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莫斯科”号沉了,俄海军巡洋舰为啥这么拉?| 循迹晓讲),苏联在六七十年代,连续建造了从肯达到喀拉四型巡洋舰。 这四型军舰都是在美国的威胁下仓促上马,本质上属于应急产品,苏联人一直都在想怎样能设计一款“真·苏味儿”风格的巡洋舰,让这款能为苏联的海军理念去服务,不过受制于苏联高层的朝令夕改和国际环境,这个条道路走得艰辛又漫长。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冷战已经不允许苏联人花太多时间去思考,毕竟美国核潜艇造的太多了,从1959年到1967年,短短7年就有41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相继服役,因为舰名都是以美国历史上的先贤命名,又被称为“41个争取自由者”。 ◇ 首艇乔治华盛顿号下水仪式 ◇ 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George Washington-class SSBN),是美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了美国海军第一代中程弹道导弹“北极星”A1导弹,它的服役标志着潜射弹道导弹第一次构成了真正的全球性威慑力量。其中,武器系统为艇艏6具533毫米水压式鱼雷发射管,备弹18枚,导弹舱有16个发射筒,装备16枚射程为2200公里的北极星A1型中程弹道导弹。 而苏联的克列斯塔和喀拉加一起只有21艘,还有4艘没法带反潜导弹,显然是不够用,再加上这几款都是常规动力,受噪音和续航力的影响,干这行也有点力不从心。 为了应对美国的威胁,苏联设计局提供了至少三款核动力巡洋舰的设计方案,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无疾而终。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帝正在铆足了劲大建核动力战舰,特别是1961年美帝“长滩号”的出现已经夺走了“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的桂冠。 ◇核动力巡洋舰“长滩号”是专门为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护航而打造的。 ◇ 1964年,由企业号、长滩号和班布里奇号三艘核动力战舰组成的第一特混编队(Task Force One)开始执行一项名为“海轨行动”的环球巡航任务,这次环球巡航共历时65天总航程3万多海里,途中没有进行任何加油和补给。图为企业号的舰员在甲板上摆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 这一切都使得苏联海军的核动力水面战舰备受关注,冥冥之中也注定了其除了反潜之外的另一项使命——挽回面子。 毕竟作为二战后的世界两极之一,此时再不有点反应,岂不让人耻笑? 1969年,在勃列日涅夫的强烈要求下,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交给北方设计局核动力巡洋舰的设计任务,设计代号为1144,它的船体跟“喀拉”级巡洋舰相似,拿掉了一部分防空导弹去安装反潜导弹和声呐系统。 鉴于这样的设计防空很成问题,海军又提出第二种巡洋舰计划,代号1165,也是核动力,这回把原来没点的防空技能都给点上,这即是所谓的“两舰战术”:将防空与反潜能力分别搭载在两艘战舰上,作战时两舰相互配合,联合制敌。 这种战术本质上受制于苏联的技术落后,他们没法解决军舰功能化和武器小型化的问题,也就是一艘军舰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只能用“两舰战术”来弥补,在后续苏联的军舰设计中,这种还能看到这种战术思想。 勃列日涅夫同志不仅要核动力军舰,还对军舰属性做出批示,海军一次次给他方案他一次次进行修改,导致军舰设计方案种类迭出,舰体越来越大,属性也越来越全能。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 ◇ 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1910年2月6日—1988年5月13日) 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受够了这种外行指导内行,向勃列日涅夫提出“我来做,保您满意”,并保证船造出来以后功劳还是您的,不耽误您自己给自己发勋章。勃同志对此相当受用,回复戈尔什科夫“你办事,我放心”。 于是1971年5月,苏联将两个工程合并,代号为1144,首舰“基洛夫”号在1974年建造,又被称为基洛夫级,因为是两个工程合并,所以它的各方面数据惊人。 它的全长250米,只比二战中的大和号战列舰短了13米,排水量2.5万吨,在火力上,它装载有20枚重7吨的“花岗岩”反舰导弹,96枚远程舰空导弹,128枚近程舰空导弹,还有3架直升机用于反潜,堪称是一个海上漂浮的武器库。 ◇ 基洛夫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可以说,基洛夫级在火力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防空、反舰、反潜样样精通。以致于英国军事杂志《简氏防务周刊》上一直称之为“战列巡洋舰”。 在动力系统方面,基洛夫的原始设计是两台核反应堆,然而苏联的核反应堆技术一直因为性能不靠谱而闻名世界,1961年苏联K19号核潜艇因为核反应堆故障引发核泄漏,多亏了苏联艇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冒着极高的辐射到动力舱排除故障,才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戈尔什科夫在监督造舰计划时,考虑到K19的阴影,于是在设计方案里加入个人意见,除了核反应堆外动力系统还要加上一对蒸汽轮机。 自此,基洛夫也成了第一款是核动力推进又有烟囱的军舰。不得不说,戈尔什科夫的眼光是长远的,1990年基洛夫在地中海航行时核反应堆突然罢工,军舰愣是靠着两台蒸汽轮机跨过大西洋返回北方舰队的基地。 ◇ 最后一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 总的来说,基洛夫虽然看上去威猛,但其实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首先是电子设备落后,导致实战中根本发挥不出基洛夫的纸面性能,能打归能打,但怎么打打到哪不好说。 再加上它高耸且杂乱无章的上层建筑,使得它隐身能力不是差,是根本没有,如果跟同时代的对手交战,他们一定会先发现基洛夫,然后能偷袭就偷袭,偷袭不着就撤退。 最后庞大的舰体和核反应堆技术导致建造成本极高,苏联官方声称,造一艘基洛夫的花销就要用光一个200万人口的城市的收入,再加上苏联的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各种回扣等花招迭出,最后成本可能要耗费掉一个一线城市的收入,这样高昂的代价,苏联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接受,因此在计划中他们只建了四艘就没用后续了。 不管怎么说,基洛夫终于让苏联海军有了一款“平衡”的巡洋舰,但因为成本问题它注定不能批量生产,于是在1971年又是戈尔什科夫向北方设计局提议,在“喀拉”级的基础上设计能搭载反舰导弹的巡洋舰,也就是“光荣”级。 跟基洛夫相比光荣显得袖珍了很多,排水量只有1.15万吨,但性价比更高,它用前者不到一半的体积装载了前者三分之二的武器。 ◇ 执行“特别下潜任务”前的光荣级巡洋舰莫斯科号 尤其是左右舷各8座“玄武岩”导弹发射筒,据说有一发就让航空母舰瘫痪的能力,因此东方民间军事爱好者热情的称之为“航母杀手”。不过导弹这个东西关键在于制导,得有人在后面指挥它,让它攻击目标,但是火控雷达最多引导50公里。而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攻击距离是700公里,这个对比相当于你用水果刀去捅关公肯定能捅死,至于关公手里那杆青龙偃月刀会不会先朝你抡过来...各位就见仁见智了。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美军航母打击群不论是攻击范围还是防御纵深相对于冷战时期都大大提高 光荣级在苏联时期下水四艘,建成3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收了前三艘,乌克兰接收1艘半成品。由于经费缺乏,乌克兰始终没能完成建造,在水里泡了30多年,21世纪初曾想卖给中国,但中国没看上,到今天它还在海水里泡着。俄罗斯那3艘则配置在黑海、北方和太平洋三个舰队,经常性出海装逼。 ◇正在执行“特别下潜任务”的莫斯科号 其中首舰“光荣”号改名为“莫斯科”号,在2014年吞并获得克里米亚后,接受检阅,耀武扬威,没想到2022年在自己的主场黑海“横死”,给苏联巡洋舰画上了一个惨痛的句号。 在光荣之后,俄罗斯也没建造过任何一艘大型军舰,苏联解体已经30年,虽然有人说要振兴俄罗斯,振兴俄罗斯海军,但迄今为止,没看到任何改观。 苏联巡洋舰的问题,其实应该归结于他们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它们诞生在美国的威胁之下,为应对美国的核潜艇、航母,苏联才被迫造出了这些东西。 这也就导致它们全程被动,在加上受苏联经济水平的影响,他们没有多余的银子去在查缺补漏的同时,让自己的巡洋舰走上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常言道: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盲目发展军事,做着世界第一强国的迷梦,只会得到这样的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