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动机技术巡礼(2)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景雅图书馆 2022-05-12
2废气涡轮系统解析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增压器与排气管集成式设计。1.4TSI这款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和排气管采用了集成式的设计,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多余零件的体积和重量,使得这套系统相对稳定可靠。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增压系统上的涡轮叶片和叶轮叶片均采用了小尺寸设计(分别为37mm和41mm),这样涡轮的转动惯量会减小,废气就更容易带动涡轮做高速旋转,可以有效地缓解涡轮增压系统低速迟滞的现象。涡轮增压的最大压力达到1.8bar,而GTDi(240PS版本)的增压压力只是1.2bar。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精准监控进气压力的传感器和阀体。在涡轮增压系统的中冷器前后分别安装两套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用于精准监测增压空气在冷却前后的状态,再通过ECU计算分析来调节涡轮增压器上的阀体开度,从而精确地控制所需要的进气量。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另外,涡轮增压器上设计了两个执行压力控制的阀体,分别是涡轮增压端的排气旁通阀和空气叶轮一段的进气泄压阀,由ECU控制。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主要是防止发动机转速过高时,保证涡轮在一个较为固定的转速下工作,同时防止压力过大损害涡轮和节气门等部件。所以如果废气压力超过压力单元设定的值后,阀会被打开,过多的废气就会绕过涡轮叶片被排出。

3双循环冷却及可变进气门正时系统

双循环冷却系统

1.4TSI发动机中采用了两套独立的冷却系统,一套是依靠发动机动力实现对其自身冷却循环的冷却系统(主冷却系统)。另一套冷却系统是通过电动水泵驱动,主要用于对涡轮增压器和增压空气的冷却(副冷却系统)。限流器将主、副冷却循环管路连接起来,并共用一个平衡液罐。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主冷却循环系统。主冷却循环管路可以分为两个循环管路,一个循环管路流过气缸体,另一个循环管路流过气缸盖。通过双节温器,实现对冷却液的分流。三分之一流经发动机缸体,用于冷却气缸。三分之二流经气缸盖,用于冷却燃烧室。节温器1控制气缸体的冷却液,节温器2控制气缸盖的冷却液。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使用双节温器分离两个循环回路,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快速加热气缸体,可以降低曲轴连杆机构内部的摩擦;二是气缸盖得到良好的冷却,降低了燃烧室的温度,增加容积效率且降低发生爆震的可能性。

副冷却循环系统。由电机带动的冷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循环通道,一个是经过涡轮增压器,对涡轮增压系统进行冷却;另一个是经过进气歧管内的冷却器,对增压空气冷却。主要由冷却循环泵把冷却液从辅助冷却器中输送至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废气涡轮增压器中。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冷却液循环泵会在不同的发动机工况下,由ECU控制进行智能地工作。如发动机启动后的短时间内;进气歧管内增压空气温度持续超过50°C;输出扭矩持续在100Nm以上;增压空气冷却器前部和后部的增压空气温度小于8°时等情况下冷却液循环泵才会工作。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由于这套系统不是由曲轴驱动的,在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行驶后,如车主直接熄火,这套独立的冷却系统仍会自动工作一段时间,消除涡轮增压器因过热产生的故障隐患。

进气歧管翻板

其实要满足缸内的分层充气、均质稀混合气等多种不同燃烧室充气模式,“进气歧管翻板”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发动机在低速工况采用分层充气模式下,通过进气歧管翻板关闭下进气通道,可以减少气流通过的横截面,来增加气流流速,结合活塞顶的特殊设计,有效形成强烈的进气涡流,有利于“分层”模式下混合气的形成与雾化。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同样地,当发动机进入高速工况采用均质混合气模式时,进气歧管翻板开启下进气通道,增大气流通过的横截面,以获得更多进气,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不过,由于国产的1.4TSI发动机取消了“分层燃烧”,进气歧管的翻板也被取消,同时对进气歧管的设计做了相应的改进,如在进气道外缘的气门座上设计一个倾斜的凸峰,可以使进气缸内形成特殊的涡流,让汽油与空气混合得更充分。而“小截面,增流速”、“大截面,增流量”的进气效果,可通过节气门来实现。

进气门可变正时

EA111系列1.4TSI发动机上也应用了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不过只应用到进气系统上,即进气可变气门正时。这套系统主要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叶片槽式调节器、凸轮轴调整电磁阀等元件实现气门正时的连续可变。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叶片槽式调节器结构。由外壳体、内部叶片转子以及位于叶片转子内部的锁销组成。外壳体与外部的正时齿轮固定,由曲轴带动。而内部的叶片则直接与进气门凸轮轴固定,并与之一同旋转。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首先通过ECU分析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相关元件反馈的信息,再与ECU存储的最佳参数对比后,发出指令控制凸轮轴调整电磁阀。然后通过双油道机油压力差值来驱动调节器中的叶片,带动凸轮轴旋转改变进气相位实现气门正时的“提前”或者“滞后”,从而实现气门正时的连续可变,正时相位调节角度范围可达20°的凸轮轴角。福特GTDi发动机进排气门都有可变气门正时,可调角度均为50度。

4高压燃油喷射系统

TSI燃油供给系统

直喷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是能否实现缸内直喷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燃油要喷入压力非常高的气缸内,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喷射压力;而且为了保证缸内直喷的燃烧效率,喷油系统还需要对喷射的燃油进行精确的控制,这对喷油嘴的设计要求更高。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1.4TSI发动机配备高压燃油系统和低压燃油系统,燃油箱里的燃油泵和高压燃油泵可以根据发动机实际需求定时定量地供给燃油。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高压燃油系统。在低压油泵将燃油送到高压泵之后,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压力可以在50bar-100bar之间调节。高压油泵里集成了燃油压力调节阀和限压阀,可以为系统提供过压保护。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高压油泵。高压燃油泵是燃油加压的关键环节,TSI的高压燃油泵是一个结构简单的单柱塞泵,泵成一定角度安装在气缸盖罩上,靠进气凸轮轴上的四方(四点式)凸轮来驱动。四点式凸轮可使油泵供油行程和各缸相应喷油过程同步,各缸喷油均匀性和重复性比较好。

大众1.4TSI发动机详解

喷油嘴。喷嘴的喷油压力最高达100 bar,而进气歧管喷射方式的喷射压力一般只有3bar。1.4TSI发动机的喷油嘴采取6孔喷嘴模式(GTDi使用的喷油嘴是7孔喷油嘴),可以防止在节气门全开或在预热催化转化器过程中,油束覆盖整个活塞顶部。

总结:1.4TSI发动机集合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可变气门正时等先进技术,使得这款小排量的发动机具有大功率、高扭矩和低油耗等特点。与市面上主流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1.4TSI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基本达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水平,最大扭矩甚至超越它们。

相关链接:

小车公敌 测试进口奥迪A1 1.4TFSI
//roadtest.pcauto.com.cn/yc/1109/1647223.html

PCauto特别策划:1.4T涡轮时代
//www1.pcauto.com.cn/pingce/zt/091108/turbo/trobu3/index.html

节油论技术 15万元级热门省油车型推荐
//www.pcauto.com.cn/teach/tuijian/1207/2014461.html

大众TSI压力大 对比解析PSA新1.6T引擎
//www.pcauto.com.cn/nation/ycxc/1208/2088757.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