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捷和广场)
2022-05-14 | 阅:  转:  |  分享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11.1主要规程规范11.2参考文件及图纸依据11.3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1二、工程概况22.1
工程整体概况22.2工程信息简介22.3桩基础概况22.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32.5施工重难点分析6三、施工工期安排73.
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73.2工期保证措施7四、施工准备84.1技术准备84.2材料准备84.3劳动力准备84.4机具准
备9五、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105.1施工顺序105.2施工工艺125.3施工步骤135.4施工注意事项19六、质量控制要
点及保证措施206.1质量目标206.2质量管理体系206.3质量验收标准206.4质量保证措施236.5施工常见问题及
处理措施246.6基桩检测26七、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67.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267.2环境保护目标267.3安全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77.4专项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28八、雨季施工保证措施28九、应急救援预案299.1应急救援预案目的2
99.2救援机构299.3应急救援29一、编制依据1.1主要规程规范序号类别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准GB50300-20132国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3国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4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5国家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6国家先张法预应力
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7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行业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
49行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0行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46-200511地标广东省—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15-60-201912地标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规范DBJ/T15-152-201913地标
广东省—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1.2参考文件及图纸依据序号文件/图纸时间12019年
8月22019年5月32019年8月1.3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项目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数量多,工期紧迫。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现编制本方案。本方案仅用于指导捷和广场二期项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中未尽事宜详见施工
图和相关图集规范。二、工程概况2.1工程整体概况2.2工程信息简介表2-1工程信息简介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
位勘察单位总承包单位2.3桩基础概况本工程设地下室一层,桩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数量约为2760根(具体以
图纸为准),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受力类型为抗压桩。桩型AB型,桩尖B1型,桩外径500mm,壁厚100mm,桩长暂定为
30~43米,采用焊接接桩法,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凝灰岩层,桩端进入持力层内的深度不小于1米,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800KN。施工
工艺采用液压落锤锤击式施工,收锤标准为最后三阵贯入度≤25mm。2.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4.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孔揭示,按岩
土层性质,可将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分为3个单元层,层号为①~③。上覆第四系土层由素填土、淤泥质土、粉砂和圆砾等组成,勘察深度范
围内揭露之基岩主要由第三系之凝灰岩和砂岩系列组成。现由上至下分层描述如下:1、素填土层(Q4ml,层号①):褐红色为主,部分地方为
灰黄色、褐黄色、灰褐色;以粘性土回填为主,夹砂土和少量碎石子;部分地方由砂土和粘性土回填而成;稍压实,区内填土为人工填土,回填时间
大于10年,属老填土。本层全场区分布,厚度变化大,层厚1.40m~8.70m,平均层厚4.27m。本层标准贯入测试40
次,标贯击数N/=3~7击,修正击数N=2.4~6.4击,修正击数标准值3.7击。本层共取土样15件,土样等级Ⅱ级,
其中14土工定名为粉质粘土,1件土工定名为含砾粉质粘土,本层主要物理力学统计指标:ω=31.9%;e=0.901;
IL=0.54;a1-2=0.503MPa-1;Cq=20.0kPa;φq=12.6°。本层填土虽然经过一定的压实和
自重固结作用,但考虑到填土存在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稳定性差的特点,故建议降低土工试验数据使用。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75
kPa。2、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层号②):按其土性可划分为3个亚层,现分述如下:(1)淤泥质土层(层号②1):灰黑色;
含粉细砂和腐殖质,间夹粘性土薄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呈流塑状态。本层全场区分布,埋深和厚度变化大,层
顶高程-4.71m~1.44m,层顶深度1.40m~8.70m,层厚16.60m~23.70m,平均层厚20.60m。本
层标准贯入测试234次,标贯击数N/=1~3击,修正击数N=0.7~2.7击,修正击数标准值1.7击。本层共取原状土
样34件,土样等级Ⅱ级,其中33件土工定名为淤泥质土,1件土工定名为淤泥。本层主要物理力学统计指标:ω=51.8%;e=
1.332;IL=1.41;a1-2=0.839MPa-1;Cq=7.2kPa;φq=5.9°。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
65kPa。(2)粉砂层(层号②2):灰黄色、灰色;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含泥质,间夹粘性土薄层,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级配差;饱和,呈中密状态。本层局部分布,勘察深度范围内共计24个钻孔钻遇本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层顶高程-22.14m~-1
9.09m,层顶深度22.00m~25.50m,层厚0.80m~4.00m,平均层厚1.85m。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13次,标贯击数N/=16~23击,修正击数N=11.2~16.1击,修正击数标准值12.2击。本层共取扰动土样3
件,土样等级Ⅲ级,土工定名粉砂。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3)圆砾层(层号②3):灰色、灰黄色;颗粒成分以石
英为主,间夹粗砂和卵石薄层,磨圆度一般,次圆状,卵石砾径多在2~4cm左右,泥砂充填,分选性差,级配良好;饱和,呈中密~密实状
态。本层全场区分布,埋深和厚度变化大,层顶高程-23.34m~-19.28m,层顶深度23.40m~27.00m,层厚7.50m
~20.30m,平均层厚14.83m。本层标准贯入测试152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0次,进尺5.00m。本层标贯击数
N/=25~67击,修正击数N=17.5~46.9击,修正击数标准值31.5击。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19~69击
,修正击数N63.5=10.3~24.8击,修正击数标准值14.7击。本层共取扰动土样19件,其中12件土工定名
为圆砾(土样等级Ⅳ级),5件土工定名为卵石(土样等级Ⅳ级),2件土工定名为粗砂(土样等级Ⅲ级)。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
=300kPa。4、基岩(E,层号③):场地基底岩石按其岩性和风化程度可划分为为3个亚层,现分述如下:(1)强风化凝灰岩(层号
③1):青灰色为主,局部为褐黄色、褐灰色、棕褐色;岩石风化强烈,可见部分原岩结构,风化裂隙发育,局部间夹强~中风化岩薄层,岩质性软
,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崩解,岩芯多呈土状和半岩半土状。本层全场区分布,埋深和厚度变化大,层顶高程-41.34m~-30.05m
,层顶深度33.80m~344.80m,层厚0.90m~11.40m,平均层厚4.43m。本层标准贯入测试49次,标
贯击数N/=52~87击,修正击数N=36.4~60.9击,修正击数标准值44.1击。本层共取原状土样9件,土样等
级Ⅱ级,土工定名为粉质粘土。本层主要物理力学统计指标:ω=19.6%;e=0.607;IL<0;a1-2=0.168MPa-1;
Cq=43.0kPa;φq=22.2°。推荐本岩层承载力特征值fa=500kPa。本层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遇水易软化、崩解,岩体
完整程度为极破碎,综合评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2)强-中风化凝灰岩(层号③2):青灰色为主,局部为棕褐色、褐红色;以强风化岩
夹中风化岩为主,局部为中风化岩夹强风化岩。岩石风化较强烈,裂隙节理发育,岩质软硬相间,遇水易软化、崩解,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块状和
短柱状。本层分布普遍,部分地方缺失,勘察深度范围内共计85个钻孔钻遇本层,埋深和厚度变化大,本次勘察仅在25个钻孔对其厚度
进行揭露,层顶高程-46.82m~-33.21m,层顶深度37.00m~49.70m,钻厚(含层厚)1.00m~10.00m,
部分钻孔揭露之层厚为1.00m~7.50m。本层取抗压样27件,天然抗压强度试验值fr=1.25~3.92MPa,岩石天然
抗压强度标准值frk=1.65MPa,岩石变异系数δ=0.395,变异系数高,岩石均匀性差。推荐本岩层承载力特征值fa=820k
Pa。本层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软化系数经验值为0.26,属软化岩,遇水易软化、崩解;岩石质量指标R
QD≈75%;综合评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3)中风化砂岩(层号③3):棕红色、灰棕色、灰色、棕红色;中厚层状,块状构造,砂质
结构,泥质胶结,裂隙节理较发育,间夹强风化岩薄层,遇水较易软化、崩解,岩芯呈块状、短柱状。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共计46个钻孔钻遇
本层,本层埋深变化大,揭露层顶高程-50.84m~-33.30m,层顶深度为37.10m~54.20m,钻厚1.00m~6.
70m。本层取抗压样18件,天然抗压强度试验值fr=4.16~15.5MPa,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frk=8.05M
Pa,岩石变异系数δ=0.329,变异系数高,岩石均匀性差。推荐本岩层承载力特征值fa=1500kPa。本层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
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遇水较易软化、崩解,岩石软化系数经验值为0.45,属软化岩;岩石质量指标RQD≈8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为Ⅳ类。2.4.2工程水文条件1、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1)上层滞水:赋存于素填土层(层号①)中,受降水和地表水
回渗量影响较大,水量小。(2)承压水:赋存于圆砾层(层②3)和下部基岩裂隙中,上部淤泥质土层为隔水层,其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
涌、地表水向下渗透及外围地下水迳流补给,排泄方式以侧向径流为主,水量较丰富。2、实测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0.90m~2.40m,
钻孔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20m~2.30m(水位标高多数在2.29m~2.71m之间,局部水位标高为0.80m~1
.31m),稳定水位平均埋深1.05m(平均水位标高2.51m)。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70m(水位标高2.49m)。故
场地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雨季(3~9月)地下水位较高,旱季(10月~次年2月)地下水位较低,水位变幅约0.5~1.0
米左右。3、该拟建场地需进行地下室开挖,故需要考虑抗浮水位。根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16)的
相关规定,结合拟建场地周边地形地貌及本地经验,建议取建筑场地西北面南丰大道路面高程(4.20m)作为抗浮设防水位,当有可靠的长期控
制地下水位的措施时,可按控制水位设防。工程地质条件具体详见捷和广场二期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5施工重难点分析表2-2重
难点分析序号重难点重难点分析解决措施1工期紧本工程工期紧,预应力管桩约2760根,预制管桩施工受基坑支护施工和土方开挖影响。根据工
期节点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同时投入7台桩机施工,加快施工进度。2质量要求高保证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
量,保证工程桩一次合格率100%;施工时需保证接桩焊接质量,收锤质量。3噪音污染空气污染锤击桩施工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采用液压
桩锤,相比传统柴油锤无油烟污染、噪声小。4桩身垂直度偏移控制本工程有约20m厚的淤泥层,管桩桩身垂直度控制,及桩位偏移控制难度大。
调整工序为先开挖换填,后进行桩基施工。三、施工工期安排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表3-1工期安排时间部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桩基
施工2019年8月29日2019年11月6日注:以上节点为暂定节点,具体工期安排应按现场实际情况做调整。3.2工期保证措施1、组
织保证措施(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实施、监督六项基本职能,确保指令畅通、令行禁止、重信誉、守合
同。(2)项目部除项目经理主管项目的总体协调控制以外,还设置现场经理负责计划协调的日常控制,具体负责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协调管理,并
从总承包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自身工作内容和专业分包商以及指定分包商进行总体控制。(3)总承包商的计划与总平面管理以施工进度计划协调调度
为中心,实施进度计划的编制、下达、调整、更新、控制、反馈、对外协调等职能。以施工总进度控制为基础,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点和关键线
路,并以此为控制重点,逐月检查落实、实施奖惩,以保证工期目标的按时实现。施工中将建立一系列现场制度,诸如工期奖罚制度、工序交接检查
制度、施工样板制、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申请和调度制度、材料堆放申请制度、总平面管理制度等。(4)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合作与
协调,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积极协助业主完成材料设备的选择和招标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5)加强
同各指定分包商的施工协调与合作来进行进度控制,根据现场工程进展及时通知指定分包商进场,并为指定分包商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2、管理
保证措施推行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进度审核制度、生产例会制度、现场协调会制度。3、资源保证措施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确保劳动力、施
工机械、材料、运输车辆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保证各种生产资源的及时、足量的供给。4、技术保证措施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
项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在管理层和操作层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的熟悉和掌握,使工程有条不紊的按期保质地完成。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
1、施工人员需熟悉桩基设计图纸,了解掌握液压锤击管桩的施工工艺,按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机具、人员进场施工。2、编制施工方案,
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程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签字。3、认真做好管桩进场验收和检验工作,
复查材料材质证明及材料进场储存工作。4.2材料准备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形式为焊接连接,材料准备见下表4-1。表
4-1材料准备序号材料规格备注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AB型,直径500mm,壁厚100mm执行标准:《广东省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
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2桩尖B1型,尖底十字形(Ⅰ)3托板直径D=管桩内径-20mm,t=3~4mm管桩顶灌
砼托板4焊条ER50-6用于接桩5钢丝绳索/用于吊运管桩6混凝土C30微膨胀管桩底部填灌C30补偿收缩管桩顶部填灌4.3劳动力准
备桩基施工最高峰时由7个班组同时进行,每个班组由不同专业工种组成,4~5人为宜,设专人记录整个施工过程;项目部派1~2名现场责任师
进行组织管理。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方可操作。主要作业
人员需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施工技术交底。表4-2劳动力准备序号人员名称数量(人)备注1桩机指挥7持证上岗2桩机司机7持证上岗3汽
车吊司机1持证上岗4电焊工4持证上岗5测量员2持证上岗6安全员1持证上岗7普工10经过安全培训4.4机具准备表4-3机具准备序
号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备注1液压锤击桩机7HHP14/2汽车吊3按实际施工为准/3三级电箱5按实际施工为准/表4-4HHP14液压打
桩锤技术参数表最大打击能量KN?m210锤击最大行程mm1500打击频率bpm90/36锤心质量kg14000提升油缸单杠提升总高
度mm7460锤左右宽度mm1225锤前后宽度mm1465锤中心到导轨距离mm780导轨中心的距离mm600液压锤质量kg2100
0起落架质量630五、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5.1施工顺序综合本工程场地分布、基坑支护类型与布置形式、工期要求、开挖换填等因素考虑
,在桩基础施工阶段将现场分为ABCD四个大区,共12个小区;施工期间桩机陆续投入施工,最高峰时投入7台桩机,。1#、2#桩机从A1
区(12号楼)→B1区(13号楼)施工;3#、4#桩机从A2区→B2→B3→C3→C4→D1区施工;5#、6#桩机从C1区(14号
楼)→C5区(16号楼)→D2区(15号楼)施工;7#桩机从C2区→C5区(16号楼)→D2区(15号楼)施工。图5-1桩基施
工分区图图5-2桩基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5.2施工工艺本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液压锤击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5-3。图5-
3锤击桩施工流程图5.3施工步骤1、制定沉桩流水凡桩间距<3d(d为桩直径)及承台下桩数多于9根的,均应采取“跳打”法施工。桩
间距≥3d(d为桩直径)及承台下桩数少于9根的,通过试桩确定没有短桩,查看地质报告,无特殊地质现象故可以不考虑桩间挤土效应,工程桩
可以从一端排打到另一端。2、桩位测设根据桩的设计位置及测量控制网的布设,绘制出桩位图及测量放样资料,按照国家测量规范,在实地放出桩
中心点,桩位放样允许偏差为20mm,设立明显的标志,并标出桩的编号,在插桩时,桩的中心须与所放中心点吻合,确保桩位的正确。在打桩施
工过程中,为加强控制打桩质量及验证桩的挤土效应,对已经施打完毕的桩,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要随时对桩位及桩顶标高进行复核,对基桩上浮进
行监测。图5-4桩位放样3、试桩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就绪,正式打桩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桩,打试桩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桩的贯入度深度、持
力层的强度、桩的承载力、地质资料的符合性、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收锤标准等重要参数,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本工程试桩的
数量由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共同确定。试桩桩位应认真对照地质勘探资料,选择能够真实反映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的场地,以及可能对打桩施工
造成不利影响的部位,试桩的施工工艺方法与工程桩一致。试桩时应邀请业主、监理、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和质安检站参加。试桩施打过程中应认
真详细作好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收锤值测出各土层的深度,打入各土层的锤击数。最后应精确测量贯入度,贯入度测量应用回弹曲线法。试桩完成后
应测量计算出桩端底标高,对照地质报告分析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由此判定桩选择是否合理或以此作为施工配桩计算的依据。试桩完成,应明确
桩的实际测试承载力与地质资料的吻合性,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与最后标准确定等提出意见。4、配桩配桩长度应等于或略大于计算桩长。通过长、短
桩搭配,应使任一单桩接桩接头数量不超过3个。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多桩承台或某一个小区域(凭经验判定)内的桩施打第一条桩时,配桩长度
应大于计算桩长1m左右,以便更准确地探明该局部区域的地质状况,更准确地进行其它桩的配桩计算。5、管桩堆放、吊运预制桩从生产厂家运输
至施工场地卸下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过大的或不均匀沉陷,地点选择以就近原则且避开打桩机的行走路线。本工程管桩外径为50
0mm,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叠层堆放桩时,应在垂直于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底层最外
缘的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进,各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垫木宜选用耐压的长方木或枕木,不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当管桩进场时,质量员
必须严格根据订货单认真核对管桩的规格型号出厂日期及产品合格证明等,同时进行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严禁不合格的管桩用于施工。管桩验
收时,请监理人员旁站,有条件时,业主代表也应参加。管桩施工前应再次逐根检查,即检查混凝土桩有无严重质量问题,对管桩两端应清理干净,
施焊面上有油漆杂物污染时,应清刷干净。本工程管桩采用两点起吊,其吊点分别设在距桩端0.207×l×L的位置,L为桩长,如下图5-5
。管桩起吊运输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图5-5预制桩吊点位置图5-6管桩进场及吊装6、管桩龄期的确定管桩从制造成型到打桩施
工的间隔时间宜尽量长些,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以上(在预制场,一般按80%的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出场),要求现场要堆存一
定量的桩,按“先进场桩先打”的原则,满足管桩的强度要求。7、桩机架设桩机架设前应先检查场地,保证场地平整密实。同时应对桩架的滑轮系
统、受力支点、钢丝绳等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无误后才进行桩架架立,架立时现场应设有专人指挥,专人负责现场安全警戒,认真按照桩机操作说
明书和操作规程操作。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调整机架垂直度,确保在施工中不倾斜移位。图5-7桩机架设8、插桩起吊管桩时,在桩一端
距离约1米处用钢丝绳捆牢固,起动吊机把桩管吊起,使桩上端套入锤帽内,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桩尖插入桩位后,桩身应
垂直稳定,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使桩锤、桩身同在一条垂直线上,第一节桩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
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桩插入土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非常困难,因此就位时应正确安放。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必须保
持位置及方向正确。开始打桩需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拔出。桩的垂直度安排专人采用用两台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监控,全
站仪(或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且大约互成90°的方向上,并经常加以整平,监测导架保持垂直,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及停留
进行调整。图5-8桩垂直度控制9、锤击沉桩打桩时宜先长后短,打桩机行走时,行走路线下铺设枕木或钢板,保证桩架稳定不易摇摆。打桩宜
一次性连续打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当第一节桩长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要接桩时,其入土桩端宜高出地面0.5~1米为宜,以便接桩。桩端
上下板表应清除干净。当施打桩时遇到孤石时,可采用开挖将孤石挖出后进行重新沉桩。当桩打入深度接近设计要求时,应采用回弹曲线法记录贯入
度,记录最后三阵贯入度,当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收锤,否则继续施打,直至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每根桩安排专人负责对施打过程中的数
据进行记录,记录完毕后请现场旁站监理签字确认,并整理归档。10、接桩本工程接桩形式采用焊接接桩法。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下节
桩桩头须设导向箍,使新接桩节与原桩节的轴线一致,上下节桩段偏差不宜大于2mm,当桩位就位偏差时,不得采用大锤横向敲打。桩对接前,上
下端板表面的泥土、油污、铁锈应采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当下节桩的桩头距地面0.5~1.0m时,即可进行焊接接
桩。接桩时,上节桩找正方向后,先在坡口圆周对称点焊4~6点加以固定,再整体分层对称施焊三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厚度6mm。
焊缝须饱满,每层施焊完毕后,应敲除夹渣等缺陷再进行下一层施焊。管桩焊接施工应由2个有经验、且有专业焊工证的焊工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认
真进行,焊缝要均匀饱满,焊接后要等待图纸、规范规定的凉却时间后才能继续施工。手工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8分钟后方可继续施打,严禁用水冷
却或焊好立即施打,以免焊缝处入土急冷后使接头处冷脆影响使用寿命。图5-9接桩11、送桩当桩顶已经入土而未达到收锤标准或未打到设计
标高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送桩需要采用送桩器,送桩器采用钢管制作,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弯曲
度不得大于1/1000。送桩器长度3~4M,送桩时送桩器必须与桩身吻合一致后方可进行送桩,送桩的最后控制贯入度(mm/10击)应参
考同一条件的桩不送桩时的最后贯入度予以减小。严把送桩质量关,并对送桩后贯入度进行控制。按照设计要求,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m。图5-1
0送桩12、收桩及整理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做好警戒线
围闭。同时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13、安全监测施工过程中应对周围建筑物采取安全监测预防措施,详细观察周围建筑物沉
降、上升、位移情况,在建筑物上设置观察点,利用远处的固定水准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沉降或上升情况。采用全站仪观测位移情况,发现有
异常变化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报告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据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比如挖压沟、打减压井等以减小桩
基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把桩基施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14、截桩截桩采用专门的“截桩器”进行截桩,保证截桩后的桩顶完整,
截下的短桩现场统一堆放,待土方开挖后,根据需要使用。桩顶标高待土方开挖以后进行复核,高截低接。最后一节桩之桩顶须高出设计桩顶标高1
.5倍桩径长度以供截桩之用,抗拔桩的桩头则须用手工凿去其中的混凝土,留下的预应力钢筋锚入承台。图5-11截桩5.4施工注意事项
1、沉桩前必须处理空中和地下的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应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2、桩帽或送桩器与管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
mm-10mm。3、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4、第一节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锤、桩帽或送桩器应
与桩身在同一直线上。5、桩帽套筒底面与桩顶之间应设置弹性衬垫(又称桩垫),可用纸板、麻袋、硬木等材料,桩垫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应为1
20mm~150mm,在打桩期间要经常检查,及时更换补充。6、桩帽顶部与桩锤之间应设置“锤垫”,锤垫应用坚纹硬木或盘绕叠层的钢丝绳
制作,其厚度应为150mm~200mm,打桩前应进行检查,校正,更换。7、焊接接桩后,手工施焊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
8分钟,严禁采用水冷却或焊好立即施打,雨天接桩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8、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桩头之间应设置1~2层麻袋或硬纸板等衬垫
。内填弹性衬垫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9、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应及时送桩。
10、送桩后遗留的桩孔应立即做好警戒线围闭,避免发生危险。六、质量控制要点及保证措施6.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工程质量
应符合国家、佛山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所约定的技术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当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与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矛盾时,以较高标准为准。6.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质量总监、总工程师领导,现场经理中间控制
,责任工程师负责的三级管理系统。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现场经理土建责任师土建责任师管桩施工管桩施工质量总监图6-1质量保证体系6.3
质量验收标准1、锤击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6-1;预应力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6-2。表6-1锤击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1800KN静载试验、高应变法等2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一般项目1成品桩
质量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小于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的0.5%查产品合格证2桩位≤1/2桩径+0.01H(H为桩基施工
面至设计桩顶的距离mm)全站仪或用钢尺量3电焊条质量ER50查产品合格证4上下节桩错口(外径<700mm)mm≤2用钢尺量焊缝咬边
深度mm≤0.5焊缝检查仪加强层高度mm2焊缝检查仪加强层宽度mm2焊缝检查仪焊缝电焊质量外观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目测法电焊结束
后停歇时间min≥8.0用表计时上下节平面偏差mm<10用钢尺量节点弯曲矢高同桩体弯曲要求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5收锤标准最后三阵
贯入度≤25用钢尺量或查沉桩记录6桩顶标高mm±50水准测量7垂直度≤1/100经纬仪测量注:更多验收标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表6-2预应力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长L±0.5%L2端部倾斜≤0.5
%D3桩径D300mm~700mm+5-24壁厚t+2005保护层厚度+506桩身弯曲度L≤15m≤L/10007端板端面平整度≤
0.5外径0-1内径0-2厚度正偏差不限0注:更多验收标准详见《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2、施工允许误差
及质量检查(1)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2)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3)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4)桩中心位置允许偏差值如下表6-2所示。表6-3
桩中心位置允许偏差值项目允许偏差值(mm)单柱下单桩80单排或双排柱条形桩基1)沿垂直轴线方向的偏差2)沿平行轴线方向的偏差10
0150承台桩数为2~4根的桩100承台桩数为5~16根的桩1)周边桩2)中间桩100d/3或150两者中较大值承台桩数多于16根
的桩1)周边桩2)中间桩150d/26.4质量保证措施1、材料品质要求(1)管桩运输到现场后,应重点对桩身在运输过程中是否产生裂
缝及碰撞进行检查。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严禁使用。(2)管桩的制作和质量需满足设计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桩径、壁
厚,配筋等。(3)对于焊条等其他入场材料,必须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查,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保存备查。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成品
、半成品不得用于本工程中。2、施工技术要求(1)桩位放样偏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群桩为20mm,单排桩为10mm,桩机就位后,为
避免桩机重量挤压土体导致原定桩位偏移,应对桩位进行复核。(2)管桩的堆放不宜超过3层,底层最外缘的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进,各层垫木
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垫木宜选用耐压的长方木或枕木,不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3)管桩吊运禁用单点吊,应采用两点起吊,其吊点分别设在
距桩端0.207×l×L的位置,L为桩长。(4)严禁在地面上直接拖拉桩体。(5)桩帽或送桩器与管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mm-10mm;
沉桩时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要求,第一节桩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锤、桩帽或送桩器应与桩身在同一直线上;施工过程中,现场应随时观
测桩身的垂直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整改。(6)打桩时,应在桩锤与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加设硬木、麻袋、草垫等弹性衬垫,防止桩头被击碎。
(7)焊接接桩前,应清理上下端板表面的泥土、油污、铁锈,破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在下节桩桩头设置导向箍,接桩时上下两节桩保持顺直
,错位偏差不大于2mm,手工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8分钟,自动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5分钟,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3分钟后方
可继续施打,严禁采用水冷却或焊好立即施打;雨天焊接接桩时,应采取可靠的防雨措施。(8)沉桩、接桩过程宜连续进行,不宜中途停顿过久,
避免桩周土发生径向固结,使土体密实度增加,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增加导致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6.5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1、桩顶移
位或倾斜原因分析:(1)桩入土后,桩身不正、不保持轴心受压,或沉桩次序不当引起土体受到挤压,造成邻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涌。(2)
打桩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他大障碍物等不良地质情况。处理措施:施工前探明地下障碍物情况,预先采取排除、钻透等处理方法,当障碍物不深时
,可挖去回填土再打桩;钻孔插桩时严格执行规程保证钻孔垂直,插桩时吊线保证桩身垂直,接桩时严格控制上下两节桩的偏移量。2、沉桩达不到
设计要求原因分析:(1)地质勘察资料与实际工程地质存在偏差,导致设计桩尖标高与实际不符,或持力层过高。(2)沉桩过程中与地下障碍物
,如大块石等,或遇坚硬土夹层、沙夹层。(3)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使沉桩过程突然中断时间过长,桩周摩阻力增大,难以沉桩到设计要求的持力
层。处理措施: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充地质勘察,探明地下障碍物,并清除掉,或钻透;合理选择持力层和沉桩的相关控制值;并
根据地质情况和桩重求合理选择沉桩设备,打桩应连续打入,不宜间隙时间过长;在沉桩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不能
盲目强行沉桩,以防止桩身断裂。3、接桩处出现开裂现象原因分析:(1)上下两节桩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打桩过程中接桩处焊缝局部产生应力
集中而开裂。(2)焊接连接时,连接处端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桩端不平整;未严格进行分层施焊、焊缝不连续、不饱满及焊缝中夹有焊渣等杂物,
焊接结束后停歇时间较短或焊缝遇地下水出现脆裂。处理措施:在管桩接桩前应先复核上下两节桩的桩心错位是否在允许偏差值之内,一般宜设置接
桩临时导向箍,使上下两节桩保持顺直。焊接前应检查焊条和焊接设备适用完好,并利用钢刷将两节桩的端板表面清刷干净。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
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临时导向箍,再分层均匀施焊,施焊时宜由两个持证上岗的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完毕后焊缝应自然冷却
不小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和焊完即沉桩。3、桩头击碎原因分析:(1)桩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偏低,钢筋网片不足,造成强度不过。预
制桩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养护不到位,为达到设计要求。(2)施工机具选择不当,桩锤选用过大或过小,桩顶与桩帽接触不平,造成应力集中,
沉桩过程中桩锤与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未加衬垫或衬垫厚度过小,失去缓冲作用,导致桩直接承受冲击荷载。处理措施:桩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
件和施工机具性能合理选择设计桩头,保证有足够的强度;管桩的养护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当桩顶不平或不垂直于桩轴线,应修补后才能使用;桩顶
应加草垫、麻袋或胶皮等缓冲垫,如发现损坏或厚度较低,应及时更换。如桩头已破碎,应更换或加设桩垫,如破碎严重,可把桩顶剔平补强,必要
时加钢板箍,再重新沉桩。4、桩身断裂原因分析:(1)地面突然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桩机和桩身严重倾斜,使桩身受到不能承受的弯矩而折
断;(2)桩身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沉桩过程中混凝土发生破碎;(3)桩的运输、堆放、起吊方法不当,产生裂纹或断裂
。处理措施: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的顺直,且打桩的下沉速度不宜太快。同时要对进场的管桩
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桩在运输、堆放、起吊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说明中的要求和操作规程执行。当施工中出现桩身断裂,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
究处理办法,根据断裂部位可采取加固措施,不能加固的应采取补桩的方法。6.6基桩检测本工程的工程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根据《广东
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15-60-2019及设计要求,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宜先进行桩身完整性
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具体桩位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质检部门等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共同商议确定。1、桩身完整性检测根据规范
和三水区建委要求,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本工程管桩数量约为2760根,检测数量为828
根,具体检测数量应以《地基/基桩检测方案》为准。2、单桩承载力检测根据规范和三水区建委要求,单桩承载力检测采用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抽
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本工程管桩数量约为2760根,检测数量为28根,具体
检测数量应以《地基/基桩检测方案》为准。根据规范,静载试验从沉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预制桩在施工沉桩后,对于砂土,不宜少于7d;
对于粉土,不宜少于10d;对于非饱和粘性土,不宜少于15d;对于饱和粘性土,不宜少于25d;对于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
不应少于25d。七、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7.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严禁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做到项目开发全过程零安全生产责任事
故。2、“五无”: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坍)塌、无中毒、无火灾。7.2环境保护目标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
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实施,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重点落实防尘、
防噪、防遗洒专项措施,做好环境保护。7.3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设专职检查员负责现场内的文明施工管理,由现场经理主抓。2
、责任师按责任制直接负责监督,检查责任区域内的文明施工。3、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管理
,做到图和现场一致,并在施工总平面图上划分出责任包干区域,各级管理人员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必须明确提出文明施工要求,以增强班组的责任
心,逐级落实目标和责任。4、材料分类存放,码放整齐,每天做到工完场清。5、施工垃圾废弃物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及时清理。6、施工前施工
人员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提供健康证、居住证、身份证复印件,办理出入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7、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碍物(包
括各种管道、管沟、电缆等)时,立即暂停施工,及时报告项目部,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8、对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装置和安全标志不得随意
挪动或拆除。9、严禁酒后作业,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7.4专项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1、机械施工(1)桩机司机、吊运机司机、现场电工
必须持证上岗操作。(2)桩机就位后,应对桩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桩机安设必须平稳、牢固。(3)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电缆线要定
期检查,接头必须绑扎牢固,确保不透水、不漏电;对经常处于水、泥浆浸泡处应架空搭设。挪动桩机时,不得挤压电缆线及风水管路。(4)打桩
作业人员禁止酗酒,操作时精神要集中。(5)打桩作业区,拉施工警戒线,非施工及操作人员不得靠近。(6)打桩时人员的手足千万不要伸入桩
帽与桩锤的间隙之中。(7)所有吊卸索具要经常检查,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或妥善处理,不能大意。(8)桩机在行走时必须由指挥和机组人员
配合,严禁独自移动桩机。(9)打桩过程中随时检查桩的垂直度与机身的水平情况。(10)吊运管桩时,使用双绳保险法绑桩,严禁单绳单索绑
扎管桩,吊运时,严禁人员在吊物下行走。(11)管桩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覆盖,并设置明显的标志提醒人员,防止发生危险。(
12)施工机械应安装避雷针等措施,保证机械设备的防雷。(13)注意在操作过程中防止机械设备的倾斜倒塌。2、电气设备线路和电气设备的
绝缘必须良好,根据现场情况尽可能将线路架空到使人员碰不到的位置,个别地带没有条件架空的情况下,落地电缆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和保护措施
,并设专人负责。另外,根据自备发电机的性能要求,各电机在启动和停机时,相互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隔时间(>1分钟),不得同时合闸或断闸。八、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要有防雨、防雷措施。2、电气设备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加强安全检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3、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在雨天来临之前,应检查场地内的排水措施,保证排水畅通。4、雨天接桩施工时,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避免焊缝被雨水冷却,温度骤降,影响焊缝强度,从而影响接桩质量。5、雨天施工时,桩机行走路线如有积水,应清除积水并保证地基承载力,同时桩机应具备防雷措施。九、应急救援预案9.1应急救援预案目的管桩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及时启动应急救援,抢救受伤人员,使受伤人员、财产及时得到抢救,避免二次事故发生。9.2救援机构(1)机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安全总监、总工程师、现场经理组员:总包各部门成员及分包主要管理人员。(2)职责和分工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并负责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代行组长的职责。组员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及具体落实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9.3应急救援1、主要危险源辨识桩机、吊机侧翻砸伤人员;桩孔未及时做防护导致人员坠落;管桩吊运物体打击;临电触电事故。2、应急救援程序(1)组长接到通知后马上到现场全程指挥救援工作,立即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组员立即组织进行抢救。(2)人员的疏散由组长安排的组员进行具体指挥。具体指挥人把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各组员和现场其他的人员对现场受伤害、受困的人员、财物进行抢救。(3)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需搬动时,动作要轻。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人员发生重物堆压事故时,应经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4)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5)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至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电话:医院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广海大道西16号(近三水汽车站);医院距本项目约4.9公里,路线可由场区荷云路→鲁村路→翠云路→南丰大道→健力宝北路→广海大道中→广海大道西→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其路径详见下图。图9-1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路线图3、现场保护由具体的组员带领警卫人员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用三色纺织布或挂有彩条的绳子圈围起来,由警卫人员旁站监护,防止闲人进入。
献花(0)
+1
(本文系工程方案库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