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考研周年性作家作品考点总结(更新完结)

 文学漫笔 2022-05-13

在之前几期中,我已为大家总结出几位代表性作家,在答题过程中可以用上的“总”的部分(可作为“有用的'废话文学’”灵活使用)。同时也带大家简单梳理一下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基本情况,辅助大家厘清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期推出【2022年文学考研周年性作家作品考点总结(更新完结版)】,是在之前基础上的更新补充与知识点完善,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展出,如有需要可到微信小商店【文学漫笔 官售小窗(入口)】,同步上线还有女性文学、先锋文学专题总结!

新增总结之一如:

萧红诞辰110周年

成名作小说《生死场》

作品以沉郁的日光注视着东北那片失去的大地上的芸芸众生的生与死,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是“力透纸背”的对“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此的挣扎”的描绘。它描写了东北一个偏僻的村庄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古领后的生活。严酷的现实,民族的生死存亡,终于使农民们醒悟了,最终发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豪壮誓言。

《生死场》在艺术上也别具魅力。首先,它充分展示了萧红开阔而独特的最物描写方式,将客观写景与主观抒情紧密地融合;其次,塑造了王婆、赵三、二里半等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突出描写了他们在抗战背景下发生的命运和思想的变化;第三,作品还显示了萧红作为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致和敏感。她常在人们不留意处切入,常在人们自以为熟知的事物上滑动。对人物心态、风土习俗也写得细腻感人。

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作品用回忆性的散文笔法描写了寂寞的呼兰小城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表达了对故乡眷恋的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农村的种种弊病及黑暗,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呼兰河传》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它以淡笔写浓情的散文笔法,口语化、自然美的小说语言,画家般描绘景物的眼光以及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显示了萧红独有的才情及其艺术风格的成熟。作品在一种优美的回忆氛围中,又暗含着对那里腐朽切的批判,感情复杂深沉。但是不够开阔的生活视野和过于浓重的个人孤寂的情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部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

短篇小说代表作《小城三月》

小说以饱醮同情与痛惜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清秀明慧却欲爱不得、最终在封建礼教的无形窒压下抑郁而死的“翠姨”形象。《小城三月》没有紧张的情节冲突,但由于贯穿了一个总的情感基调和指向,显得颇为紧凑。小说以写春及春天带给人们的感觉而引出翠姨,将翠姨拉到情感的中心,笔致由清新转为优雅、忧愁、焦虑、悲苦、思念,直至走完全文的情感历程,如行云流水,毫不阻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