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网友说她存的几百万钱,取不出来了......

 新用户48533353 2022-05-15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涉及到金融安全的事,造谣必抓


文/晏凌羊

 01 

一大早收到粉丝发来的关于自己的存款无法从某村镇银行取出来的私信,我想谈一下这个问题(黑粉别再关注我了,我说我在金融行业干过十几年,这都是编造的;我实际上从事的是掏粪工作,月收入不到两千)。


我们国家的银行体系,之前我有介绍过(见图),但那只是从“哪些人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这个角度介绍的。


银行,可能在大家眼里,都挺高大上的样子,但本质上,它也是企业,而且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

我国给银行发牌照是非常谨慎的,银行也是靠这个“特许经营”生存。

之前我认识的一个银行行长在给员工做培训的时候就问过一句话:“你们觉得,对于我们银行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员工回答:“人才。”

行长说:“错,是牌照。”

行长说的就是事实。只要拿到了这个牌照,99%从事的都是赚钱的生意,很少有亏的。

但是,绝大多数企业,经营的就是风险,银行更是明显。无风险或风险小,银行赚得盆满钵满;风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倒闭的风险。

因此,这个时候,实力就显得很重要,而这个实力,主要是靠体量、风险防控能力等积累起来的。

从抵御风险的能力来讲,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确实可以分为四个梯队(政策性银行那肯定是属于国家的,不走商业化路线,不列入讨论范畴):

第一梯队——工农中建交+邮储,是国有六大行,算是妥妥的国企。

国家对这几家银行方方面面的管控力度很大,这几家银行的体量也最大、总部都在北京,国家是绝对不允许它们出事的。

当然,既然是国企,它们还是会有一些国企的毛病,比如决策半径过长、业务不够灵活等等,所以,就给了第二、三梯队银行适量的生存空间。这几家银行,我们都比较熟悉,就不展开多讲。

如果要做个比喻,你可以将其比喻是国家的亲儿子。

第二梯队——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我们熟悉的招商、浦发、广发、民生、兴业、光大、中信等。

它们也是全国性的银行,只是总部不一定都在北京。比如,招商在深圳,浦发在上海,广发在广州......

这些银行,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都是入了股的。比如,招商银行的大股东是招商局,而它属于国资委管。虽然这些银行不属于国企,但带有国有性质。因业务灵活,广受“怕麻烦”的客户喜爱(比如我)。

从地位上来说,它们就是国家的亲孙子,而且是嫡孙子。

第三梯队是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它们就不再是全国性的银行,而是区域性的银行,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当地政府关系密切。

在历史上,他们一个占领城市市场,一个占领农村市场,后来各自改制转型成今天这样子。我们看到的“地名+银行”的称呼,基本都是城商行。“地名+农村商业+银行”的称呼,则是农商行。一般来说,城商行、农商行最大的股东大多也是有国字头背景的。

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实力一般,但有的不可小觑,国内有几家都已经做上市。像广东,有几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和体量(一家农商行的存款规模就可以达到四五千亿)可以顶西藏一个省所有银行体量的总和。

而且,因为灵活性更强,它们在人才招聘、晋升、业务创新方面不像全国性的银行限制得那么死。在很多地区,农商行、城商行员工的收入远高于第一梯队的银行,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当然了,各家城商行、农商行实力差距很大,有的很强,有的比较弱,但因为涉及到的是当地金融秩序的稳定,国家也好,当地政府也好,绝不会轻易让它们倒闭。

如果做个比喻,那他们就是国家亲儿子(当地政府)的儿子,也算是孙子。

第四梯队是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必须是第一二三梯队的银行。没有银行牌照的企业是不可以当村镇银行的发起人的。

村镇银行规模比较小,几个亿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不等,几乎没有超过上千亿的。最大的规模是728亿,是中国银行控股。村镇银行用的交易系统,基本上就是发起行用的。

有的村镇银行干得很好,所以,员工的收入是所有银行中最高(我认识的一个负责人是年薪百万,这比在工农中建交和邮储同级别的行长要高多了)。有的村镇银行就比较一般,员工收入也低,经营不善的话就得大股东买单。不管经营得好与坏,它也都得在监管部门注视的范围内开展业务。

做个比喻的话,村镇银行是国家的曾孙子。

至于外资银行,不知道该归为哪个梯队,应该算是独立梯队。

我国对外资银行设立了比较高的准入门槛,比如,必须要参股或控股一家中资金融机构但中资银行性质未变;先设代表处、再升格为分行,最后才发给独立法人牌照.....

你说它就是民族保护主义,那就是。毕竟,金融这样涉及到全社会经济稳定的领域,岂能随便让外资翻云覆雨。

从第一到第四梯队,实力依次下降,开展业务的地域范围依次变小,风险控制能力也依次变弱,但业务灵活度依次变强。

银行的本钱就是牌照和储蓄,所以,各家银行展开了揽储大战。

处于末端的村镇银行,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和其他平台开展合作,高息揽储,于是,就有很多人倾向于把钱存去村镇银行,因为比存去其他银行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次有网友反映取不出来钱的,就是某些村镇银行和其他平台合作揽储的部分。

银行最怕的就是挤兑.....任何一家都怕,因为一旦发生大规模挤兑,任何一家银行都兜不住。

所以,我国相关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对这些是非常敏感的,决不允许大规模挤兑现象的发生,一发生必出手干预,造谣的必抓。

而且,为了保护储户的权益,国家设立了存款保险制度,50万内必赔。监管方面,对存贷比、存款准备金都有明确的要求,而且时不时都要来查你一顿,看你是否合规经营。不听话就罚。

此次暂时取不出来钱的,主要是少数几家村镇银行,规模也不大.....相当于是我国整个银行体系中几朵不起眼的小花,而且主要是跟其他揽储平台合作的那部分出了点问题。

目前村镇银行关闭提现入口,主要是为了先鉴别哪些是非法集资的资金、哪些是正规储蓄。但如果你遇上了,那对你来说就是“很大件事”。即使钱拿回来了,精神上也要受惊。

我国规定了银行可以破产,但目前仅有两家银行破了产,一家是海南开发银行,一家是河北省苏宁上村农村信用社。

海南开发银行破产之前,国家是砸了几十个亿去救的,但当时我国在应付挤兑方面经验不大足,最后无力回天。

这家银行1995年成立、1998年破产,缘起是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巨额不良贷款。


但我觉得,这家银行如果当时能撑过那场挤兑,熬到房地产业开始腾飞的2004年,那也许到现在它还在健康运营呢。

河北省苏宁上村农村信用社只是一个镇级银行,而且停业多年,很多客户的储蓄在它破产之前就已经取出来了,影响不大。现在,农信社基本已改成县级甚至市级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加。

之前濒临破产的包商银行和汕头商业银行,国家也果断出手,找人接盘重组了。

大概率上,国家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任何一家银行破产的,毕竟它涉及到金融安全、金融信心,所以,一旦哪家银行出了问题,国家一定会出手救。

而且,存保制度的出台,也是为了保护普通老百姓的存款。这方面,小老百姓倒也不必过于担心。

 02 

个人建议;如果一定要存钱,还是尽量找正规的银行机构,而不要经由第三方平台存钱。

第三方平台暴雷的案例太多了,而且你签约时可能只会看重利息,不认真看其他免责条款,很容易入坑。

你和第三方平台签的约是一层关系关系,第三方平台和银行之间又是另一层法律关系,真要出了事,你找银行的话,在法理上也是不大能站住脚的。银行可能认、可能不认。这样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损失。
还有人不知道“不是所有在银行买的产品,出现了亏损都能找银行算账”吗?

银行自有的理财产品,大多为存款产品,比如定期、结构性存款以及自营的理财产品等等。这些,银行会在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银行公章。

目前,银行工作人员也会代销一些基金、保险、理财产品。

换而言之,是拥有代销资格的银行,在银行这个营业场所
(包括虚拟场所)设置了销售渠道或者“销售柜台”,帮忙销售“别人家的产品”。

银行本身并不承担其他“别人家”设计和开发的理财产品的赎回、回购、额度担保或者信用担保。

这种时候,银行的作用跟证券公司也差不多。你在证券公司开了户之后,你要买哪只股,盈亏都跟证券公司没关系。证券公司不管你是赔是赚,都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服务费。

银行代销这些产品,也会有相应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叫做中间业务收入,某些银行很重视这一块的收入,就会给客户经理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并给予相应的激励。

每一款产品的激励程度都不同,一般来说,最高的是保险类产品,然后是基金类,最后是理财类。

为啥银行的客户经理老是给你推销保险、基金,而甚少推销理财产品?就是因为前者能让他们拿到的收益更高。

很多人不懂这个,总觉得人家银行工作人员就是专业,推荐的一定不会错......NO,NO,NO,当你的金融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明白:收益和安全,永远成反比;客户经理推销的积极性与他能从推销中得到的收益,成正比。

所以,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去做选择。

买这些产品的时候,不要听他们怎么说,而是要认真看产品说明和产品合同。

但是,总体来说,相比去第三方网络平台,在银行买这些产品还是比较安全的。你可能会亏损,但大概率上不会血本无归。

有两个雷区需要注意:

第一、收益率明显偏高的产品不买。
第二、资金未汇入银行,而是汇入第三方个人或公司账户的,不买。

如果看上了村镇银行给出的高息,建议只存50万以内的存款为宜。

最后,不要低估国家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决心。除非是发生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一般不会有事的。还有,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造谣。在涉及到金融安全的事情上造谣,必抓。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经常看有新闻说,谁谁谁的银行账户里少了多少钱,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是被犯罪嫌疑人(原银行职员)转移走了.......

咱们暂且不分析这里头的法律问题,我就比较好奇一点:他们多久才登陆一次账户看一看?钱多到根本不在乎有没有款项入账的吗?像我这种穷B,我至少一周查看一次账户情况。

以前看动画片,看过一个片段:一只小松鼠在冬天来临之前,在树洞里存放了好多它辛辛苦苦从四处扒拉来的松子。为了防止这些松子被偷,它每隔一小段时间就跳到洞里查看松子是不是还好好的。

我就是那只松鼠。

ps:疫情以来,感觉与预制菜越来越火,包括各类牛排、鸡扒。毕竟,打开后,随便烹饪下就能吃,不是一般的方便。之前我们推过一款牛排,回购率还蛮高,今天想想推的鸡扒,个人尝试过,觉得也还不错。
市面上买的鸡扒,尤其是便宜的那种,大多是拼接肉,肉碎来源没有保障,而且,好多是鸡胸肉,不是鸡腿肉。咱们推的这个鸡扒,一片就有巴掌大小。

拆开就是一块完整的鸡扒,肉质紧实不松散,不是外面卖的那种鸡胸肉,更不是便宜的拼接碎肉,很实在。我家的已经吃完了,味道真的很爽口嫩滑,绝对不输西餐厅的。


戳这里了解详情:《很美味的鸡排:8块钱搞掂一餐!居家必囤!》扫描下方二维码可go买。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