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味经典的中药,健脾、补气、祛湿

 药店智汇静轩 2022-05-09 发布于湖南省

图片 

中医老苗说

图片


在中药里,健脾药是十分常用的一类药材。虽然同为健脾药,但不同的药材之间在功效上也各有长处。

1.茯苓,药食同用

茯苓为依附寄生在松根的球状干燥菌核,别名云苓,外皮为“茯苓皮”,内层淡红色的为“赤茯苓”,白色的则为“白茯苓”,抱附松根而生为“茯神”,用朱砂拌而炮制者为“朱茯神”。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脾虚脘胀,痰饮水肿,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纳少便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茯苓可抑制肾小管重复吸收而大量利尿,并促进钠、钾、氯的排出,是良好的利尿剂;茯苓还能降血糖。茯苓皮专功于利水消肿,消皮肤水肿;赤茯苓清热利湿,专治下焦湿热的尿少、尿赤;茯神重于宁心安神,善治神衰失眠。

茯苓是药食同源的药物,富含蛋白质、钾盐、脂肪、卵磷脂,是优质的营养食品。自古以来有多种药食同源的药膳食谱,药食同用,体现了中医保健膳食的优势。例如茯苓可以降糖安神,糖尿病病人可以用汤药的药汁煮茯苓,代替一顿饭,吃90克茯苓就饱了,可以不再吃主食了,既可以降血糖,又可以吃饱。

2.炒白术,运脾胜于健脾

白术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多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运化无力的脘胀食少,痰饮水肿,吐泻乏力,自汗胎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术可利尿排钠,降血糖降血压,促进胃肠功能,安胎。

白术炒制偏用于补气健脾,生用偏于燥湿利水,焦用则偏于和胃止泻。产于浙江临安县的称为“於术”,冬天采集的称为“冬术”,“於术”补气健脾之力更大,冬术润而不燥。

临床用炒白术不是单纯健脾补气,健脾时白术不是主药。炒白术的特点在于和胃燥湿,利水退肿,所以《本草从新》称其为“开胃神药,而其尤能燥湿”。水湿之祛,除了补气的健脾功能外,还要和胃的运脾之力,故炒白术运脾胜于健脾。
一般认为白术健脾,但其实,白术健脾是次要的,运脾才是主要的。运脾,就是利湿退肿,而且炒白术可以开胃,病人如果不想吃饭就用炒白术。
炒白术可以降糖降压、利尿排钠,对于浮肿尿潴留的病人有效果。
炒白术能止汗安神,加浮小麦30克,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出汗多的症状有效,但不要加石菖蒲、郁金,出汗时加开窍透窍的药,汗就止不住了。要加利尿药,如泽兰、芦根、冬瓜仁、桑白皮、车前草,对止汗非常有效。
炒白术还有一个很好的功效是安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输卵管不通者怀孕艰难,一旦怀孕,还要保胎,保过3个月一般就没问题了,保胎主要的药就是炒白术,炒白术增强运脾力量,减少燥性。
3.扁豆衣,补气强于化湿
白扁豆产于江浙者为最佳,健脾化湿作用不如白术,但补脾不腻,化湿不燥,非常适合脾虚有湿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扁豆能抗菌,有广谱抗菌作用;抗病毒,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扁豆衣为白扁豆的种皮,功效同白扁豆,更无壅滞之弊,常规用量5~10克,可用作健脾补气主药,尤其适用于心脾气虚证,补而不腻不滞。有些医家少用扁豆衣并常以化湿为用,疏忽了其补而不壅之功。在心脾气虚时运用,实为奇药,所以扁豆衣补气强于化湿,可以白扁豆15克代替5克的扁豆衣。
白扁豆,是一味很特殊的药,比较少用,用白扁豆来补气,其补气强于化湿,补脾不腻,化湿不燥,是味好药。
4.山药,代食降糖
山药,《神农本草经》别名“薯蓣”。同白术一样都是健脾要药,但同中有异。白术偏燥,用于脾虚生湿而忌于伤阴时;山药偏滋,用于脾虚阴亏而忌于湿盛时。山药还有4个功效:益肺气,治虚痨要药;固肾关,善治遗精、尿频、虚带;安心神,可治肝性脑病;生津液,可治糖尿病。
山药产于河南焦作最佳,名为“怀山药”。健脾补气者炒用,滋阴生津者生用。山药是一味营养食品,在保健膳食中常用,可以代主食,能降糖;既补气,又滋阴,特别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佳药食同用之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图片赞'和'图片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