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药的故事 | 《人参》

 我是一瀛 2022-05-09 发布于北京

小时候听过祖父讲千年老参会在满月的夜晚,然后变成精灵跑出来玩耍。有的采参人遇见会在他的脚上面绑一根红绳子,第二天早上跟着红绳子就能找到千年人参。反正祖父从没遇到过。但自打那时起,人参在我的脑袋里是一个精灵娃娃的形象。

人参人参,听起来就像“人身人身”,好像这个植物的终极目标就是想变成人身似的。我还记得另一种植物叫“附子”,扶阳第一药,“附子附子——在人脱阳之时,赶紧在他身上在复制一个他,给他能量回阳”。人参人参,那它的整个生长过程呢,就好像是一个修成正果的旅程。

来看看人参是如何生长——它久居深山老林,长在山阴树林里面,躲在树底下,它要很久很久才长一片叶子,然后很久很久才长一点根,长得非常非常缓慢,然后用一种非常不起眼的方法生活,然后慢慢的去吸纳这个天地之间的元气。缓慢,聚拢足够的天地之元气,密集地聚拢而生出精来。因此人参的势能是一团闷住不动的能量。

所以人参被称为“地精”、“土精”,乃因人参搜集土地之精华之气而成,又因其能大补元气,效用神妙,故又称“神草”。

《神农本草经》讲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古时候说“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有“安”有“定”,好像我们中国人对它的这个药性的看法都是好像静静在那边比较不动的,一般补阳的药都是好像它的多少会有一点动态,可是人参补的这个阳是一个非常静态的阳。然后“止惊悸”这个“止”也是停下来的意思,让人的一些心情上的混乱能够停下来。那“除邪气”呢,一般说如果身体太虚了,那就有邪气容易进来,那把身体补得很强的话,邪气就不容易进来了,可以把邪气推开。它就有接下来所谓的“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刘希彦老师在《大医至简》中谈到人参更加简单直接:他说建中四味中的人参,他说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焦。其“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这种气有没有热能呢?我们尝一下就知道了,他不辛不辣不麻不热,没有热能。所以人参亢奋的主要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参是平性,味厚而饱满,是亢奋阴的,聚合生成津液之力。

《伤寒杂病论》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药物里亢奋阳的药寒热不禁,既能合温热药治阴证,也能入白虎汤之类的寒凉之剂治大热伤津。

白虎加人参汤,在《伤寒杂病论》里面,那是白虎汤证但这个人出现烦渴的话,那就加人参。当这个人的液体津液不足时,用一些人参可以快速生出津液。

还有个蛮重要的方子叫“独参汤”,这里的参用上好的野山参,如果没有野山参,可以用红参。用在人垂死之时,脉已经沉伏,已经快把不出来,那个时候速用一两人参,两碗水,用很大的快火把它煮成一碗给病人喝。病人喝了后,他的脉很可能就会回来。

当然这是急用方,在一个人只剩一口气,看看用人参能否抓回他的性命。

《本草新编》里有过记载,是这样讲的:盖人气脱于一时,血失于顷刻,精走于须曳,阳绝于旦夕,他药缓不济事,必须用人参一二两,或四五两,作一剂煎服以救之,否则阳气遽散而死矣。

这是因为有形的津血不能速生,无形的阳气应当急固。而人参大补元气,气能摄血,也能摄津液,只要元气一回,津血自固。

《千金方》里讲人参呢,更加讲究——用长流水来煎煮,即是用河里面哗啦哗啦的水拿来煎。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河里面的水有一种行动的力道,那如果你用流动的水来煮参的话,那参的气会比较行得开比较不会闷在那里,清朝的名医陈世铎讲到说要用参那最好是用另外一味药,帮它一下,他就是说有一种药叫“五灵脂”。李可老中医讲到五灵脂是一种人参很怕的药,弄一碗五灵脂化在水里面,让人参在入锅前在那个水里涮一下,再放进去煎。只是涮这一下,人参的那个闷住不动的气就会散掉,人参就可以走动了。用这样一种方法来调节人参。

但现代的人用参并没有那么精细,对药物的敬畏早已失传。

现在的人通常认为人参是补药,是神药。但人参服之不当,会造成各种恶果。药物不是食物,必须经医生指导才可以用。如若脉象弦数有力,此时若再服用人参,那便如火上浇油,气有余便是火,这样人就会变得兴奋,难以入睡,甚至孔窍流血,而成狂躁。所以速以泄火救急,这样火撤则神清,乃能安眠。另一方面若长期依赖补品,也会导致身体自我生化机能减退,就像富家子弟,若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不知自强不息,自食其力,必定会腐败家业,正如人不知运动锻炼,只知凭补药维续气力,必定会日渐萎靡。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药能中病,大黄为圣剂,药不中病,人参亦鸩毒。不可不慎。




草药的故事 | 《杏仁》
草药的故事 | 《地黄》
草药的故事 | 《红枣》
草药的故事 | 《连翘》
草药的故事 | 《细辛》
草药的故事 | 《黄芩》
草药的故事 | 《麻黄》
草药的故事 | 《姜》
草药的故事 | 《黄连》
草药的故事 | 《芍药》
草药的故事 |《甘草》
草药的故事 | 《牡丹皮》
草药的故事 | 《厚朴》
草药的故事 | 《枳实》
草药的故事 | 《桂枝》
草药的故事 | 《桔梗》
草药的故事 | 《大黄》
草药的故事 | 《生石膏》
草药的故事 | 《葛根》
草药的故事 | 《半夏》
草药的故事 | 《附子》
草药的故事 | 《当归》
草药的故事 | 《川芎》
草药的故事 | 《芒硝》
草药的故事 | 《柴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