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济颠,摘自灵隐寺。济颠就是济公,俗家名字“李修缘”。影视剧里的“鞋儿破帽儿破”只是艺术演绎,真实的济公是一代得道高僧,而且他是官宦子弟,自幼家境殷实,然而,这样的一位世家子弟,却毅然舍弃百万家财,走上了一条云游四海、扶危济困、彰善罚恶、救民于水火的济世之路。漫步济公故居,感受济公从人到神、从李修元成为济公'活佛’的伟大历程; 本来没计划去济公故居,因为从琼台仙谷出来已经快下午4点了,计划是当天晚上就赶到雁荡山去,后来一看济公故居时间,离关门还有一个多小时,而且是在去雁荡山的路上,得,本着走过路过不错过的原则,拜访济公他老人家去也!济公故乡,永宁村村口牌坊,是不是和电视剧中的不一样? 这照壁,气派!估计济公他老人家也没想到后世会如此纪念他吧?历史上的确有济公这个人,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但至于什么鞋儿破,帽儿破啥的,那就都是后世演绎的了,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及善恶因果报应的朴实心理; 济公家大门口留影。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济公俗家姓李,所以是“李府”; 看介绍,这个石磨还是济公家旧物,如果是真的,那么它最少也有800多年历史了。石磨有人推的、水力的和牛拉的多种,这个是牛拉磨,是济公家逢年过节为穷苦人家免费磨粉用的; 济公是官宦人家子弟,他的祖上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其父李茂春也是当地的知名士绅,所以,其家境殷实,从小饱读诗书,李府也是一派书香门第的景象; 李府的厨房,典型的江南人家灶台,我小时候,我们上海弄堂内遍布的“老虎灶”就是这个样子的。看到左边的那个“木箱子”么?那是脱谷机,以前的江南农村把稻谷打下后,要在这样的机器里把稻壳脱去成为米,现在都是大型机械操作,普通人都看不到这个过程了。自己脱谷的米,做出来的饭那叫一个香! 李修缘书房,童年济公是远近闻名的神童,相貌清奇,神智超群。儿时就精研儒学,博览群书,看那被子刚叠好,似乎儿时的济公正出门玩耍还没回来; 李修缘奶娘房。李茂春夫妇年逾四旬才得一子,对李修缘重耀祖业寄予重望,所以请了奶娘哺育孩子,也就是说,李修缘从小是由奶娘养大的。也正因此,济公自幼与平民阶层有过直接的深入接触,也为后来济公体恤百姓、扶危济世打下了心灵基础; 这就是李茂春夫妇房间了,也就是李修缘父母的房间,史书上对于李茂春的记载并不多,多伴以李修缘出现,其实,李茂春于南宋初年辞去官职归隐天台山经商谋生后,一生礼佛为念,乐善好施,也算是为李修缘成为“济公”提供了家庭氛围基础。可见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济公故居不大,只有16亩,大体由2部分组成,三进院落的李府故居和一个称为“陇西园”的小花园。花园很小,一个小湖,小湖上一个钓月亭连着一个类似上海城隍庙里的九曲桥; 园子虽然小,但移步换景,花开四季,尽显江南园林隽秀之美; 角落中的济佛殿是纪念济公的,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海内外济公信众和游客的朝拜之地,每年的济公诞辰,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纪念活动,可惜我去的不是时候,没能赶上; 一个酒壶,一把蒲扇,一段传奇故事。“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济公的故事虽然只是传说,但它蕴含的,正是老百姓那锄强扶弱,天下公平的朴素愿望; 和济公活佛合个影吧; 溜达了一圈,最后回到李府前堂,这是典型的浙东宋式“三进九明堂”形制,由于李家是官宦世家,所以,又兼具官宦豪宅的气派。堂前天井鹅软石铺就,并铺以蝙蝠、梅花、铜钱等图腾图案,象征五福临门、梅开五福、招财进宝等意蕴; 三进院落,第一进就是前堂,这里也是整个宅子的风水玄关,主人迎接宾客的处所。只是没明白为啥要贴一个“囍”字,要知道,济公是出家人,一生未娶啊! “天下济公,祖在天台”; 门票24元,单论这个院子,不值,但论历史,超值; 播放
00:00
进入全屏
跟着秋哥的镜头访济公故居! 攻略 写在最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