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博物馆大厅内,最显眼处为何是一盏3000斤重的青铜油灯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2-05-15

编辑搜图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编辑搜图

昔日井冈山

1958年,位于井冈山茨坪的革命博物馆正式竣工开放,这是我国第一座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也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工程。由于昔日朱毛红军会师和在井冈山一带转战的深厚感情,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了博物馆内展品的陈列大纲,朱德委员长还亲笔题写了馆名。

编辑搜图

青铜油灯

3000斤铜铸成油灯

目前,在这座占地面积1.782公顷,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内,共展览着30000余件珍贵文物,20000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另外还有上千幅墨宝,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等留下的,这些都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摆放在“序厅”“黄洋界保卫战”“红军洞”“挑粮上山”等19个展厅内。

但在走进博物馆大厅的第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这些珍贵的文物古迹、珍图墨宝,而是一盏青铜铸造的硕大的油灯,连同其八角楼形状的底座,共动用1.5吨青铜才铸造而成,灯芯不断的跳动着耀眼的“火焰”,底座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个大字煜煜生辉。

编辑搜图

毛泽东挑灯夜读

令人忆起毛泽东在八角楼油灯下的工作岁月

之所以将这座青铜油灯置于“序厅”中央,还将底座铸造成八角楼的形状,都源于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的那段历史。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转战,最后来到了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一带,并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拉开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序幕。此后直到1928年冬天,毛泽东长期居住在宁冈县茅坪的一栋八角楼上。

也正是在这栋普通的八角楼上,毛泽东经常点着一盏油灯学习工作到深夜,也就是在这座八角楼的油灯下,毛泽东构思并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不朽篇章。此后,红军主力虽然离开井冈山,到赣南、闽西开辟中央苏区,后来又长征到达陕北,住进了延安的土窑洞。但毛泽东同时还是时常点起油灯熬到深夜,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开始用上电灯。

编辑搜图

井冈山茨坪八角楼

因此,一盏油灯虽小,却照亮了中国革命的美好前程,值得用青铜雕像永远铭记。

编辑搜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