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二)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19年第29本

骗子指南,要读吗?

文/装装子

昨天说了,因为对本书太过感同身受,一不小心就写了几千字,此读书笔记要分成3次来发,今天讲第二发:承诺和一致和社会认同原则

推荐先读第一篇,点击:《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一)

三、承诺和一致

别轻易答应别人什么事情啊,一旦你答应了,有可能你就会言行一致了!而且商家还会利用这种原理来做推销呢!

书中案例:作者答应在圣诞节给儿子买某玩具,结果到了圣诞节去商场看,到处都买不到,只好买个替代品。等圣诞节之后,某玩具终于有货了,作者为了履行诺言就去买了。

殊不知,为什么圣诞节买不到,却是商家操纵的把戏,为的是拉动淡季销量

商家先是投放圣诞节广告,让孩子们爱上这款玩具,让他们跟父母索要承诺。但投放到市场的货品,却故意数量有限,让父母们只能买替代品。

待节日过后,玩具淡季来了,才铺上这款货品,因为父母们还没有履行承诺呢!

高!实在是高!

这种承诺和一致原则,还体现在个人IP上。

周围的人认为我们什么样,对我们的自我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譬如,周围人都认为你是个活泼的人,你会不自觉地就想保持这种形象,言行变得一致起来。

另外,如果你正苦恼自己想做某事,却迟迟没能行动或坚持,那就将计划或目标写下来。书面承诺比口头和心理承诺更管用。

譬如我想每天做100个仰卧起坐,就写下来贴在床头,每晚看到就会想到这是自己制定的计划,必须执行。

而且人会更忠于自己的公开决定。譬如你把自己戒烟的计划告诉了所有你亲近的人,承诺一个月之内戒掉它,那么在这种承诺的压力下,你的坚持力会很强悍,因为你不想毁掉自己在亲近的人心中的形象。

以及,因为这种承诺是你的自发行为,而不存在强大的外在压力,你会更有兑现的责任感。相反,迫于威胁而做下的承诺,我们不会长久坚持。

同样的道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想让孩子顺从,就要让他们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如此你不在场的时候,他才会保持行为的一致。

商家还可能利用承诺让你多付钱。

具体操作手法就是:等你做出了购买的选择,准备去付钱的时候,然后店员才告诉你:哎呀,不好意思,刚刚忘记算安装费了,这台空调要多400块。你还要吗?

这个时候,本来空调就要3000多,400块又算个啥?有90%的概率你会多付那400块。

更重要的是,你都做好选择要买了;推翻了重选,意味着你言行不一致,内心机制接受不了。

就跟我前几天去买衣服一样,销售员说两件打7折,等我试了半天选好两件去付款时,她才告诉我:“哎呀,这一件不能打折,是新款,一件的话就只能打九折,你看……”

我选半天才选出两条心仪的,居然不能打折!!最后你猜怎么着,老子最后喜提3件,两件7折、一件全款,还买得很嗨皮!!

事后回想,就总觉得哪里不对。

总之,这种手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管店员是真弄错了还是故意的,人家都没拿刀架在你脖子上喊你买啊!你都是心甘情愿多付钱的!

买家们从来没想过,要不是最初先作了选择,这些额外的理由根本就不会出现!

另外,书中举了美国大学兄弟会惨绝人寰的入会仪式,来说明比起轻易得到的东西,一个人费尽周折得到的东西,会更加珍视。

譬如你去找工作一般的公司面试三次,这家公司偏偏要面试10次,如果你坚持下来了,就会比三次面试入职的公司,让你更珍视和认可这份工作,离职率会低很多。

因为你承诺了这种入职或入会的仪式,所以你加入之后,为了言行一致,你会更加忠诚。

四、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如何让人顺从?主要原理是:1.不确定性;2.相似性。当信息不透明,造成我们不确定某件事时,看到跟我们相似的一群人做出了某一行为时,我们就特别容易盲从。

1.不确定性。

说到社会认同这条原理,最让我恨铁不成钢的,就是非洲野牛了。

每每看到纪录片里,成千上万的非洲野牛被五六头狮子追得满地跑,我就来气!白瞎了“人高马大、一身腱子肉”,就知道跑跑跑,一点反抗意识都木有!拜托,不说单挑有木有胜算,就是以众敌寡,你们也能把它们踩死好伐!

而且这种牛还超级不团结,落单的弱者被狮子捕获了,成千上万头牛也没说有一头去帮个忙,就傻里巴叽眼睁睁看着同伴被狮子吃掉!哎,天生就是做牛做马给人当猎物被人奴役的!

所以才有了猎人在猎牛时,轻轻松松用个损招就能让它们集体落网:把领头的牛赶到悬崖边上,后面的牛就会没得脑壳地跟着跑,领头的牛到了悬崖边想刹车根本刹不住,后面成千上万头牛奔过来一下就把它给顶下去了,牛儿们看到头儿都跳了,就全都蒙着眼睛往下跳!

猎人不费一枪一弹,喜提密密麻麻一滩牛。

非洲野牛这是啥行为?就是社会认同原理,盲从。为啥盲从,因为不确定性,除了跟从,它不确定还能往哪儿走更安全。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放一群马、赶一群鸡鸭鹅?因为只要让领头的走对路就可以了,后面的会自动跟上。

到人的身上,也聪明不到哪儿去!一个不小心,我们就上了“社会认同”原理的当。

买衣服,咦,这家销量最好,买这家;路上遇到抢劫求助,咦,大家都没上前帮忙,那我也不要出头;上网看新闻,咦,大家都在骂小编,我也骂一下;走个路,咦,前面怎么围着一大堆人,我也去围观一下……

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这样,可大部分人绝对都有这样的经历。

所以很多商家会利用这一点来让顾客顺从,譬如刷流量、用老带新、请托儿、打广告等。当你确定要如何选择时,这些广告手段会以此告诉你:很多人都在买;你身边的朋友都在买;大家都认可我们哦。

那我们要是在路上遇到抢劫、车祸等需要求助群众的时候,应该如何打破集体无情沉默的冷漠局面,让人向我们伸出援手呢?

上面说了,人们会盲从的其中一点,是因为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就要靠这一点来打破僵局。

譬如,如果你在路上摔了一跤爬不起来没人帮忙,行人纷纷行注目礼但就是不来帮忙时,你需要直接锁定一个行人,指着他说:“你,就是你,那个穿蓝衣服的,麻烦帮我打一下120,谢谢!”有90%的几率获得成功。

而一旦有人帮忙之后,善意会蔓延传染,其他人也会纷纷来帮助你了!

2.相似性

如何利用相似性让人顺从?

譬如你的孩子怕水,那么就去找隔壁不怕水的孩子,让他经常在你孩子面前表演一下跳水、游泳,久而久之你家小孩很可能就愿意下水了。

因为你家小孩会想:小红和我一样才3岁,为什么他会游泳,我不可以?!

书中有案例证明,连自闭症小孩在看过很多孩子融入集体一起玩耍的影片后,都会变得更愿意跟他人接触起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装装子,一个喜爱学习思考,希望每天都进步、致力于每周读一本书的人。

上一篇《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