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欺软怕硬背后的心理学(下)

 思明居士 2022-05-14

心理咨询室里,常常有这样的一些来访者,他们在生活中总是受人欺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和方式,化解自己应受欺负形成的负面能量。

所以呢,陷入各种自我攻击的折磨中,他们关于自我的评价都极度的消极。

我发现,这些来访者在小时候都有被自己的父母无意识地欺负的经历。

他们的父母在社会中与人相处时都有讨好别人的倾向,但在家里呢,却表现得十分霸道,常常把负面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

这种不良的家庭互动模式,一方面让孩子变得自尊感极低,价值感极低,缺乏自爱能力。另一方面又让孩子习得了父母的这种与人互动的模式。

使得他们长大后在与外界互动时无法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意识,或者缺乏建立边界意识的自觉。无意中沦为被欺负的对象,从而形成很多心理困扰。

不管是欺软怕硬的人还是被欺负的人,其实都是内心容易感到恐惧的人。

这种恐惧感来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评价过低,他们总是很难相信自己,所以容易放弃自己,他们过度的关注外界。

以求适应,外界为了安全,为了生存,他们把恐惧的皮球抛来抛去,其中一些人成功了,找到了接盘侠。

于是变成欺软怕硬的那种人,

有些人呢,没有选择将自己恐惧的皮球抛出去,反而接过了别人抛过来的皮球,使自己深受其害。实际上对付人际关系中的欺负行为,

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去接别人扔过来的皮球,要做到不卑不亢。当别人向你传递出你是弱者的信息时,你不要自我怀疑,自我矮化,即所谓不卑。

当别人向你传递出你是强者的信息时,你也不要趁机侵犯别人的界限。

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其所谓不亢,只有拥有不卑不亢的意识,你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达到基本的成熟状态。

对付内心的恐惧感,自爱是良药。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有自尊心,但其实自爱要放在自尊之前,因为一个不懂得自爱的人,也最容易缺乏自尊。

自爱是一种无条件的自我爱护,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都要肯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它应该是个体内部,一种自觉的力量和行为。

一个不懂得自爱的人,不会明白爱的意义,也就不会爱他人。

另外,我们都需要培养对自我负责的意识。

责任感是一种能力,会让一个人最大化的整合自我的力量。

一个气软怕硬的人一定不够自爱,同时又不具备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因为他的自我缺乏对抗恐惧的力量。

所以只能采取一种变态的扭曲的方式。

从别人身上偷得一些力量,不过这种力量往往经不起考验。

因此,对付一个欺软怕硬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绝不服软,表现得比他们更加强硬、当你表现得比他还强硬时,他立刻就会疲软下来,因为他的力量本来就是假力量,他的强大的自我不过是种假象,在假象背后藏着的是他弱小而卑微的。

充满恐惧的真实自我。

你如果在生活中面临被欺负的困扰,就要自省。

想想在你的自我认知里是否有看清自己,看低自己的倾向。

很多时候,正是这种倾向导致了内心恐惧的产生,他才是你真正的敌人。

欺软怕硬的人经常试图侵犯你的边界,不过是在试探你的底线。

一旦发现有机可乘,他们就会长驱直入,没完没了的。

对你实施欺负行为,做一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你就不会被内心的恐惧挟持那些欺软怕硬的人。在试探你的底线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你内心强大,不容侵犯,就会乖乖撤退。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