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附件扭转是青春期前男童(高发年龄7-14岁)最常见的阴囊急症,偶见于成人。通常由运动或创伤引起。睾丸附件扭转是种自限性疾病,临床仅需采取保守方式管理。其单侧阴囊疼痛和肿胀的临床表现,酷似睾丸扭转、急性附睾炎或急性附睾睾丸炎,临床诊断具挑战性。超声检查准确诊断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意义,体现于避免临床误诊为睾丸扭转进而手术暴露。已经证实的阴囊附件有四种:睾丸附件、附睾附件、精索附件、输精管附件。其中睾丸附件占95%,这可能是虽然阴囊有四种附件且都可能扭转,而疾病却冠名为“睾丸附件扭转”的原因。睾丸附件是Mullerian管残余,出现于76% -83%的睾丸中。附睾附件是Wolffian管残余,出现于22–28%的附睾中。阴囊附件呈类圆形大多有蒂;组织学上,附件内部为存在血管的松散的胶状结缔组织,表面被覆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包膜。文献报告,声像上正常睾丸附件最大长径为1–7 mm,附睾附件最大长径为2–8 mm。阴囊存在鞘膜积液时,有助于正常阴囊附件的显示。正常附件声像上表现为一有蒂的类圆形等回声(参照睾丸或附睾回声)结节,通常其内部可显示血流信号。▲正常睾丸附件声像图:阴囊内鞘膜积液的存在,清晰显示类圆形的睾丸附件,注意其内部可见血流信号。睾丸附件扭转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疾病,几乎所有病例的坏死组织都被再吸收,无任何后遗症。但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与附件的小体积不成比例。▲附睾附件扭转扭转术中照片:注意附件及扭转蒂的大小。 睾丸附件扭转与其他器官扭转疾病一样,其基础的病理生理进程为:淋巴液和静脉血回流阻断、附件充血水肿、动脉血供阻断、附件缺血坏死。水肿和坏死引起邻近组织器官出现疼痛和局部炎症。睾丸附件扭转不同于其他无菌器官的扭转,附件充血水肿、缺血坏死导致大量的急性炎症细胞浸润,这种浸润通常比其他无菌器官扭转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得多。但这种无菌性急性炎症细胞浸润,不与细菌性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关联。急性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与症状持续时间正相关。急性炎症细胞浸润的存在是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证据。睾丸附件扭转,因附件扭转蒂细小,声像上不能显示其他器官扭转那样的特征性直接征象,如“漩涡”征等。目前实践中用于诊断的超声征象都是间接征象。所幸,睾丸附件扭转有别于其他器官扭转疾病的病理特征:充血水肿、缺血坏死的附件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严重的无菌性急性炎症细胞浸润,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病理改变。这是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证据。目前睾丸附件扭转的超声诊断标准是:肿大附件声像+附件周围组织器官炎性改变声像,或者可以这样表述:肿大附件声像+急性附睾炎声像或急性附睾睾丸炎声像。患侧睾丸上极或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间见类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或低回声结节,结节最大径≥5.6mm,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结节周围组织血流信号丰富。文献报告,症状出现的24小时内,附件呈高回声,随着症状的持续内部回声逐渐减低,后方出现回声增强。附件最大径≥5.6mm是扭转肿大附件的中位数值,不是绝对值。比如正常时最大径2mm的附件,扭转后肿大为4mm,虽仅4mm但已经肿大一倍了。▲睾丸附件声像:注意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内部及四周血流信号情况。 反应性鞘膜积液、患侧阴囊壁增厚、附睾肿大血流丰富、附睾睾丸肿大血流丰富。▲患侧阴囊矢状切扫查: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间见类圆形高回声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四周血流信号丰富;鞘膜积液;阴囊壁增厚。 ▲患侧阴囊上方横切扫查: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间见类圆形等回声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四周血流信号丰富;鞘膜积液;阴囊壁增厚。 ▲患侧阴囊上方横切扫查:睾丸上极见类圆形低回声结节,注意结节后方回声增强。睾丸附件扭转的超声诊断,是个间接的推理性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睾丸附件扭转并发的无菌性急性附睾炎或无菌性急性附睾睾丸炎,与相对应的细菌性急性炎症声像表现相似,但结合临床细菌感染高危因素有助于明确诊断。1.许云峰,胡慧勇.儿科超声学[M].第5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2.许云峰,蒋海燕,胡慧勇,王海荣.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中华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10(4):322-325.3.Jacob M, Barteczko K. Contribution to the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ppendices of the testis and epididymis inhumans. Anat Embryol (Berl). 2005 Apr;209(4):287-302.4.Lev M, Ramon J, Mor Y, Jacobson JM, Soudack M.Sonographic appearances of torsion of the appendix testis and appendixepididymis in children. J Clin Ultrasound. 2015 Oct;43(8):4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