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下

 植物游记樊蓉 2022-05-17 发布于贵州

快乐是每隔一段时间去到乡下,与植物们来一场最最原始的物物交换。

用我线粒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兑换它们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用最干净的空气唤醒身体的活力。

由于疫情原因,陆续出现了许多返乡力量。原本在外面开办的一些小型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倒闭。

一回来的亲戚给我爸说,要不咱搭伙开一个KTV吧?老爸说:别啊,咱不如养牛吧,疫情那么严重,娱乐活动查那么严。

在路边看到一大片草地,几头牛悠哉悠哉的在那儿吃着草,这个工作挺适合我,牛比羊好多了,上次放羊还把我跑摔了。

在这儿放牛需要购买草地吗?这些牛是谁家的呢?这应该是某户人家的田,出去打工给撂荒了。这牛应该是村里面很多人家的,大家都赶去放,在这放牛估计不用钱。

山里面还有一大片李子林,他们说熟了之后是那种大大的红李子。但是没那么好吃,因为这边阳光少,雨水多,摘的时候要看着点,向阳的那种甜一些。

这一片李子可以随便摘吗?以前是一个老板承包下来的,后面那个老板亏本倒台了,原本挨着他一起种的那些农户,也都跑出去打工,这一片李子林暂时相当于野生。

从前在家的时候,一心只读圣贤书,人们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自己是没啥概念的。

如今回到家乡,看天看地看人,才发现雨水确实挺多的。在遵义投资种金银花和玫瑰花的老板,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下雨了招不到人干活,人们宁愿打麻将,也不想下地摘花弄湿裤脚。

虽然天无三日晴,但是空气湿度大,就不需要加湿器。在外面遇到干燥的季节,总感觉鼻子干干的不舒服,回到家呼吸起来也顺畅多了。

鼻涕相当于一个指示剂,它显示我们身体津液的情况。当鼻涕是正常浓度的时候,那提示身体阴阳是平衡的。当鼻涕变得很清很稀的时候,那提示我们受了寒。当鼻涕很浓或者干燥结块的时候,那提示我们火气重。

在昆明居住的地方有很多大棚种菜的,菜农说:不用大棚,水一撒,风马上就吹干了,用大棚给植物藏风存水。

贵州大部分地方地不怎么平,走在草丛里,鞋子裤脚都能被露水打湿,我所到的地方,农民种东西是不怎么用大棚的。

天无三日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们贵州所得到的“阴”会多一些,那“阳”就少了些。

缺少阳光,动植物物质积累也就变得缓慢,一些水果在口感上就略逊一筹。

松树自个儿都没法通过风媒来传粉,更别说让当地人通过采收松花粉,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因地制宜,总是不错的,我们来看一看当地已经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

花椒是贵州人的最爱,加上辣椒,麻麻辣辣可以去湿气,新的花椒叶焖新洋芋是非常好吃的菜。

火麻是很多人的噩梦,因为他蛰人老痛了,可他却是拔风湿的好手,用鲜草直接刺激风湿疼痛部位就行。

景天科的植物长得好生茂盛,两个叶子不一样,不过花长得好像。

农民大多外出,田地打理的也没那么认真,一边种着农作物,一边长着杂草。

当所有人都涌到城里面,乡村也得以放松,这下便可好好积累一番,以更美的模样吸引人再次回来。

缫丝花也叫刺梨花,坐车在路边的时候,可以看到一大丛一大丛的,花开的很艳,非常壮观。

他结的果我们叫刺梨,是可以吃的,也有人将其晒干用来泡酒,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里面遇见她,心里面总是欢喜的,这东西我熟悉,是老乡。

蛇莓是小时候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所见到的红红的吸引人的野果,好想把它当做草莓吃,父母常说这东西是蛇舔过的,有毒不能吃,至今不曾对其下手。

长得好高好高的蓼科酸模属植物,和前面介绍的土大黄类似,他的根大概有泄火通便的功效。

不曾想在村民家石墙上还能看到虎耳草,这也是一味药,只是很当地人一般把他当杂草。

乡村人家从不寂寞,有鸡,有狗,有猪,总有动物陪伴。

还有的人家将房子建在山顶上,仿佛几座山头都是他家的,城里面寸土寸金,他在这儿却想种哪里就种哪里,还有鱼塘可以养点鱼和蛙。

山里面的人家好生好客,在乡下总能吃到食物的本味。

好家伙,这一大堆,搁城里面烧烤店一小碟一小碟的,那得算不少钱。在乡下不一样,一户人家做了,好几户人家聚在一起吃,不计较这些。

鱼腥草是一味中草药,主要是清热解毒,他的根茎是贵州最喜欢的佐料及蔬菜,叫做折耳根。

外地人说的有浓浓的鱼腥味,以及吃一口就能把自己送走那种感觉,作为一个贵州人我体会不来,我们吃的时候,觉得他没有什么怪味。

藤黄科金丝桃属一类的植物也在和雨天做着斗争,等什么时候天气放晴了,小蜜蜂,小蝴蝶愿意跑出来了,我再开花吧,先憋着。

野草莓已经开始开花,但还未结果,这种白草莓很美味的。

悬钩子家的野果,当地人说雨水天的不好吃,要出太阳了才好吃。好家伙,这么讲究,下雨天能吃到一个,我就很满足了。

一种蔷薇果,等果实变红的时候,把里面的籽掏出来,就可以吃外面的肉了。

夏枯草也是常见的中药,在贵州很多地方挺容易见到的。

铺满松针的羊肠小道,让人感觉静谧美好,脚贴着大地和泥土的感觉总那么踏实。

备注:文中深色字体为超链接,可链接至前面写过的该植物的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