绎一段段可歌可泣故事,随龙眠河长流水名扬四方。

古城,山为屏、水为脉,城池,近乎龟形,寓城固民安意。六尺巷、延陵巷、文庙、北大街、紫来桥……漫步其间,胜迹比比,引人遥想。文保这块,其实大有文章可做。

有顶层设计,好。

《桐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桐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规定》等,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目下,南大街的凤义兴商号楼维修工程紧锣密鼓,师傅们正忙着对木结构进行油漆。此楼为清代巨商凤士标所建之商铺和住宅,徽派建筑。

双溪地界,张老宰相墓地复建,如火如荼,亦见分晓。靓点多。

文保,说穿了,不过是既要守得住,更要活起来。

于此,求索,不可止。

窃以为:

一,天际线,不可破;或少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号得来艰难,一推迟再推迟之原因,这是其中之一喂。

二,老城,该保护的,应本着整旧如旧理念。别动不动整出个四不像。市民如刺在喉,游者又屡屡吐槽。

三,该保的,要保在实处。据朋友讲,入东门街小街小巷,电线若蛛网,早已老化。一有风吹草动,恐就要来它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了。

这一街,几处火起,几地废墟。贞如庵,即一例。

四,桐子国,标识牌,不少。道路标识,屡屡找人谩骂;旅游标识牌,惹人骂的话,我走说不出口的。说出,只怕上上下下一众人等,一个个脸上怕挂不住哟!

有是说。

——作者生活照

作者简介:谢小龙,安徽桐城人。池师毕业,望溪教师。
提示:向上滑动页面即可浏览

岚山诗话编辑部:

主   编:恍若流年  顾   问:王声春、林泽祥

编   审:秋雨芬、邢小锋、郑香丽  主播团长:小薇

执行编辑:天涯一支剑  推   广:蔷薇下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