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中专学历,逆袭成江西首富,身家400亿,如今却逃亡在外,为啥

 朱小鹿 2022-05-14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今年1月,洛杉矶一场汽车展上,一款太阳能全自动皮卡汽车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它打出的口号就是,该车支持通过太阳能为电池充电。
 
这款车出自于一家Edison Future的公司,名字没听说过。

但顺着往下摸,这家公司的真面目也就显现出来了。
 
它是一家SPI能源公司的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彭小峰。
 
曾经叱咤中国光伏行业的传奇人物,身家曾超过400亿元,成为江西首富。
 
然而,他的结局却有些凄凉……
 
(彭小峰)
 

 
1975年,彭小峰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一个贫困农村。
 
彭家家境还算不错,父母都是商人,在当地做点小本生意。
 
虽然自己做服装生意,收入也可观。

但身为父母的他们,依旧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走出农村。
 
 
当时,洲湖中学是江西省最有名的学校之一,师资力量雄厚。
 
彭小峰五年级的时候,父母就将他带到洲湖乡,为的就是让儿子提前沾一沾学术之乡的氛围,争取考上洲湖中学。
 
彭小峰确实也很争气,没过多久便轻轻松松进入洲湖中学。
 
在洲湖中学,彭小峰人狠话不多,不常跟别人交流,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
 
当然,所有科目当中,当属数学成绩最拔尖。
 
父母都是商人,彭小峰自然从小与数字打交道,小小年纪就有一套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
 
1990年安福县初中生数学竞赛中,彭小峰一顿操作猛如虎,摘得桂冠。
 
同年,彭小峰中考第一名,他的数学满分,中考状元与数学状元双料冠军。
 
那时候的人,总认为中专比高中吃香。
 
中专毕业后,就会有工作,而且工作一般都是铁饭碗,后半辈子就不用操心了。
 
于是,彭小峰的父母也建议他,老老实实走中专这条路,何必去读高中,费力不讨好。
 
彭小峰也就顺从大人的意愿,选择中专,进入江西外贸学院。
 
 
上中专后,彭小峰并没有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本专业课程上。
 
他觉得,自己的专业学来学去,就那么几个知识点,没必要花大功夫去学。
 
自己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多学点专业之外的知识,这样这学费才花得值。
 
彭小峰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就自学了高中、大学的物理。
 
除此之外,他还自学日语、德语,常常与外教套近乎,训练自己的口语。
 
当时,学院并没有开设这两门外语课程,彭小峰也是全学校唯一一个会日语、德语的人。
 
经济学说得好,稀缺就是市场。
 
于是,彭小峰开了一个外语培训班,每个学生收40元。
 
再加上,当时彭小峰与学校外教处得很好,他便忽悠他们一起参加他的培训班。
 
除去给他们的工资,彭小峰净赚了400元。
 
在当时,400元对一个学生来说,相当于一笔巨款,彭小峰乐了大半天。
 
1993年,彭小峰毕业,被分配到外贸进出口公司,当一名业务员。
 
这家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将猪皮等制成的皮革劳保手套销往欧洲等地。
 
对此,彭小峰根本一窍不通,只能趁着空闲时间多看看书,恶补知识。
 
 
刚开始,彭小峰跟着副总经理齐建华学习报价。
 
他必须准确报出一双劳保手套包括综合加工成本、汇率、海运费等在内的价格。
 
价格不是乱报的,报出的价格既要保证公司赚钱,还要让顾客满意。
 
刚开始,彭小峰是新手,根本把握不了价格,每次都需要依靠大佬帮忙。
 
齐建华按照各种成本敲算盘,算出合理价格报给彭小峰,彭小峰再把它报给顾客。
 
顾客要是不乐意,就重新二次报价。

就这么来来回回,彭小峰慢慢摸着门路,学会了报价。
 
他甚至不需要带计算器,心算便可以推出一个合理价格,让同事们赞不绝口、甘拜下风。
 
1995年,彭小峰被提拔为业务科长,但他也是个另类的科长。
 
每次谈业务,他滴酒不沾,他认为酒桌上谈不成生意,只能养一群酒鬼。
 
对他来说,能用电话谈成生意,就绝不会浪费时间见面谈。
 
 
在彭小峰的带领下,公司业务源源不断。

他是公司的摇钱树,就连老板都要礼让他三分。
 
然而,纵然是科长,光鲜亮丽,彭小峰依旧不满足,因为他还有一桩心愿迟迟未了。
 
眼下,他是时候该去实现了……
 

 
当初,彭小峰选外贸专业,认真学日语、德语,不为别的,只为了一件事:
 
出国见世面!
 
彭小峰一直想要出国学习,而且他感觉得到,在这家公司他已经摸到天花板了,很难再有明显的进步。
 
1997年,彭小峰毅然决然辞职,将出国留学这一目标提上日程。
 
可这出国,不是光有一腔热血就能实现,没有钱一切免谈。
 
没办法,先赚钱再谈理想吧!
 
 
他揣着2万元跑到苏州吴中区,租了间小房子,月租700元。
 
并注册成立流星实业有限公司,做起进出口贸易。

由于有经验,彭小峰做起来很顺利。
 
以它为核心,彭小峰又陆陆续续开了手套厂、服装厂、眼镜厂、电动工具厂、安全鞋厂、反光材料厂。
 
然而,路走得太顺,就容易栽跟头。
 
2002年,欧洲国家正准备修改交通法,将反光背心列为汽车随车标准配备。
 
自己刚好有反光材料厂,这不就是送上门的绝佳商机吗?
 
于是,彭小峰紧急生产反光背心。
 
2004年,意大利、西班牙率先落实,订购量达几千万件。
 
当时,其他企业还没反应过来,彭小峰就已经带着几千万件反光背心,快速占领欧洲30%市场份额。
 
这一年,彭小峰公司年出口额达10亿,这完全出乎他意料。
 
彭小峰也趁机扩大公司规模,员工发展到上万人,发展势头迅猛。
 
可他光顾赚钱了,没睁大眼睛再好好看看反光背心的适用情况。
 
只有在汽车临时故障,恰好在夜间,驾驶人员需紧急停车,下车查看情况,这种时候才需要穿反光背心。
 
而且,一般一辆车就只需要一件,大家买完就不会再买了。
 
彭小峰没意识到,一不小心劲儿使过了,反光背心大量积压。
 
为了解决积压,彭小峰只好忍痛降价出售,原本一件50美元,降到10美元一件。
 
但在需求固定的情况下,降价也无法刺激需求。
 
销售不景气,彭小峰只能闷声不响吃了这个哑巴亏。
 
 
慢慢地,彭小峰也觉得,出国梦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既然无法出国镀金,那就在国内给学历镀一层金吧。
 
赚钱的同时,彭小峰抽空读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
 
两年的学习,瞬间打通了彭小峰的任督二脉,让他一脚踢开了更赚钱的大门。
 
2003年某一天,彭小峰到欧洲参加一个商业会议,就顺道去一位德国客户家里串门。
 
吃饭的时候,彭小峰偶然瞥见他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顺着话茬问了一嘴。
 
彭小峰了解到,欧洲正在关注可再生能源发展,风能与太阳能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
 
仔细考察了市场,彭小峰决定弯道发展,进军光伏产业。
 
可是,当时光伏产业里,施正荣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彭小峰怎么绕道,都不可避免会与巨头施正荣狭路相逢。
 
彭小峰只能顺着这条路,往上摸索。
 
他推测,如果太阳能产业发展,必定会带动原材料硅的需求增加。
 
而且,当时大多数企业集中生产单晶硅片,国内需要多晶硅片只能从国外进口。
 
于是,彭小峰决定生产多晶硅片,进入光伏产业与大佬们分杯羹。
 
 
2004年,彭小峰将公司交给父母打理,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光伏产业的厮杀中。
 
2005年,彭小峰斥巨资5亿,成立了赛维。
 
这一年,施正荣已经站上巅峰,公司上市,他个人身家突破百亿美元。
 
这个暴富速度,让人纷纷甘拜下风。

可与他相比,彭小峰的暴富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台子搭好了,彭小峰开始招兵买马。
 
但再好的兵,也比不过别人手底下的兵强。

于是彭小峰略施小技,与施正荣抢人。
 
2005年春节刚过,彭小峰冒着雨,准备驱车前往苏州谈生意。
 
结果,车子开进新余境内时,路上太滑,彭小峰的宝马车跟别人的小车亲密接触了一下。
 
好在无人受伤,可事故手续的问题,还要彭小峰留下来处理,他暂时走不开。
 
怎么办?自己的生意可不能耽搁,情急之下,彭小峰突然想起一个人,新余市区的领导。
 
前些天,由于生意上的往来,两人有过一面之缘。
 
眼下,彭小峰也顾不得那么多,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对方一听,立即派专车过去接他,送他到目的地,让司机留在现场处理问题。
 
就这样,得此领导出手相救,彭小峰才没有错过几百万的生意。
 
 
从那之后,彭小峰一直记得欠对方一个人情。
 
正好当时,他正在寻找投资地,于是顺水推舟,投资5000万美元在新余兴建江西柳新工业园。
 
之后,那位领导为彭小峰牵线搭桥,彭小峰顺利与新余市当地合作。
 
2006年4月,彭小峰公司正式投产。
 
背靠着当地ZF,彭小峰一路顺风顺水。

6个月后,公司产能就达到200兆瓦,国际人送外号“LDK速度奇迹”。
 
当年,公司净利润达3018万美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07年6月1日,彭小峰公司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施正荣2000年进军光伏产业,5年后才得以上市,尝了一口中国首富的滋味。
 
可彭小峰更猛,2005年注册公司,仅用两年就高调推动公司上市。
 
这速度,施正荣见了,只能“自愧不如”,连喊大神。
 
彭小峰冒出头来,自然会威胁到老大哥施正荣的地盘。
 
上市后3个月,彭小峰公司股价上涨至76.75美元,而施正荣公司的股价还在40美元上下徘徊。
 
那一年,施正荣只能将中国新能源首富的位置拱手让人。

彭小峰以400亿身家大摇大摆走上位,过了把首富的瘾。
 
 
大哥吃肉,自然少不了小弟的一碗汤。
 
公司的员工,只要被认定为合格员工,都拥有期权,工资也比行业内同岗位的人高出30%。
 
此后,彭小峰一路过关斩将,疯狂扫荡市场,简直就是光伏产业冉冉升起的新星。
 
可没想到,一封邮件的到来,让这么庞大的企业突然紧急刹车……
 
公司财务主管司徒伟离职后,洋洋洒洒写了封邮件,举报公司。
 
在信里,他指控公司虚报库存,实际库存大约是750吨,账本却记录了1000吨。
 
而且,原料质量差,造成极大的退货率,公司害怕影响声誉,只上报了3%的退货率。
 
如果说,这都不是最有力的证据,司徒伟随后抛出了重磅证据,公司高管一次电话会议的录音。
 
这下,人证物证俱在,彭小峰肯定逃脱不了干系。
 
一时间,公司股价坐上跳楼机,一路狂跌至30美元,彭小峰的身家蒸发了200多亿。
 
彭小峰才刚领略了“一览众山小”的威武,没想到一念之间,又到低谷走了一遭。
 
 
后来,他才了解到,司徒伟不满自己的期权少于其他人,才恶意报复公司。
 
公司虚报库存、隐瞒退货率,自然都是无稽之谈。
 
虽然最后真相大白,公司不存在虚报库存,司徒伟实属恶意泼脏水,但还是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可事实证明,这场风波只是暴风雨的前兆,更大的危机正在蓄势爆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各大行业一片哀嚎,就连光伏产业也未能幸免。
 
其他人为求自保,纷纷减产。

可彭小峰不愧是彭小峰,偏不走寻常路,坚持继续扩张。
 
他自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趁同行减速慢行时,加速扩张,马上占据市场。
 
于是,彭小峰财大气粗,挥一挥衣袖,丢出120亿元,建立马洪硅料厂。
 
 
2008年11月25日,彭小峰还办了一场宣讲会,高调宣布向社会招聘人才。
 
4个月内,彭小峰就招聘了6000名员工。

他还夸下海口,未来3年内,将再招聘6万员工。
 
2010年,彭小峰豪掷25亿元,投资建设1吉瓦的多晶硅电池和500兆瓦组件项目。
 
为了满足自己的扩张野心,彭小峰不惜拿出一部分股份向金融机构作抵押,贷款1亿美元建设百世德。
 
然而,当时公司股价大跌,金融机构势必会向彭小峰追加股份,否则他们就会强行平仓。
 
这样一来,百世德项目如果进展不顺,肯定会拖累公司。
 
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彭小峰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他又陆续引进三家投资机构,获得2.4亿美元的投资,并签下了个人连带责任。
 
他想赌一把,如果这些项目能够开花结果,那就能缓解资金链紧张。
 
可赌局一开,老天偏偏不让他如意。
 
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采取反倾销,彭小峰傻眼了。
 
2012年底,公司资金链断裂,负债200亿元。

彭小峰落荒而逃,将烂摊子丢给新余市国资委。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举手投降,被打趴就认输,可不是他的作风。
 
 
37岁的彭小峰回到苏州,一边拿着史玉柱的励志故事给自己打鸡血,一边捣鼓新玩意。
 
2013年,彭小峰倒腾出“非凡定美社”,想靠它东山再起。
 
可人算不如天算,追债主们一窝蜂找上门,一把掐灭了他的火焰。

没几个月,这个平台就倒闭了。
 
但他仍旧再接再厉,决定再搏一把!
 
要想做大事,首先得造势。
 
2015年1月20日,在北京建国门外的一家饭店里,彭小峰高调宣布回归。
 
“我现在更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因为我属兔,胆子比较小,不熟悉的领域不敢碰。”
 
这时,马斯克正在搞太阳城。
 
太阳城与业主签订合同,太阳城将光伏产品搁业主家里,只需要交租金,就能享受太阳能发电。
 
这种模式一上市,立即受到热烈反响。
 
彭小峰一见,如果将它引入中国,是不是同样也能复制马斯克的成功呢?
 
 
于是,说干就干,彭小峰照葫芦画瓢,成立了一个融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投资者只需要花1000元,便能得到一块太阳能板。
 
这样,发电企业可获得电费与补贴,投资者也有8%—10%收益。
 
这看起来似乎完美无暇,不失为一个好点子。

但彭小峰忘记了,在这一连串的环节里,哪里掉链子,就会全线崩塌。
 
发电企业的平均利润,以及补贴,都不能由彭小峰说了算。
 
这也为之后的悲剧埋下隐患。
 

 
彭小峰一吼,一呼百应,不少大佬为他站台撑腰,其中包括许家印、史玉柱。
 
多亏各位大佬的慷慨烧钱,2015年上半年,新公司已经完成5轮融资,融资共达3.2亿美元。
 
有了这么多知名企业家的背书,彭小峰自当放心推出第一款产品“美桔1号”。
 
每一块太阳能板1000元,发售数量19629块。

结果24小时内就一售而空,彭小峰账户滚进1962万元。
 
彭小峰立马乘胜追击,推出“美桔2号”,同样也是每一块1000元,发售数量19800块。
 
结果,销售情况同样让彭小峰非常满意。
 
2016年1月,彭小峰将新公司送上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此时的彭小峰,已经开始飘了。
 
他一直崇拜史玉柱,视他为榜样。

此时的他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比史玉柱还要牛。
 
史玉柱投资巨人大厦,资金链断裂,背上巨债,几乎成穷光蛋。
 
结果10年后,他便带着公司卷土重来,推动上市,个人身家500亿。
 
偶像需要用10年,才能改写命运。

自己却只花了1年,就有如此的成就,这样不就意味着,我比偶像厉害多了?
 
然而,事实证明,他高兴过早了……
 
高楼盖得有多快,倒得就有多快。

一年后,彭小峰公司爆出兑付危机。
 
彭小峰无法兑付金额2.22亿元,总共涉及到5746个投资人。
 
树倒猢狲散,破鼓万人捶,昔日的站台好友,纷纷站出来撇清关系。
 
5月,史玉柱紧急发布消息,表示自己与彭小峰除同班同学的关系之外,剩下的唯一关系是彭小峰欠了他一笔钱。
 
股价也应声下跌,一路跌至1美元以下,最后彭小峰实在拿不出钱了,只好息鼓退市。
 
彭小峰见形势不妙,马上溜之大吉,跑到海外躲起来了,如今仍旧在逃亡。
 
昔日首富,眨眼间又成了亡命徒,快得让人唏嘘不已。
 
 
以前回归时,彭小峰曾在社交平台上文绉绉写了一段话:
 
“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自然的选择;
 
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他这次的离开,是否意味着他另一种开始,无从知晓。
 
但我很肯定的是,他四次创业的失败,最大的原因在于自己,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
 
他太急于求成,以为只要够快,够大胆,市场很快就能被自己占领,钱很快就能入兜里。
 
他还没站稳,就着急往外迈步,除了不停摔跟头,再也没有其他结果了。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又懒又贪。
 
我们既要赚大钱,又想不费力气,最好能够一夜暴富、一步登天。
 
可是,走捷径就意味着走最近的路,而最近的路往往也意味着最短的路。
 
最短的路,没走几步就走到尽头了。
 
虽然得到了终点的奖赏,可我们也丢失了路途中可能埋藏的财富。
 
浮躁的世界,急功近利的人就如走马观花,忙活了大半天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有沉下心,慢慢钻研,一步一步慢慢走,总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阳关大道。
 

作者:朱小鹿&罗小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