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从痛风疾病的痰湿致病论,谈痛风急慢性期从痰论治经验,值得收藏

 GG2010 2022-05-08 发布于江苏省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621期

当代中医,认为痛风的致病原因是这样的——

中医风湿泰斗、已故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娄多峰认为,痛风患者素体禀赋不足,邪气、痰瘀乘虚而入,是痛风治病的基本病机,据此治疗则应扶正祛邪、化瘀通络。

陕西中医药大学刘文章教授,认为痛风的病因是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导致的体内湿热内蕴,日久化瘀,病邪留恋在关节筋骨,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关节肿胀、肿大、畸形、红肿热痛。痛风的病机是湿、热、痰、瘀所致。

广东番禺中医医院余平生教授认为痛风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肾阳虚后,机体温煦失职,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导致体内血液淤积,血液濡养关节组织筋骨的功能下降,从而引发痛风性关节炎,核心认为瘀血是慢性痛风形成的病理产物,治疗时就该以活血化瘀痛痹的方法调理。

贵阳中医学院钟琴教授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上后天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生;或者先天脾胃本虚,腠理开泄,再加上外感风寒湿邪,郁久化湿为痰,痰湿化热,聚集与关节而发病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患者体内的痰和湿,是怎么形成的?

中医认为,痰和湿的形成,是因为体内津液运化出现问题,运化的缓慢或停止后,水停为湿,湿久化痰,痰湿聚集,其特点主要以重、浊、粘、滞为特点。

体内痰湿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年龄、劳逸适度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从遗传角度来说,如果父母有一方为痰湿体质,其自己父母的先天生殖之精的影响,成为痰湿体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从饮食的角度来说,如果平时喜欢吃肉喝酒恣食辛辣肥甘厚味,暴饮暴食,就会损伤脾胃,脾胃健运失司,则痰湿就会在体内生成。

从年龄的角度看,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脏腑功能会逐渐减弱,脾肾调节水液代谢的能力下降,引起痰湿形成。

为什么中医可以从痰湿同治,论治痛风

痛风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初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脾肾亏虚,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则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湿内蕴,先成为高尿酸血症。

随着疾病的进展,再加上外感风寒湿热诸邪,内外邪交结组织与肌肉筋络关节等部位,会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这是痛风初期的实邪热证。

如果急性期症状得到有效治疗,则进入间歇期,或慢性关节炎时期,此时基本没有症状;如果体内尿酸能够稳定控制住,则痛风会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发作。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尿酸盐会持续在体内关节和肾脏结晶沉淀,日久形成痛风石,引起痛风性肾病。

所以在间歇期得到有效治疗(主要是控制尿酸水平)是预防痛风发展、阻断病情恶化的重要手段。

通常来说,中医治痛风,急性期主要以清热利湿止痛为主,建议健脾益肾;而间歇期主要是扶正固本,治以补益脾肾,化痰利湿,避免痛风发作。

那如何从痰湿同治呢?

痰和湿都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脾肾气化功能下降后的病理产物,主要是水液不能再体能正常输布,停聚凝结而成。

痰和湿,都是阴邪,其性趋下,二者常相互交结,相兼为病。

一方面,痰邪壅盛,容易困阻脾阳,水湿内停,会加重湿浊在体内停聚。如果湿邪壅盛,久停体内,日久化痰。这样看来,痰化则湿行,湿行则痰不生,所以中医可以痰湿同治。

另一方面,痰湿凝结日久则可生热,但是湿热痰相互交结,病势更加缠绵难愈,对于这种情况,治疗时可酌情加入清热活血化瘀的药物强化祛痰祛湿的效果。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肾。

为帮助更多风友远离痛风反复发作,开启《痛风健康千名援助计划》,如您正处于尿酸高@北大医学博士。科学有效降尿酸,远离痛风发作之苦。#头条周刊##心健康信科普##哆咖医生超能团#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源自网络,侵删):2022年第1期《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钟方红等文章《从痰湿论治痛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