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醒记 | 初十七

 我是一瀛 2022-05-09 发布于北京


清晨。习琴指法打。无名指的功课。最不常用的指头。因用得少,指头娇嫩,古琴上训练几下磨出血泡。悬空、起势、落指。训练它,唤醒它,让它原始力量爆发出来。


      午后。顶烈日拜访老师。老师早在门口迎接。认识两年,见第一面。老师是梅花拳传承人。

《梅拳秘谱》上说:“梅拳之始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传云汉时已有,至今已有百余世矣。” 梅花拳也叫梅花桩,是干支五势梅花桩的简称,属昆仑派。


      梅花拳有五式:一式为大式,形为丹凤朝阳;二式为顺式,行若大鹏展翅;三式为拗式,看似二郎担山;四式为小式,就如猕猴攀枝;五式为败式,状如霸王卸甲。


      演练时,一式变二式,二式变三式,三式变四式,四式变五式,循环无端,变化无常。

       老师的功课,是不论阴晴雨雪,每日三趟梅花功。一趟下来,快时四十分钟,慢时九十分钟。老师说,梅花拳不拉一千趟架子下来,入门都不算。不停重复修习,才有得到智慧的可能。智慧产生在修习之中。

       梅花功的要诀在于一动一静,阴阳之道。老师称天地日月是最好的老师。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谓之为大自由。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论在练“架子”或“成拳”中都要一气贯串,一气呵成,不散不乱,内外一体。自始至终都要练形,练气,练神。先要“形气合一”再“神气合一”达“精气神一体”即“浑元一气”。梅花拳拳法中也把人体看做一个小天地,本“天人合一”之理。

       老师说起昨日农历十六,天上月满,功也随之走到月窟。天上一轮明月,心中也是明月一轮。老师谈到人由生到死的这一生,与一年的春夏秋冬,与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与一天的白天黑夜,与拳的一动一静,与一呼一吸,本质上是遵循一个规律,不只是一日一夜。

       老师说起他的师父的拳,以“空”、“无相”、“无执”为最高原则和目标。开始时,他是跟着师父的路走。而后来,开始理解阴阳。慢慢地,阴阳之理显示得越来越清晰。到最后,发现易理才是统御万事万物最根本的理。这个理,你一旦见到了,就不会对它视而不见。

       老师说,正如朱熹说的:“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实际上若细心观察,在梅花拳的“架子”中两手的动作都在空间全方位上划出了一个个的太极图。

       老师谈起自己的拳法,脸上有坚毅的神情。笃定地朝着一个目标,一个永不可抵达的目标精进。做一件事,付出应有的劳作,至于收成有无,并非个人能够掌控。老师形容平静之下,有一团小火始终燃烧。老师身板俱正,走路如风。

       老师说自己功夫练高兴了,喜悦满溢,要表达。人的一生就像月亮,圆满要圆满的喜悦,残缺有残缺的笑纳。不执着某一个相。我想我辈既不要闭门造车,也不应自轻自贱。身体力行,保持开放的学习的心态。

夜晚。朗诵两段短文。蝉声迭起。

想起四个字,拨动心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