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12【子预·学内经】 【原文】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译文】黄帝说:我想听听三阴三阳离合的情况。岐伯说:圣人面朝南面站立,前面叫广明,后面叫太冲,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少阴,少阴上的经脉叫太阳经。太阳经下端开始于足部,上端结束于命门。被称为阴中之阳。 【子预的备注】我们人体的经络分为12条。手的经络有6条,手臂内侧三条为阴经,手臂外侧三条为阳经。所以称为手三阴三阳。足部也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分布在内侧的阴,外侧见阳光的为阳经)感兴趣的亲们可以搜百度图片大概看一下三阴三阳经的位置就懂了。三阴三阳概念是来自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生命的本源,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另外,《黄帝内经》发展了先秦道家的阴阳学说,深入地探讨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阴三阳的理论。把阴分为太阴、少阴、厥阴;把阳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共6个层次。 |
|
来自: 子欲学 > 《《黄帝内经》每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