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笔下的《江南春》,虽然整篇抒发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报国情,但更关键的是描写出当时朝代,人们对建寺庙的狂热。 当今社会,虽然没有封建社会的迷信,但人们仍愿意到寺庙中祈愿。在寄托美好的同时,也能增长很多见识。 图源网络 可是,始终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寺庙中僧人居多,称呼却各有不同。尤其是“方丈”和“住持”,要是弄不清楚区别的话,说不定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啊! 然而,这两种称呼的定位,还要从佛教的传播说起。 佛教的产生与发展佛教主张“四大皆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保持安稳平和的心态,才能获得幸福与安乐。 图源网络 就是因为这样的传经授道,自它诞生起到现在,才能始终受人推崇。但是,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它的起源始终是个谜。 西方世界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现如今印度是佛教信仰最多的国家,可以说是家家信仰,人人崇尚。 而在中国古代,人们也相信佛教产生于印度,毕竟在两汉时期,天竺国经由“古丝绸之路”传入内陆,随后发扬光大。 图源网络 再者说,印度始终以“佛教起源地”自居,但这样的说法真的正确吗?其实不然。 根据史料记载,佛教可能来源尼泊尔,后来传入印度后,得到了信徒们的疯狂追捧,使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同时成为印度的国教。 自此,佛教闻名世界,不明真相的人们将印度误会成佛教的起源地。另外,佛教传入我国的原因也有些玄幻。 图源网络 据《后汉书》记载,永平七年正月十五,东汉明帝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在梦里看到有一个浑身散发着金光的人在大殿上飞走。 明帝认为此梦一定有所寓意,便召集众位大臣为他解梦,询问:“金光闪闪的人到底是谁?”、“此梦有何寓意?” 可惜,大臣们不懂解梦之道,但畏于皇威,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称天竺有一个得道神,被人们称之为佛,而他满身金光,并且能够在天空中飞翔。 图源网络 太史出班也附和地说:“然陛下所梦之,概是'佛’也。” 这番言论令明帝大为震惊,于是他派遣大臣,出使天竺,寻找“佛”。不久后,那些大臣们带回了佛像和经书,还请回了两名僧人。 明帝欣喜若狂,为了安置僧人、放置佛教物品,特地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又称“中国第一古刹”,坐落于今洛阳市,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白马寺的门前有座白马雕塑,这不仅对应着寺名,同时也象征着古代白马驮着佛经,将佛教传入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 自此,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上至达官贵族、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乞丐农民,都对佛教进行推崇。尤其是在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更是达到了鼎盛,某些王亲贵族甚至还鄙视不信佛之人。 图源网络 此后延续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佛教直接成为了我国文化的根源,也就是“儒释道”中的“释”。 自周朝开始,古代人开始忠诚于祭祀,有些皇帝要将国家气运与寺庙紧紧结合,乞求“千秋万代,江山不倒”。 因此,古代人信奉“佛”,自然而然地对寺庙尊敬无比,每逢初一十五,全国各地的寺庙都会迎来源源不多的流量,尤其是广大信佛之人,他们虔诚拜祭、烧香礼佛、祈求安康。 图源网络 久而久之,寺庙随着香火的旺盛逐渐变得繁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寺庙也需要各级管理者负责处理寺中事务,以便需求更加长远的发展。 因此,方丈和住持也就应运而生了。 住持起源“住持”一词最早可以追溯至佛家经典,比如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善男子等,若修般若波罗蜜多,不欲住持一切法度”;在《七佛经》中“住持教化,宜说法教”。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自佛教诞生发展之初,“住持”一词便已经出现,只是那一时期,“住持”只有“安住、维持、继承佛法”的作用,大致翻译为普通众生、传播佛教。 但是,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住持”逐渐演变成为了寺院的“最高领导者”。据谢重光教授考证,在唐朝前期,“住持”便已经作为寺院中内部的僧职而存在。 因为佛法需要众生来传播与教化,需要将佛教的真谛发扬光大,所以在部分佛教文献中,常常会出现僧人被派遣或邀请前去“住”在某个寺院的记载。 图源网络 也就是说,寺院是需要这类“住院僧”的固定存在,可以把他当做一个单位的固定工,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由他全权负责。 在发展初期,“住持僧”的任务繁重,又是宣扬,又是维护。在他们的努力下,佛教迅速传播,在唐宋之后,更是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修行者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图源网络 因为当时人们诚心礼佛,数量众多,住持则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宣扬佛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群人的领导者。而后正式成为了寺职,甚至出现了以“住持”为前缀的组合词,如“主持院长”、“住持沙门”等等。 南宋末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很多人将“佛教”作为精神寄托。为了更好地宣扬佛法,民间便开始大肆修建寺庙,因此,“住持”也就成为了整个寺庙的执事者。 图源网络 道教兴起之后,全真派也借用了佛教中的“住持”一词,两者的释义虽然有所出入,但职责都是一样的。 方丈起源
显而易见,这是佛教寺庙中得道高僧的标准穿戴,而他也正是寺庙中相当有权力的僧人,基本属于入庙时间最长,入教思想最深的一人。 图源网络 “方丈”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的《维摩诘经》中,其中说道,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他的居住处只有一丈见方,虽然很小,但设座无限。 这是因为他本人修养极高,接引的人很多,但无论来多少人,都能在他房间坐得下。 因此,如果有像维摩诘士般的精神领袖,可称之为“方丈”,后传入我国后,百丈淮海禅师取来应用,定在百丈清规上。这时,方丈只是专门称呼住持的居室,也可以认作对师父的尊称。 图源网络 但是,早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方丈”就出现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中,传说中国东海有五座仙山,全都漂浮于东海之上,其中一座名为“方壶”,又改称“方丈”。 后来,有两座仙山飘至北极,融入汪洋大海中,仅剩“方壶”、“瀛洲”与“蓬莱”三座还处于东海之上。 其中“方壶”则位于东海中央,传说上面是群龙所聚之地,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 图源网络 这里不仅有各种奇珍异兽、奇花异草,还有数十万不想飞升天庭的仙人,实在是凡人梦寐以求的仙境。 这种虚无缥缈的传说虽然在现代看来,是实打实的封建迷信,但是对于知识匮乏的古代人来说,却是奉为“神谕”,尤其是我国传统宗教——道教。 他们一向追求长生久视,渴望能像居于仙境的神仙般,超脱三界、长生不老,因此便构想:“方壶”山上灵芝遍野,食之便可长生不老,了却尘世烦恼。 图源网络 历代帝王终极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因此屡屡派人遍寻仙山,希望能得偿所愿。比如,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出海寻山,为表虔诚之心,徐福还特地带走了一对童男童女,只是一去不复返,无果而终。 汉武帝也曾派派遣术士李少君寻找仙山,最后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汉武帝却在李少君死后,坚信对方已经仙化成神,飞升上天。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不论是仙山,还是长生不老之术,终究只是人类妄想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之物。 但是,道教的“全真观”将“方丈”视为道观的最高精神,它不具备管理道观的实权,只是作为精神领袖。 而在著名道家经文《庄子》中记载:“方,道也。丈,长也”,则是更加具体地解释了方丈的意思,具有传播道法、普度众生弟子的职责。 图源网络 简而言之,方丈就是精神领袖的存在,负责思想教化。而佛教传入我国后,便直接引用了道教学派中的“方丈”一词,但是,也做了部分改动,象征意义有所变化。 比如少林寺的高僧释行正,在1986年12月由宗教管理局批准后,升任了少林寺曹洞正宗第29代方丈,而他也确实严格履行了自己的职务。 在战争纷飞的年代,少林寺也遭到了日寇的焚烧。当时,释行正带领一百多名僧人,组成寺院护法,将许多寺院文物进行保存。 图源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释行正出任少林寺监院长,始终护卫寺院的安全。 方丈与住持的区别虽然说,在很多佛教场景中都出现了方丈与住持,但不同称呼,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也有不同的职务,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选拔制度的不同。 图源网络 寺院中僧人众多,但不是谁都可以当“住持”,是有严格的选拔制度。 首先要是佛教的得法弟子,形体端正、六根具足,而且要有足够的修持见地;再就是德高望重,必须要经过寺庙长老或者其他寺院住持的认可。 另外,住持的人选必须得到当地宗教部门的同意,但是不需要这些部门来任命,如此才算名副其实的“住持”。 释永信 要想成为方丈,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寺院的住持可以通过升座仪式,成为方丈;第二,方丈与住持一样,需要相关部门的批准和任命。 第三,一般来说,成为方丈还必须有上规模的寺庙或者寺庙群,比如作为方丈需要管理僧侣500以上,有三座大殿,如果是小型寺院的话,起码要有300以上的僧侣。 图源网络 换句话说,住持只能管理一个寺庙,但是方丈却可以管理多个寺庙,并且,一个寺庙中一定会有一个住持,但不一定会有一个方丈。 比如,少林寺的现任方丈释永信,在上任方丈释永正于1985年7月圆寂后,其实就接过衣钵传承,已经成为寺院的实际管理者。 释永信 但是,释永信因为佛法修养不够,需要多加磨炼,因此仅被任命为住持,直到1999年,才被宗教部门正式任命为方丈。 所以说,就权力而言,方丈的权力要高于住持。住持只是寺院的领导者之一,而方丈则是经过更加严苛的选拔、经过多方认可的高僧,其身份地位不容小觑。 两者的区别是,方丈可以兼任多家寺庙,但住持却不能,而且每个寺庙的住持必须听命于方丈。 图源网络 通俗点来讲就是,方丈是董事长,而住持这是分店的老板,他们是有本质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卸任的住持或者方丈才能被称为“长老”,而“和尚”指的是有一定德行的出家人,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能被称之为“和尚”。 释永信 其他出家人根据受戒的程度和年龄的不同,也可称为“沙弥”、“居士”、“法师”等等。 因此,不要被某些毫不严谨的电视剧欺骗,逢人就称“方丈”或“住持”,如果大家实在难以区分,去寺庙祈福的时候,直接称“师父”即可。 既表达了礼貌,也不会出现过多的错误。 |
|
来自: 昵称30288565 > 《哲学人文宗教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