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7年,四川老妇找了个后老伴,聊天时发现,两人60年前结过婚

 历来现实 2022-05-12

1997年,四川三桥洞一位寡居很久的80岁老太太,无意间透露了自己想要再找个老伴儿的念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先前无论别人如何介绍,这位刘老太太一直都没有再寻老伴儿的念头,如今突然提起,立马被一旁牌桌上的干女儿李腊枝记在了心里。

李腊枝是刘老太太新认的干女儿,她见刘老太太一个人孤苦伶仃,常常主动去照顾她,也多次提过帮她找个老伴儿,但都被刘老太太拒绝了,说:“都这么大年纪了,再找老伴儿,多不害臊哦!”

没想到刘老太太现在突然主动提起来,牌局结束后,李腊枝很快就找到了邱大明。

邱大明是李腊枝的干爹,以前在部队上还当过官,为人老实厚道,而且目前也正好是单身,唯一不太好的大约就是没什么积蓄,仅靠着政府给的200多块钱低保过活。但刘老太太也是因为孩子不孝顺,从而流落街头,没有依靠,想来应该也不会嫌弃。

李腊枝觉得这两人都性情随和,肯定能合得来,当下就欢喜地去办了,却没料到当李腊枝找到干爹邱大明,说了刘老太太的事后,邱大明却有些不愿意。

李腊枝明白干爹是担心什么,他肯定是怕自己家条件不好,拖累了刘老太太。“干爹,你们先见个面再说吧!”在李腊枝的不断劝说下,邱大明终于决定两个人见一面。

那天天气很好,邱大明早早地起床,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然后去集市上买了点菜,就开始烧火做饭。

等李腊枝带着刘老太太过来时,两个菜已经做好了。

邱大明看到刘老太太进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请刘老太太坐下,然后就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他对刘老太太的印象很好,只是因为怕自己的条件太过简陋,拖累了她。

而刘老太太自从一进门,看到邱大明第一眼,就觉得对方十分面善,从而第一印象就特别好。又看到邱大明精心准备的两个小菜,和屋里这一张颤颤巍巍的桌子……她心里就有底了。

她知道邱大明家条件并不好,但看着干干净净的屋子和他亲自下厨做的小菜,已经感到了他的诚意。

整顿饭吃下来,都是李腊枝在撮合两个人,而邱大明一直一声不吭,甚至对刘老太太的主动示好也像看不见似的。

饭吃到最后,连李腊枝这个局外人都看不下去了,急得转头问干爹:“您倒是给个话呀!”

但邱大明还是低头不语。

这下刘老太太也不免有些生气,转身离开了邱家。她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方圆十里出色的美人,当时多少人求亲自己都不愿意,如今老了却孤苦一生,甚至连这个一无所有的老汉都看不上自己。

但强扭的瓜不甜,刘老太太也不愿强求,只是独自神伤罢了。

却没想到没过多久,邱大明居然主动找上门来。

邱大明站在刘老太太家里,半天憋出来一句:“我能请你再吃一顿饭吗?”

刘老太太笑了,她再次来到了邱大明家。这次,她帮着邱大明一起做饭,邱大明的话也比上次多了不少。

但刘老太太心里还是有点梗,都是因为上次邱大明的冷淡态度。刘老太太提起上次吃饭时候的事,邱大明这才抬头,脸上有些红:“我就是怕拖累了你!”

刘老太太这才松了一口气:“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咱就是找个伴儿一起过日子不在乎那些花里胡哨的。只要你愿意跟我一块儿生活,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话都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个人觉得还挺合适,就准备以后一起过日子了。

邱大明想得比较简单,毕竟都是经过大半辈子的人了,也不太讲究什么形式,就是安安心心过日子,度过余生罢了。

刘老太太则坚持要简单办个婚礼,领个结婚证,正正式式地结婚,也不用花几个钱,但好歹简单宴请几个亲朋好友,像是那么回事儿。

邱大明也同意了,经刘老太太一说,他也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儿。

晚上两个人拿出来户口本,商量着明天去登记的事儿。说来也好笑,到目前为止,两人甚至还没有互通过姓名。

坐床上说话聊天的时候,说起从前的事,刘老太太说自己是宣汉县塔河坝炉子村人,邱大明一听立马就反驳说:“炉子村的人都姓李,你怎么会姓刘呢?”

这下刘老太太也愣了,她没想到眼前新找的丈夫,竟然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村子这么熟悉。她连忙解释道:“我现在的名字叫刘泽华,是后来才叫的,从前我确实是姓李,叫李德芳。”

邱大明听完立刻瞪红了眼睛:“李德芳?阿芳?你认识邱大明吗?”

这下刘老太太也彻底愣住了。“邱大明”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有人再跟她提起了。

“我以前有个丈夫叫邱大明,可是他在战场上牺牲了。”

邱大明不由得抓住她的肩膀,激动地说:“我就是邱大明啊,你60年前就嫁过我呀!”

眼前新认的老伴儿,竟然就是自己多年来苦苦寻找的丈夫!刘老太太泪水顷刻夺眶而出,再也忍不住了,抱住邱大明一个劲儿地喊:“大明,大明,你是邱大明?你可算回来了呀!”

邱大明也是悲欣交集,说不出话来,只是拍着刘老太太的背安慰她:“咱们可算是团聚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面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故事还得从1936年说起。

那是淞沪会战的前一年,邱大明所在的部队来到了四川宣汉县驻扎。

邱大明出生在四川荣昌县,二十岁的他出生得英俊潇洒,高大帅气。他读过书,还学过功夫,身体结实,一心报效国家。他加入了川军后,在作战任务中表现出色,凭借着卓越的胆识和见识,在川军20军中,被任命为了一个排长,在刘湘手下做事。

来到宣汉后,刚刚20岁的邱大明一下子成了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好多当地人家都慕名跑来部队上相看。本身部队上的年轻小伙子就是许多有姑娘的人家找女婿的对象,更何况年轻有为又是排长的邱大明。

但邱大明却对结婚没什么想法,他眼光也高,一般的也看不上,心思更是在打仗报国上,不管别人怎么着急,他自己倒是一点儿也不急。

而此时,土生土长于宣汉的李德芳已经19岁了,小姑娘长得很是清秀,是家中独女,很是受宠,也算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美人。

为了李德芳的婚事,她父母可是操碎了心。李德芳的母亲余老太太惦记着自己这一个女儿,两年来为她寻思了不少亲事,但女儿却一直没有特别满意的,把余老太太急得不行。

这下听说川军进城来了,余老太太连忙托自己的亲戚余凯常去打听打听。余凯常一口答应下来,他在川军刘湘的部队上当司务长,没多久,就跟刘老太太说,有个叫邱大明的排长很是合适,模样周正,人也厚道。

余老太太惊喜不已,赶忙应了下来,托余凯常安排两人见个面。

邱大明这边,本来对相亲没什么心思,但是耐不住长官开口,甚至用军令让他过去。没办法,邱大明只好穿着军服带着手枪就上门去了。

本来是没抱有什么心思的,但到了地方,他一眼就看到了打扮精致的李德芳。面前的女孩儿扎着个大黑辫子,红头绳绑在辫子上,显得那么扎眼,她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带着娇羞的笑,显得小脸红扑扑的,十分好看。

邱大明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她,一时竟然有些失神。

李德芳对邱大明的印象也很好,眼前的男子高大威猛,而且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粗俗,反而看着很是守礼。她已经暗暗定下了芳心。

就这样,这门婚事顺利定了下来。半年多后,1937年,两人结了婚,请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乡绅还有部队上的长官一起来见礼,婚礼上,新郎新娘郎才女貌,在场的人个个都说般配。

婚后的生活也是十分甜蜜。邱大明白天去部队训练,晚上李德芳做好了热腾腾的饭等着丈夫回来。偶尔有机会,邱大明还会陪着李德芳在屋顶上看星星,跟她讲一些历史上的故事,还有新中国的前途。

每当这时,李德芳依偎在丈夫的怀里,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在动乱的年代找到这样的依靠。听丈夫讲他的所见所闻,其中既有小儿女的浪漫,又有报国的胸襟。

李德芳很是崇拜邱大明,认为他是自己心里的英雄。两个人从不吵架,互相体谅着,日子幸福地过下去。

却没料到变故来得太突然了,就在李德芳以为自己和丈夫会一直这么幸福下去的时候,没几个月,突然淞沪会战爆发。

那天,邱大明从部队回来,刚要跨进家门,就有警卫员追过来,告诉他部队上有紧急任务,让他赶紧去一趟。等在家中的李德芳问:“怎么了?”

邱大明边跑边说:“等我回来啊!”

然而这一等,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直到60年后,两人才再度见面。甚至见面时已经险些认不出对方了。

“早知如此,当初我该好好跟你告别的。”已经和妻子相认后的邱大明老泪纵横,说起当年的事很是遗憾。他觉得自己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眼前的发妻李德芳了。

原来邱大明回到部队后,立马就接到了去前线作战的任务。

这一年抗日战争爆发,国际形势纷乱,中国作为主战场,更是多少家庭因为战争妻离子散,邱大明和李德芳就在这其中。

1937年9月5日,邱大明所在的川军在宣汉县的少城公园誓师出征,奔赴上海。川军装备跟不上,但战士们的一腔热血却一点也不差,他们边赶路边自己打草鞋,一路上经过大小战役,把一心赤诚都奉献给了祖国。

后来,邱大明所在的部队还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并经历千辛万苦取得了胜利。这期间,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屡次作战打退鬼子,英勇抗敌,获得了许多次捷报。

邱大明却在战斗中负了伤,被一枚落在身边的炸弹弹起的弹片击中,虽然后来痊愈了,但是却没法再上战场,落下了终身的后遗症。

但他并没有停止为国奋进的步伐,邱大明后来在四川泸县当了一名警长,管理当地航运码头的安全,扫黑除恶,为当地做了许多奉献,很是为人尊敬。

稳定下来后,邱大明想起自己在宣汉的妻子李德芳,觉得是时候把妻子接过来和自己同住了。于是就托朋友找了两个常在外走动的人,请他们到四川宣汉去一趟,打听打听李德芳的消息。

谁成想这两人竟然是骗子,以前就有小偷小摸的前科,两人拿了钱后甚至连地方都没去,过了一段时间把钱花光了,跑来告诉邱大明,谎称李德芳所在的地方早就被日军轰炸了,如今李德芳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听了这样的回话,邱大明久久不语,抱着自己仅留的一张妻子的照片,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阿芳,我对不起你呀!”

后来,在身边人的撮合下,邱大明和一个当地的女学生结了婚,生了一对儿女。过了一段安稳生活。但后来新中国成立后,邱大明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国民党),而遭到了清算。

为了不拖累儿女,他一个人搬出去住,又过回了孤苦伶仃的生活。1954年,邱大明被送往新疆服刑,一直过了20年才被放回来。

接受完改造后,已经50多岁的邱大明,因为没有钱回来,又辗转了几年才回到家,但发现妻子已经改嫁,儿女也不太认自己了。伤心的老人只能自己一个人凑合着过日子。

却不料这个时候,干女儿李腊枝突然提出要给他介绍老伴,他深知自己的情况给不了对方什么,心里一直在犹豫,却不料竟然因此,遇见了他以为早已经去世的妻子!

这真是未尽的缘分啊!是老天可怜自己,怜惜他们这对有情人!

而李德芳这些年又经历了什么呢?

她一直记得那一天,当那天丈夫匆匆回来,告诉她让他“等我回来”,李德芳就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的。

她一直等着丈夫的消息,但前线战场上的战事瞬息万变,有好几次她都收到消息,说自己的丈夫邱大明很可能在战场上战死了。

李德芳一直不相信,她想亲自去战场上找邱大明,无奈家人百般阻拦,想到家里还有老母亲,李德芳最终放弃了上战场,但依然坚持等待,坚决不愿意改嫁。

就这样,李德芳一等就是8年。她等过了抗战结束,却依然没等到丈夫的消息。

后来,她决定到重庆去寻找丈夫,因为她觉得在这个大城市更容易寻到丈夫的消息。

说走就走,人生地不熟的李德芳在重庆生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她给人洗碗、端盘子、洗衣服,努力挣钱在这里生活,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不断打听邱大明的消息。但可惜一直没有得到她想要的消息。

后来,一名厨师有意和她结为家庭,身边的人也都劝她早点开始新生活。李德芳最后同意了,但是提前和那名厨师说好:“我还是会寻找我丈夫的消息,如果你能接受的话,我们就一起过着。”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找到了邱大明,那她还是会离开去找她曾经的丈夫。

就这样,李德芳开始了她第二段婚姻,并将名字改成刘泽华。

她和第二任丈夫并没有什么共同爱好,也说不到一起去,在一起也就是搭伙过日子,后来,两人还是因为一些原因离婚了。

李德芳开始继续寻找邱大明。

找呀找呀,哪里才有自己丈夫的踪影呢?

经过了一年又一年,李德芳渐渐地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她开始慢慢相信,或许邱大明真的是战死了吧。

其实他们俩曾经相距不过5公里,但当时的条件音信不通,两人硬生生地错过了20年。

好在如今终于相见,两位年过80岁的老人相拥而泣,感叹命运的捉弄,但也更珍惜眼前失散多年的爱人。

从此之后,这对老夫妻开始了他们互相照顾的晚年生活,邱大明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他的诺言,用接下来的生命好好地照顾李德芳,弥补他在她生命中缺失的遗憾。

据当时的邻里说,他们每次出门都是牵着手,邱大明总是会提醒李德芳脚下有石子,让她过门槛过楼梯当心。因为李德芳曾经裹过脚,走路不是很方便,邱大明就总是搀着她,小心翼翼地,去哪里都陪着她。

邱大明还会时不时去整一些好吃的菜,想着办法让李德芳开心。干女儿李腊枝也常常过来帮忙,她欣喜自己的一次说媒,竟然让这对失散60年的老夫妻重新相认,心里也是惊喜不已,总想着能帮他们做点什么。

后来李德芳摔了一跤,胳膊腿儿伤着了,身体渐渐瘫痪,无奈要常常躺在床上。但邱大明一直不离不弃,尽心尽力的照顾她,护好她的吃喝拉撒。还常常跟她说起曾经的事,以及自己后来的一些新奇经历,逗李德芳开心。

晚年的邱大明也患上了肺病,但这并没有耽误他照顾老妻李德芳。他还是常常照顾她到凌晨,为她打点好一切,静静看着她入睡。

人世间的相濡以沫,在邱大明和李德芳身上尽数体现了。

有一天,李德芳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就叫来了李腊枝,叮嘱她在自己走后要好好照顾邱大明:“让他开开心心的,好好活着。我就先走一步了。”

邱大明来的时候,李德芳已经说不出话了,她拉起丈夫的手,放在自己心口,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这一年,李德芳92岁。

老伴儿走后,邱大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很少再跟人交流,经常一个人闷在屋子里,顶多在院子里晒会儿太阳,很少再出门了。

甚至从不抽烟的他,也开始用抽烟来缓解相思。

“阿芳,我很快就会来陪你了。”在李德芳走后不久,邱大明也因病去世了,享年94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