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科技名词|分清泌浊

 wxsjbcf 2022-05-10 发布于山东省

分清泌浊

separating clear and excreting turbid

定义:小肠将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分解成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水谷精微,为小肠所吸收,上输于脾;其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则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

学科:中医药学_中医基础理论_脏象

相关名词:受盛化物 脾主运化

【延伸阅读】

分清泌浊,又说泌别清浊,是小肠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清与浊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含义广泛。此处清者,即指谷精和津液,就是食物中的精微物质;浊者,即食物残渣和废水。泌作动词,与“别”意思相近,有分出、分离之义。从概念源头来看,《内经》虽无“分清泌浊”之词,但《难经·三十一难》提出了“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大抵是指小肠的功能。直至金代,易水学派医家张元素在《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记述“小肠承胃之下脘,而下输膀胱,小肠热则不能泌别清浊”,最早明确提出小肠泌别清浊的生理功能。自元代之后,此说才开始被历代医家所尊崇。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受盛由胃腑下传的食物,则发挥了“化物”作用,把食物分成了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而吸收后的这些物质,又通过脾气的运化,称为上输于脾,继而转输周布于全身,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泌别清浊后的糟粕,就成了食物残渣和废水,中医称之为浊。浊者则下注大肠,废水部分经三焦渗入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此环节也是中医“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治疗泄泻的立论依据。

只有分清泌浊的功能正常,精微与糟粕方可各行其道,二便正常。若该功能失司,清浊不分,过多的水液通过大肠排泄,则会出现便溏泄泻等症,治疗应利小便以实大便,使过多的水液下渗膀胱形成小便排出,则大肠传化糟粕形成粪便时不至于因水液过多而粪质稀薄。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有言:“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延伸阅读作者: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宫晓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