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锦龙:从方言到世界,找寻音乐世界里丢失的那根弦

 CC讲坛 2022-05-10 发布于北京

方锦龙

中国国乐艺术家

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

他说,音乐的世界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西乐器不分高下,不论贵贱,和而不同,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体现。“这就是我的感悟,是我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回来的,曾经丢失的那根弦。”

中国的方言。如果没有方言中国的音乐也很难保存。曾经我们的作词大家乔羽写了一首《聊斋》,最后他把这个词给了作曲家,作曲家说,您能不能给我说一下这个词的大意?特别想听听您的语气。乔羽先生是山东人,他一说出来,“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山东话)。作曲家一想,对了,已经曲子写出来了,“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唱出来)。你看,是不是方言就把曲子给写出来了。还有一个作曲家是四川人,他写了一首歌叫《祝你平安》。四川人讲祝你平安怎么讲的?“祝你平安”(四川话)。就是这么说话。这就是我和所有热爱传统文化,喜欢民族乐的朋友,苦苦追寻的中国文化的“玄”。这里的玄是玄妙的玄和玄机的玄。

既然讲玄妙的玄和玄机的玄,什么乐器才能给它匹配?我突然又想到一个古乐器,它就是所有的簧片乐器的鼻祖,是我们神话里面说的女娲造簧的簧。因为有了簧,才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滥竽充数的竽、苼,十八世纪中叶传教士把苼带回欧洲以后,他们不会演奏怎么办?他们有烤面包的风箱,就怼上去,就变成今天的手风琴。这个乐器非常伟大,所以刚才我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国乐应该是联合国的“国”世界音乐的“乐”。

好了,大家想不想听听这个声音?好,既然说到玄妙的“玄”,这个乐器很有意思,就几个小片,可是它可以横跨古今,它既能表现电子音乐,也能表现古代的一些巫术,甚至萨满的东西。

中国人是非常厉害的,刚才听到了带有电子的感觉,同时这里面听到还有古代的一种巫术的声音。所以这就是我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热爱国乐,因为作为一个国人,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西方音乐,总觉得非常高雅,别忘了很多乐器的祖宗在我们这里。

所以我认为音乐的世界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西乐器不分高下,不论贵贱,和而不同,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体现。这就是我的感悟,是我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回来的,曾经丢失的那根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