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女儿对谈:理性看待考试

 皮皮中尉 2022-05-09 发布于河南省

本文导读: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把自己磨砺成一个经得起考试检验的真正人才,考试这种玩意儿也就不在话下了。


以前读史,我总会感慨,为什么古代史中奸臣贪官居然比忠臣清官还要多?这些为害无穷的大奸臣大贪官到底是谁给提拔上去的呢?后来我知道答案必然要牵扯到科举制,而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史的一大创举,绝对是利大于弊。那些贪官奸臣,无非是科举制发生主流作用时衍生出的副产品。


隋唐初兴时的科举制与明清成熟时的科举制已经截然不同。唐太宗李世民慨叹“天下英才皆入吾彀中”的科举制,可谓百花齐风兼容并包,意在选拔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各种领域的能人,所以盛唐气象令人敬仰;而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则完全固化,考题局限在“四书五经”乃至朱熹等人意会穿凿的注解上,所以选材面进一步收窄,以至于清代的吴敬梓在《儒林外史》变着花样挖苦那些在科举中扭曲变态的众生相。

为什么科举制会嬗变成明清时代的样子呢?依我看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政治因素。

“驱逐鞑虏”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希望改变蒙元时期多元文化混杂的局面,所以祭起纠偏的旗号,短期内用他眼中正宗的儒家文化精髓选拔人才淘汰异端,这种思路由他的传世语录《大诰》绵延十几代子孙,贯彻了明代两百多年。而关外崛起一统江山的清朝随了明制,沿用这种刻板的科举体系不但能继续招揽人才,还能让一心“反清复明”的异己分子被淘汰出体系之外,所以科举制才会一直持续到1904年寿终正寝。

科举制的好处一目了然,因为选拔出来的都是苦读儒家经典、饱受儒家伦理熏陶的知识分子,既具备一定的钻研思考能力,又符合统治阶层需要,还能保证国家治理体系长期稳定。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明朝万历皇帝可以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整个国家还能有模有样维持下去。

但科举制的坏处也很明显。既然通过了考试选拔就能获得功名利禄,那就不单单是纯良报国的读书人热衷此道,更有投机取巧心术不正的机会主义者借机上位,这就是老子所云,“世人皆知美之为美者,斯恶也”的道理,谁都知道这玩意儿有利可图,那就必然有人乔装改扮浑水摸鱼,出一批贪官奸臣也就不足为奇。

时代在变,科举制也在变。当晚清时代国人尤其是统治者意识到“西风压倒了东风”,选材面过窄的科举制已经不再适应治国需要时,那就必须破旧立新,因此才有废除科举引进西方近代教育体系之举。这就是我们今天都熟悉的考试。

请注意,时至今日,我们眼中的考试和西方教育体系眼中的考试还是不一样的。欧美教育中的考试一直都在树立两个方向,实用型和研究型,大学生乃至高中生到了关键节点就会自动选择,被分流到具体工作和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而我们的教育理念目前还是单一去向,那就是用考试分数界定人才成色,成绩好的一路进入研究领域,剩下的则必须转入社会具体工作。

所以从科举制聊到我们今天的考试,刚才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就是选拔和淘汰。其实选拔和淘汰是一回事儿,没选拔上的可不就是被淘汰了嘛,那么考试的本质就是淘汰。

之所以有选拔和淘汰,根本原因就在于物以稀为贵,希望被选拔上的人多,但提供出来的位置却很少,这一点从隋唐明清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大的改变。古时候选拔上了可以做官吃俸禄,今天选拔上了选择面更宽泛,即便当不了官也能能找个好工作保障衣食无忧,所以选拔和淘汰就是考试的主要功能。

打个比方,考试就像如今大家都熟悉的核酸检测试剂,或者海关的X光检测仪,试剂能检测病毒,检测仪能分辨出危险品,而考试可以区分学生在某一学科的阶段学习成效。说白了,考试是个工具。考试和学习捆绑得再紧密,也改变不了自身的工具属性,成不了学习的终极目的。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具备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进而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

知道了考试是个工具这么一个事实,我们看待考试就应当像对待工具一样,了解工具的优劣短长,然后熟练运用这个工具,而不是害怕工具。这就好比一个新兵上战场第一次实弹射击,尽管你知道发射出去的子弹会打死别人心情很忐忑,也必须去适应,以免自己沦为牺牲品。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必须克服对考试的恐惧感,不要让考试这个工具磨灭了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就必须涉及到如何看待考试。

第一,考试是工具,不是学习的全部意义。想克服对考试的恐惧,首先就要端正学习态度,你要懂得,学习在于终身受益,考试突出的则是短期收益,所以必须把眼光放长远,着眼于自己的大志向大前途,而不是紧盯着一两次考试。说白了,一次考试受挫并不能证明一个学生是多么废柴,只要人家努力奋起照样有希望,丧失了学习动力才真正可怕。

历史上很多知名人物都是屡试不中,经过多次努力才科举题名,比如曾国藩从十七岁起就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败,甚至青少年时期以笨而闻名,但这并不能阻碍人家三十二岁最终考中了进士,后来还成为晚清名臣。相反,也有从小就眉清目秀聪明绝顶的,即便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也未必就能一生续写传奇,比如北宋名相寇准,成名太早也有成名太早的烦恼,人生照旧有绕不过去的坑,所以一次考试旗开得胜并不能铸就一生根基,这是事实。

第二,考试是工具,归根到底使用工具的人才具有主动性。这句话如何理解?这门考试没考好,别的科目可能根本不受影响,照样能考好,这种事例太多,因为我们身边很多学生就是这样,数学没考好可能语文却能考出个最高分来。这就说明一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角度不同、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逻辑思考的方式不同,甚至成熟开窍的早晚也不同,你能因为一门一科或者一次考试不理想就断定这个人不行吗?肯定不会。

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前半生一直忙于科举考试,结果最后也没能入围,但人家后来写出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科技百科全书。如果宋应星当初考中进士了,恐怕也就不会有这部科技巨著。其他像编写《海国图志》的魏源,引进近代西方数学经典的李善兰都是这种科举不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类型,但我们能小看哪一位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某一科目弱一些别着急,某个领域差一些别上火,关键是自己要保持优势弥补劣势,把学习进行到底。

第三,考试是工具,那就说明考试也需要技巧。我们看很多人善于考试,其实并不是人家比咱多了多少智商,而是人家善于钻研考试这个工具的特性,找到其中的门道。具体到某一个科目,全天下的试题再多,题目类型再复杂多变,其实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具备命题资格的人就那么几位,他们命题的思路就那么多类型,只要你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一定能发现总结出做题技巧,找到得高分的规律。这可比古代科举时写出的文章既要符合当局的心意,还要符合考官的心意容易得多。因为现代考试规则是规范化的,有规律可循的,古代科举的规则却是由人定的,变化实在太快。

我记得有部日本电视剧,名字好像就叫《考进东大》,讲一个学渣小妹偶遇一个补习班老师,结果经历半年魔鬼训练考进东京大学的故事,据说这还是取材真实案例。这就说明,只要你从战略上认识到考试就是个工具,然后从战术上琢磨如何用好这个工具,就一定能克服对考试的恐惧,正确看待考试,无外乎多做题多努力嘛。

最后一点,也可以作为结束语,那就是学校的考试、学科的考试是暂时的,但人生的考试却是无止境的。一个学子将来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待人接物,无处不在考试,只不过考试成绩不用分数来界定,而是靠人生际遇来衡量。到那个时候,我们仍然要懂得,考试还是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把自己磨砺成一个经得起考试检验的真正人才,考试这种玩意儿也就不在话下了。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