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张乐之《最美的地方是家乡》|指导教师:张佳

 阿拉善文学 2022-05-10 发布于内蒙古

作者:张乐之|指导教师:张  佳

【内蒙古阿左旗第九中学七年级7班】

东临巍巍贺兰山,西临茫茫腾格里沙漠,我的家乡如同珍珠般镶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她就是——苍天般的阿拉善。
在我的心中她是最美的,因此,我将用真挚的情感去赞美她。
家乡的土地上,贺兰草原如同银带般点缀其中。这片草原广阔无垠,如同一条绿色的毯盖在大地之上,那是一片翠绿,又是一片嫩绿:翠,翠的鲜亮;嫩,嫩的清纯。跨越辽阔的草原,身临无垠的沙漠,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没错,正如诗中所言,这里有着无垠的沙漠,从高空鸟瞰,金黄的沙漠一望无际,宛若黄金般璀璨夺目!
阿拉善,美丽的故乡,她的风景总能带给我不一样的体验:有时她万里无云,晴空朗朗;有时她雨雪交加,纷纷扬扬;有时她好似一个可爱的女孩“温文尔雅”;有时又像一个挺拔的巨人“勇敢无畏”。没错,就是这样一片美丽的土地让我深深热爱,爱她的沉稳、爱她的粗犷!
不仅如此,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孕育出勤劳质朴的阿拉善人,他们把勤劳和汗水撒播在热爱的土地上。
生活在阿拉善的阿拉腾图格不愿看到家乡土地的贫瘠和荒漠化,便下定决心,凭自己努力让荒漠变绿洲。每天起早贪黑,他用双手栽下一棵棵稚嫩的树苗。他期盼树苗能够成活能够长大,给贫瘠的土地带来些绿色。饭,来不及吃,他贪的是植树时不屈的韧劲!沙尘暴来临时,担心树苗被狂风卷起。为了护苗,他惜寸阴,分阴的守护,夜睡得很少!两鬓的白发和深夜的手电筒是他的伴侣,因他的默默守候,无私奉献,小树开始绽放新绿.....在他的努力下,飞播造林区成为了成片成片的花棒,沙拐枣,白沙蒿等沙生植物的乐园,不仅如此,环境的改善,还改善了周边的经济。每当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啊!将来也要像他那样去建设自己的家乡!”
故乡的美,不仅美在旖旎的风光,更美在勤劳善良的阿拉善人。这里的一切让我深深地热爱,我也会向他们一样为故乡的美散发无限的光芒!


【技术支持:中小学生习作精选】

【图文编辑:文学艺术之星】

【作者简介】

家好,我是七八班的张乐之,平日里我不仅乐于运动、活泼筋骨,更喜欢沉浸在阅读与写作中,在知识的激流中畅游,以书籍充实自己,用文字表情达意。愿脚踏坚实土地,头顶浩瀚星空,不改方向继续前进!



众人拾柴火焰高!您的每一次转发分享点击喜欢作者”“钟意作者赞赏都是在助力小作者获得《文学之星奖状》《文学之星奖杯》和稿费奖励,更是助力他们的优秀作文能够登上《中小学生习作精选》期刊
增加写作兴趣,成就作家梦想
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投稿须知



点击“喜欢作者”鼓励一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