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江当上首领,与赵光义继承皇位,使用的手段竟如出一辙

 餐意院 2022-05-10 发布于福建省

晁盖临死前,向宋江说句对不住,而后折箭为誓,晓谕众人,谁亲拿了史文恭,为我报仇,方才可做梁山泊主。为什么这段临终遗言,没能阻挡宋江执掌梁山大权呢?

宋太祖赵匡胤雪夜暴毙后,弟弟赵光义顺利继承王位,朝野上下未闻任何反对之声。两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共同的,取胜手段呢?

与人共享富贵‍‍‍‍‍

《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宋太宗即位之后,不仅自己的儿女,成为皇子皇女,他直接将他哥哥和他弟弟的儿女,也全都赐了皇子皇女的身份,这是太祖都没有考虑到的。

并且弟弟赵廷美,直接封齐王任开封府尹,哥哥的儿子赵德昭封武功郡王,其他分封赏赐的还有很多,不能再加的,就挂名兼职,甚至因人设职,冗官的源头就在此。

不仅所有王室、官员得了封赏,太宗还颁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书,代替即位诏书,说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同时不管能不能赦免的罪,统一宽释。真是无人不欢喜。

宋江的成功靠什么,送!在县里当小吏时,到处掏钱解人危难,小说里写,县里没一个不喜欢他。在柴进庄上遇武松,在江州遇李逵。出手大方,把英雄收得服服帖帖。

瓦解对手核心

根据《宋史》记载,赵普一直是宋太祖集团中的智囊,太祖是武人出身,事无巨细都会征询他的意见。赵普被罢相之后,拦在太宗面前的晋升门槛,就被撤掉了。

虽然文献没有记载太宗和赵普被罢相的关联。但《丁晋公谈录》中记载了,太宗说如果赵普没被罢相,自己做不到皇帝的位置上。

对武将,太祖去世时,太祖的亲信旧部,还在太原城下。太宗不下命令召他们回来。老主人去世了,他们不敢顶着抗命的罪名回来。等回来以后连上司都变了。

水浒第四十二回,说李逵下山去接母亲。同时不动声色地,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宋江上梁山之后,每天和晁盖在寨中大摆筵席。但宋江只和吴用两个人研习天书。

天书的事,宋江一直对晁盖隐瞒。借天书将吴用,逐渐脱离出晁盖集团。晁盖后期的行动,都失去吴用的谋划建议。这就是将对方集体中的关键人物,瓦解出来。

《水浒传》里五十九回,晁盖出兵之后,宋江暗中派戴宗下山打探消息。晁盖到曾头市前两日各有交手,没有进展,中间三天对方不战。

次日,也就是开战第六天,来路不明的两个僧人就出现了。林冲当时就提出不可信。其实不只是和尚的话前后矛盾。晁盖出师不利,宋江没有任何举动,也很可疑。

晁盖等人到了法华寺,不见僧众,和尚推说是不堪其扰。那又哪来香火,由得曾家时常来搜刮掠夺?而且按照晁盖的进军路线,法华寺是曾头市周边,一处必经之地。

晁盖带兵下山之前,派戴宗到曾头市,侦察四五日。甚至连童谣传唱,都逐一详报。为什么单独略掉了,法华寺的相关信息。

晁盖中箭失利后,宋江没有派人下山接应,没有派人下令收兵;戴宗下山探知虚实,既不知有埋伏,也不知晁盖中埋伏。戴宗哪儿去了呢,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了呢?

晁盖是在清晨三更中箭,被众人抢回山寨,当时就知有毒。熬了整整一天,直到深夜三更,宋江还是没请医生没给药,就在一边哭,晁盖才说了开篇那些话。

在后续的情节中,宋江梦见晁盖,而后背上生疮,不知是不是箭疮。那时出现了正规的处理流程,先用药吊着,等请来安道全,才救回条命。

这一对比,就看出了,之前晁盖危在旦夕,宋江只是演戏,并没出力。而且林冲这些出征将领从白天等到深夜,如果不是遭袭时果断撤兵,这些晁盖的亲随都要报销。

广泛结交党羽

《续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则,失败的邀买人心的案例。太宗还是晋王的时候,曾经因为田重进忠勇,要赏赐他酒食,田重进谢绝了。

使臣很不客气地说,晋王赏你的,你竟然敢推辞。田重进说,我只知道有皇上,不知道有晋王。从中我们看出田重进的骨气,同时使臣的表现,说明经常去邀买人心。

直到宋太祖提出迁都的建议,大概已经感受到,开封府已经是宋太宗的天下了,但是这时赵普已经被罢相外放了,太宗不同意,其他人不吱声,太祖只好暂时放下。

宋江又是怎么做的呢?晁盖率领二十六位梁山头领,在江州和李逵救下宋江、戴宗。原著第四十回,宋江指挥,智取无为军,杀了黄文炳之后。

宋江跪在地上,说大家愿跟随我,同上梁山的便可同行。实际上此时,其他人早就上山了。还没表态上不上梁山的,只有李逵和戴宗,这两人也没有别的去处了。

宋江看似多此一举的行动,就把迟上山的十七位头领,而且是已经归附晁盖的头领,全都划归自己帐下,是追随自己上山的。

和对手唱反调

太宗即位之后,提拔了不少,太祖时期被罢黜的官员。像开宝五年被罢官的楚昭辅,担任枢密使,掌管军权。献宫词被训斥的孔承恭,提拔当了太常少卿。

这种凡是对手重用的,我们就排挤;凡是对手贬黜的,我们就提拔。对于当事人,会是怎样的伤害呢?

《宋论》中就提到,刘太后死前两个月,仁宗就迫不及待地,把以往被刘太后外放、罢黜的官员,重新召回京城任用,刘太后心中悲哀凄凉。

还好太宗是在太祖死后这样做,不然太祖应该更加死不瞑目。类似的情境,我们在《水浒传》中也可以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时迁偷鸡被抓,杨雄石秀打着梁山英雄的旗号,在祝家庄杀人放火,这事的确不光彩。难怪晁盖大怒,要斩了这两人。这两人后来证实,的确是值得收留的好汉。

但在当时,宋江不假思索,就出面救下这两人,并且给足两人面子,率梁山众头领三打祝家庄。发展到后来,段景柱献马,是公开的献宋江,而不是给梁山的首领晁盖。

淡化对手影响

宋太祖在开宝九年去世,宋太宗为什么迫不及待地,在当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提前改年号呢?不仅如此,更改无关避讳的人名、地名、职官名、寺院名。

《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二十年后,宋太宗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初提出改元,大家议论纷纷都不赞成,现在看起来如何?

依照惯例,如果不是被其他政权改朝换代,改年号要等到新的一年,仅剩八天时间,为什么要提前改元呢?就是为了开启自己的时代,去除太祖对官员的影响。

宋江何其相似,晁盖死后,他就在梁山,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而且力排众议,提出要将招安,作为梁山今后的奋斗目标。

宋太宗不愧是北宋九任皇帝中,政治手腕极其高明的一位。《水浒传》原著对宋江的刻画,与之相比,仅在伯仲之间。无怪乎一百零八好汉,几尽丧于其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