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国华:流程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又有何现实意义?

 金国华 2022-05-16

这是流程+研习社的第363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击上面的蓝色(流程研习社)加关注,通过【书与文章】查看所有【历史好文】。

说明:文章内容>视频内容。

如果你问我,流程管理领域,哪个问题被人提及得最多,那就是“流程到底是什么?”

很初级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与每个人的认知,以及实践的阶段和深度有关。

在某些人眼里,流程就是工作文件管理

在某些人眼里,流程就是OA审批流

在某些人眼里,流程就是管理职责划分

在某些人眼里,流程就是最佳实践积累

在有些人眼里,流程就是投入产出设计

在有些人眼里,流程就是组织优化和再造

在有些人眼里,就是风险控制

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客户价值创造的机制

在有些人眼里,流程就是全面管理升级

......

流程的“千人千面”,是流程价值共识的最大障碍,这很正常,但也不正常。

说正常,是因为这个问题是在追问流程的本质价值,的确值得不断探求。就好像需要不断探求“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底层问题的理解“千人千面”很正常,哪怕是同一个人,不同阶段,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说不正常,是因为流程是一门管理实践科学,不断追问精进可以,但我发现很多人真是稀里糊涂,那就不应该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大家的实践精神实在太缺乏。

追问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我直接给大家上个案例。

有一次,我给某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他们董事长说要我们要一起设计好流程。讨论过程中,他讲到一个具体案例,来表达他对设计流程的要求。

比如公司某一个岗位,现在他就认为人员太多了,分工模式有问题。

现在是按照车间为单位,每个车间标配几个该岗位人员,但他发现平时这个岗位很多人也没啥事情,上班时间可能还一直坐在办公室刷手机。

所以,他认为这个流程就要重新设计。比如,这个岗位的人员为什么不能一起管理?集中管理,集中调配,并做人员技能分级,工作模式也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比如按照不同的工作类别,可以实现直接由不同级别的人员负责,更有利于这个工作的快速完成。

既节约了公司人力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大家增加工资。而且,后来这个岗位的确也节约了很多人。

所以,他认为,很多工作都应该重新设计流程。

那么,这个董事长理解的“流程”和你理解的“流程”是否就有差异呢?

我们有些人,可能更关注狭义的“流程专业工具”本身,节点是否能简化?效率是否能更高?等等。但是,老板可能更关注这个业务的整体投入产出比,整体资源的利用率,这些是否也是流程的一部分呢?

为什么董事长非要按照“我们”所谓的专业视角和边界去表达流程呢?这是一个悖论。

实际上,我们需要接受“千人千面”的理解和表达,我们应该做的是,做好解码,实现信息互通和对称。而不能一直执念于,每个人对每个管理概念定义的完美共识,因为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能客观地接受“千人千面”,那么我们就会不停地纠结于专业概念,纠结于谁对谁非,甚至会按照我们自己定义的范围开展工作,其实未必是业务管理的全貌。

希望,今天这个小案例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在你的眼里,流程到底又是什么呢?请留言

🌹目前即将开营的线上训练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