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伟老师聊太极[58]破迷开悟练太极

 winriman 2022-05-13

松,柔,顺,活,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自调理,自修复,亲近自然,复归天真,太极之功,无为而无不为。

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阴阳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陈鑫

看看陈式太极拳的前人给太极拳下的定义。保持自然状态,运行自然规律,别跟自己较劲,这样才叫真正的太极拳。

不偏不倚,即恰到好处,阴极必阳,阳极必阴,无过不及,一丝不假强为。

都认为把硬拳打软了,把快拳打慢了,就是太极了。

你就是把木头都锯成锯末,它也不是水!性质完全不同。

大家通过太极的习练,真正的改变自身的身体状态,疏通经络,畅通气血,颐养元气,真正改善生命的整体状态,正气充盈,才能邪气不干,长保太平。

所以,练太极是练身体的功能,消除身体的阻碍,实现身体的调理和改善,而不是去一味的“作”那些别扭的动作。

(某视频)这种身体的扭动,是现在练太极拳的通病。

老年人练太极更要转变意识,更要认识清楚真正的太极拳是什么,否则就把养生运动变成伐身运动了,适得其反。

训练太极功能,产生对生命状态实实在在的调理和修复功效,这就是真正的太极拳所能起到的作用。

用意识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对周身的状态进行调整,这是其他运动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

所以,那些死抠外形动作而没有意识感知的现代太极拳,就完全丧失了调理养生的效果。

听完今天的课程,大家发个自己练倒卷肱的视频上来,共同交流一下。

我们的老会员们,都应该可以用意识控制胯的卷收了,新会员可能还做不到。胯没松动,意识没连续的控制能力时,连续的收是做不到的,基本功能还不到。

练真正的太极拳,没有正确的心法,光看外形,再苦练都没用,意不对,就全错了。

转换了意识,扔掉了东西,耐住了寂寞,排除了诱惑,就是在不断的前行。

认知纬度的变化,会带来一片全新的天地,通晓天地之道,谓之“贵”也。

天地予其贵而自知其贵,其善莫大焉。

太极的运用原则是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舍己从人,就是有了太极劲,也不主动强为。

死物不主动,不会自行出力,没的引,没的借,所以死物不打。

'人贵有自知之明',道家认为,真正贵的不是你的车,你的房,你的钱,你的官,而是你自己的生命。车坏了可以买,钱没了可以挣,房没了可以租,官没了可以换,生命没了——?能真正自知通晓生命什么之贵处者,是谓“贵人”!

所以,强为玩命这件事,从道家养生的角度讲,是最要排斥的。

纯乎自然,永保天真!练太极拳会教你怎样成为贵人。

为了好看,为了金牌而玩命强为的事儿,我们就别干了。

今天的课程其实在告诉大家,别去管那些掤捋挤按的事,把现阶段的事情做好。八法五步在懂劲之前是不会有的,不要“枉费功夫”。

脱胎换骨,新的生命运行模式就生出来了。

 (会员:意气与骨肉由合转分,达到脱胎换骨!)

不是由合转分,是由'迷'转分,由分而合。一而二,最后二而一。关于什么是'迷''悟',我们讲过。

(会员:无所觉谓之'迷',有所觉谓之'悟'。开始时不认识什么是骨什么是肉,分不清什么是内什么是外,这就是迷。当你感觉到了内里的气的运行了,外面的运行是靠内里的运行带动的,这就是你悟到了,就有目标了,就不迷了。不知对不对,请老师指正。)

(会员:太极练的是知己功夫。我觉着,不知己为迷,知己为悟。而知己是分层次的。迷是随着知己功夫的不断提升而逐渐转变为悟。

起初,我们连身体的外形都不认识。不认识肩,不认识胯,什么根节,中节,稍节,什么腰为主宰……这阶段是白痴一枚。在康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渐渐地,我们认识了自己的身体,感知并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是悟的开始。

当我们能用意不用力进行运动了,能按太极规律意领身随了,这是第二阶段的迷又出现了。“外”能运行自如了,千年中医,讲求“气血”二字,百载太极,讲求“意气流行”。那么

“内气”呢,我们还无知无觉,还是迷。继续修,继续练,终有一天,能感觉到内气流行了,这时的内气流行会像一个顽皮孩子,毫无规矩,再进一步,内气流行能控制了,孩子知书达礼了,懂规矩,有涵养了。这该是知己的第二阶段,知内外了,由迷而悟的更高阶段了,这时,人的内系统被调动起来了,身体就真的只是一副皮囊了。这还是懂劲阶段了。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气催形。到那时,打起拳来,如苏轼所言“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想想就美不自禁。)

说得好,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