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2022-05-13 | 阅:  转:  |  分享 
  
5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技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

教具:课件、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你是否看过木星的照片?你是否想过,若能飞近土星环,那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你可能想不到,1600年以前没有任何人看到过木星和土星环。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后才使地球人看见了那些天体。

自17世纪起,天文学家制作了高倍率的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太空天体。例如,三裂星云是距离地球28380万亿千米的气体和尘埃星云。光从三裂星云传播至地球需要3000年。

在学习了本节后,你将发现望远镜是多么简单的一种设备。你肯定会想,为什么没有人较早地发明它!

二、进行新课

1.

(1)讲显微镜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放大镜。用放大镜可以看清书本上的小字等较小的物体,要想看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用一个放大镜就无能为力了,这样就引入了显微镜。

(2)图1示意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要观察的样本放置在玻璃或塑料片上(称载坡片),盖上覆片。载玻片被放到显微镜的平台上,光源或平面镜从下面照亮载玻片。离载玻片非常近的物镜形成微小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进一步放大像。像能比物体本身大几百倍。多数显微镜有2—3个物镜,可以根据你需要的放大倍数来选择。

从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又能成放大的虚像,引导学生去思考: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如图3所示。











2.



反射式望远镜用一个大的凹面镜收集光线,如图5所示。凹面镜收集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并聚焦形成一个实像。望远镜里面的小平面镜把像反射到目镜上。用照相机代替目镜可以拍下图像。通过反射式望远镜看到的像也是倒立的。

(3)如图6、7所示,分别是伽利略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

(4)望远镜主要是通过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这个实像又在目镜中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8所示。













3.

1、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模拟显微镜。图10左图是它的结构,右图是它的显微效果。

2、把放大倍数较大(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放在靠近眼镜的位置时,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大了;两个放大镜位置对调以后,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为了使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物体放大,所以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作业布置:丛书116页1-9题





















1















图1



图2



图3



F



F



图4



图7



图6



图9







图11







献花(0)
+1
(本文系公职资料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