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我的……不行就去做亲子鉴定……” 男人话音未落,一旁的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早已泣不成声。到底发生了什么? 夫妻大“闹”门诊 以上这一幕发生在我的诊室,尽管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但却依然历历在目。 一年前的今天,有一对夫妻“闯”进了我的诊室,看他们的模样,应该是95后。他们把孩子抱到我面前,让我“救救”襁褓中这个3个月大的男娃娃。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宝宝左手的“特别之处”,他左手环指和小拇指长在一起了,像是被胶水死死粘住了。 “这是并指畸形”,我将宝宝的情况分析给他们夫妻俩听,告诉他们要等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体重≥6kg以上),通过并指分指手术的方式进行畸形矫正。 与妻子的不安、慌张相比,丈夫似乎异常冷静,许久才问道:“医生,这个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目前,并指畸形的病因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主要与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因素以及外界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即父母双方有一方的家族中若有“先例”者,则可能遗传此畸形;胚胎发育因素,即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某些基因突变导致并指;外界因素,即母体在孕期受到外界不良的环境影响,如药物、疾病、放射线等,导致并指畸形。 我详实地将病因告诉他们夫妻俩,丈夫似乎对遗传这个因素“不得其解”。“我们(夫妻双方的家族)祖孙三代都没有这个'病’,哪来的遗传呢?” “难不成孩子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和,丈夫面色逐渐沉重,眉头紧锁。 就在我打算再和他们讲讲手术方面的问题时,丈夫率先发了声:“我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我的……不行就去做亲子鉴定……”妻子听完当场就哭了。 终是“虚惊一场” “清官难断家务事”,当时场面略显尴尬,我极力想去缓解那似乎冷到冰点的气氛。我向他们进一步解释道:“并指病因不明,不一定就是遗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 说话的同时,随行而来的婆婆翻出了手机相册里的一张老照片。那是宝宝太爷爷(爸爸的爷爷)的一张罕见照片。尽管照片接近损毁,但婆婆可以肯定的是,宝宝的太爷爷其实也是一个并指畸形“患者”。只是太爷爷走得早,连宝宝的爸爸也没见过,也很少有人提及并指这个事。 可谓“虚惊一场”!其实,并指遗传不仅限于两代、三代,这个宝宝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并指的遗传方式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个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研究表明,显性遗传的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其后代发生并指的可能性为50%;隐性遗传的患者与同类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其后代发生并指的可能性为50%;而隐性遗传的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尽管后代均为基因携带者,但一般不发生并指畸形。 也就是说,并指是可以遗传的,但不一定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这也是很多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并指术后效果令人满意 说回这个宝宝,家长自初诊之后就一直很配合,在宝宝6个多月的时候,他们就带宝宝来做并指分指手术了。宝宝的手术很顺利,也很成功,目前术后恢复良好,创面疤痕比较隐蔽,皮肤也没有出现色素沉着,手指感觉、功能也无异常,家长对此十分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