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吕剑藏书 2022-05-13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也是武术大师的雷雷

晚清到民国,真正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前有杨露禅、后有孙禄堂。

但是,大家知道孙禄堂老先生是靠什么名震武林的吗?

不是靠比武,而是靠出书。

孙禄堂先生出书,那是一本接着一本,然后再四处讲学。

实打实的比武,反而还真的落了下乘。

更准确的说法是兰台我翻遍了相关资料,真的没有查到孙禄堂老先生确切可信的比武记载;反而查到1930年代上海、杭州的报纸刊登的孙禄堂大师使用“嘴遁”拒绝比武的新闻。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止孙禄堂一个人,可以说民国有名有姓的“武林高手”里真正有史可查的比武记录只有霍元甲在上海摔断日本空手道武术家手臂等寥寥可数的几件事。

绝大多数武术家都和孙禄堂大师一样,很难找到确切的比武记载。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孙禄堂塑像

01、异常贫穷的青年时代

兰台写了不少晚清民国的武术家以及晚清武状元的文章,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武术家基本上家境都非常贫寒,孙禄堂甚至穷到差点上吊自杀。

而晚清武状元(武进士)基本上没有真正赤贫的穷人,家里多多少少有些钱;不少人甚至就是当地大户。

就算家里条件一般,但是最迟在15岁之前就有当地大地主看中武状元的天赋,愿意出钱投资武状元,甚至不惜把自己女儿嫁给他。

但是晚清民国的武术家没有一个人有此待遇。

好了,说回孙禄堂。

孙禄堂出生于1860年河北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9岁的时候孙父去世,孙家彻底沦为赤贫阶级。

1874年,他13岁的时候,因年关将至,家无粒米,母亲又贫病交加,无力奉养,于是便产生轻生的念头,夜间至村外树林中自缢,幸亏遇到一个好心的过路人将他救下,听闻孙禄堂凄惨遭遇后,给了孙禄堂一点钱,才让孙禄堂有钱买米过年。

1874年—1878年这四年,孙禄堂在老家务农的同时,跟随邻村一位李姓拳师学习花拳,慢慢的日子开始过得下去了。

这里可能有朋友搞不清楚,为什么孙禄堂学习花拳就能把日子过下去了?

根据《文化、制度与功能——武举制度的嬗变及其对武术的影响》一文,在晚清的时候农村地区武术最大用途不是打架,而是在庙会时做表演。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民国时期打把势卖艺

其实这一点在小说《水浒传》里也有体现,打虎将李忠就是通过表演武术售卖自己的大力丸。

所以,这一段时间,孙禄堂的生活应该是农忙是务农,农闲时去庙会表演武术挣点零花钱。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02、学了十年的“绝世武功”其实是识文断字

1879年,孙禄堂带着母亲去到当时的省城保定,投奔开毛笔作坊的姑父,在毛笔作坊做小伙计。

这一段经历对孙禄堂后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孙禄堂在这一段时间学会了读书识字,还能提笔写文。

这一点,就保证了孙禄堂在民国一帮文盲、半文盲武术家里“鹤立鸡群”。

孙禄堂先是在毛笔作坊做小伙计,学会了识文断字。之后就是奔波于保定与北京之间,大概是想在北京谋一份差事,可惜未能如愿。

于是1888年,28岁的孙禄堂选择回到老家完县办蒲阳拳社。

1909年,在老家办了小20年武馆都不温不火的孙禄堂再次选择到北京谋发展,不过这一段时间孙禄堂混得不是特别好。

证据就是1912年,近代史上北京地区成立最早的武术教学与推广研究组织——北京体育研究社成立了,北京体育研究社几乎把北京地面上的武术名家都请去做顾问了,唯独没有孙禄堂的名字。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民国爱国主义情绪高涨,不管是政府还是学者,都提出用中国传统武术取代传自西方的兵操,所以这段时间武术家们终于“有用”了。

简单来说就是体育课终于不用做西方的士兵体操,而是改练国粹武术了。

而大量武术家在这个时候进入学校担任体育老师。

因为学武术第一次有了体面的出路,所以当时各大城市的武馆生意都不错,孙禄堂也只能在北京靠教拳为生。

说白了,当时的武馆和教辅改革之前的新东方、学而思没区别。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03、孙禄堂名震武林,靠的是出书

孙禄堂也算是踩在了时代的风口上,乘着全民武术热,孙禄堂一口气出版了好几本武术著作,而且还都是开山之作,没办法,谁让习武的文盲太多?

1915年,孙禄堂写了《形意拳学》,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如何练习形意拳的书,也是传武第一次摆脱了口口相传的教学模式,一时间,洛阳纸贵。

孙禄堂从此开启了自己“妙笔震武林”之路。

1916年,孙禄堂的《八卦拳学》出版;

1919年,孙禄堂的《太极拳学》出版;

1923年,孙禄堂的《拳意述真》出版;

1925年,孙禄堂的《八卦剑学》出版;

孙禄堂这些书都可以算是武术界的“开山之作”,一出版就已经“破圈”,武术界以外的人都觉得文盲居多的武术界能出孙禄堂这么一个文理还算通畅的武术家太难得,大家都愿意帮他扬名。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周星驰主演的《武状元苏乞儿》

民国著名武侠小说家向恺然在1925年就说过孙禄堂之所以有那么大名气,不是因为他能打,而是他的书:

近年(孙禄堂)著了八卦拳学、形意拳学、太极拳学三部书,凡是研究这三种拳术的人没有不拿他这三种书当参考资料的。他的声名当初原只拳术界中人知道,自这三种书印行,声名就渐渐地扬溢了。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孙禄堂即使在1928年担任江苏国术馆副馆长,实际负责主持江苏国术馆工作的时候,孙禄堂主要工作还是放在了写书出版上:

1929年,孙禄堂编著的《太极操》出版;

1931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第二年集结出版。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说实话,兰台挺佩服孙禄堂大师的,因为1931年江苏国术馆都开垮了,他和自己儿子、女儿统统都失业了,他居然还有闲心在报纸上写专栏。

顺便说一句,江苏国术馆是民国那么多国术馆里唯一由传武大师亲自主持教学工作的省级国术馆,也是第一个倒闭的省级国术馆;反而没什么武术名家的河南国术馆,一直坚持到1948年才解散。

孙禄堂在民国唯一可考证的大事就是他开垮了江苏国术馆。

04、武术圈很多人想和他较量,都输在他的“嘴遁”上

和孙禄堂出书情况非常容易查证相反,在1912年之后,完全查不到任何可信的孙禄堂和人比武的资料。

什么日本武术家,都是扯淡,之前兰台已经详细考证过了,大家可以点这篇文章:

七十岁孙禄堂打败日本五高手,为何六十八岁时不敢和王子平切磋?

但是,这并不表示民国武林没有人敢和孙禄堂比武,事实上在民国,由于孙禄堂书里写的拳理、又创造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分别,导致不少被孙禄堂分到外家拳的武术家都憋着劲儿想和孙禄堂较量。

但是很遗憾,不管这些武术家怎么挤兑孙禄堂,最终都被孙禄堂大师的“嘴遁”打败了。

传武大师孙禄堂靠什么威震民国武林?出书、出书、不停地出书

这可不是兰台嘴损,而是当年报纸刊登的:

中央国术馆首届国术国考时,评判长之一的马良突然要考试点录人员宣称要受邀前来参观的嘉宾孙禄堂参加考试,引发孙禄堂走到场中高声质问:“今日考试乃是国家大典,为何不照考试规则,我不是报考人员,为何妄传,如果本次考试改为打擂,我即上场比试。”斯时国府常务委员、评判委员长之一的李烈钧及其他人员都下到场中,缓解气氛。——“近代武术闻见录”,《小日报》,1947年8月29日刊

05、总结

兰台自认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还算强,但是兰台始终没有找到孙禄堂与人比武的确切记载;这一点实在令人费解。

这可比孙禄堂出书的确切时间难查多了。

兰台也很想知道孙禄堂大师的实战能力究竟怎么样,但是很可惜,至今,孙禄堂的实战能力都是一个谜。

如果有朋友能提供孙禄堂与人实战的确切史料,兰台真的不胜感激。

那么,大家觉得孙禄堂是靠“出书”威震民国武林的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