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人“悲伤欲哭1年余”,用这两个方子治好了

 新用户5616Y0eR 2022-05-1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图片

杨震,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陕西省名老中医,西安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在丹溪学派传承人王新午、清代御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两位先生学术思想启迪下,杨震提出“相火气机学说”,创新性提出“六型相火”及“治肝五论”,补充了相火学说治疗分型的不足,丰富完善了中医肝脏生理病理理论。在肝胆病方面,他执简驭繁,归纳“治肝十法”、经验方40余首,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张某,女,45岁,以“悲伤欲哭1年余”为主诉,于2018年5月8日初诊。

患者4年前因其爱人肝癌去世,心情不畅,1年前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悲伤欲哭,于我院就诊,给予中药治疗,曾先后口服逍遥丸、百合地黄丸、黄连温胆汤等加减治疗,服药后情志较前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乏力,情志不畅,悲伤欲哭,时胆怯,无精打采,胃脘痞满,两侧胸胁下胀满,食欲欠佳,夜休差,多梦,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右脉沉弦,左脉沉弦、寸关大。舌红,苔薄黄腻,舌边尖红,有齿痕,舌下络脉粗。既往史:胆结石术后10年。

中医诊断:郁证。

中医证型:肝经郁热。

治法:疏肝解郁,散热安神。

处方:解郁合欢汤加安神定志汤加味。

合欢皮15g,麦冬10g,天冬10g,白芍15g,大青叶10g,牡丹皮10g,郁金10g,佛手10g,香橼10g,白茅根15g,茜草15g,茯苓15g,茯神30g,党参30g,远志15g,石菖蒲15g,龙齿15g。7剂,水煎300mL分早晚空腹服,日1剂。

二诊:患者全身乏困、多梦较前好转,仍时想哭,但较前次数减少,仍胃脘痞满,口中异味,恶心,双侧胸胁下胀满不适,纳食一般,食欲差,多梦,小便灼热感明显,时感外阴瘙痒,白带偏黄,大便通畅偏黏滞。舌边尖红,有齿痕,苔薄黄稍腻,舌下络脉迂曲。脉沉细弦。

继上方加瓜蒌仁20g,降香12g,甘松12g,百合20g。14剂,水煎300mL,分早晚空腹温服,日1剂。

三诊:上述症状均有所缓解,现觉遇事后易紧张胆怯,头晕,纳食一般,口淡无味,多梦较前改善,小腹抽痛不适,小便灼热感不明显、色偏黄,大便正常、1次/日。舌边尖红,有齿痕,苔薄黄根腻,舌下络脉迂曲。右脉沉细、弦稍滑,左脉沉弦关大。予上方加茜草、川连、干姜、败酱草、降香、沉香曲、槟榔、山楂。

具体方药如下:合欢皮15g,麦冬10g,天冬10g,白芍15g,大青叶10g,丹皮10g,郁金10g,佛手10g,香橼10g,白茅根15g,茜草15g,川连8g,干姜8g,败酱草20g,降香12g,沉香曲6g,槟榔12g,山楂12g。14剂,水煎300mL,分早晚空腹温服,日1剂。

服上方2周,患者心情好转,未觉想哭,全身乏困、胃脘痞满、胸胁下胀满等症状渐愈。

图片

按语:郁,《说文解字》解释为“木丛者”。本义为丛生的草木,引申出“积聚、积滞”义。后在《楚辞》中有“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其中“纡郁其难释”,即几经蕴结的苦闷、忧愁,难以化解消释。中医学关于“郁”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认为情志的任何变动都可使机体失调,进而引起各种病变。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郁”时,曰“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金匮要略》中百合病、脏燥,以及被后世所称“梅核气”等均提及情志不畅,气机郁滞等相关病证。《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并在《内经》理论基础上,综合六淫、七情等内外病因,创立了“气、血、痰、火、湿、食”的六郁学说。

关于郁证的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对肝郁证提出“四逆散”以疏达肝郁,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用芍术丸(越鞠丸)治六郁。

目前中医对于郁证的治疗,多以肝气郁结为核心,而以疏肝理气开郁为法。但该病服药时间一般较长,疏肝理气之剂近期疗效尚可,常服易耗气伤阴,久而气阴两虚,而用“相火学说”为指导辨治郁证,疗效显著。

杨震老师认为,郁证的病变基础是“气火内郁,郁热相火”,主要以“内郁”为主,且有火郁迫阴之势,调治本证,应本“见微知著”的原则。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曰:“肝气乃病理之一大门,善调其肝,以治百病。”善调其肝,就是要运用疏肝、养肝、清肝的方法,使气火不致向伤阴方面转化,具体应依《内经》“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的原则,综合疏、平、抑、调、柔各法,选用辛、酸、甘、苦、咸之类药味,自拟“解郁合欢汤”加减。

方中以合欢皮为君,解郁安神,调肝木之横逆而不伤肝阴;白芍、佛手为臣,敛阴柔肝,解郁和中,防郁热伤阴;牡丹皮、茜草、天冬、麦冬、百合凉血养阴,防郁火;百合甘、微寒,归肺、心、胃经,滋阴润肺,强肺金以抑肝木;鸡内金甘、平,归脾、胃经,属土,“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实以防传変;香橼入肝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疏郁、平逆、清火养阴之效。

本案患者因爱人逝去,忧思成疾,肝气郁滞,伤及中焦,气机升降失常,郁久化热,耗伤阴血。杨老师给予解郁合欢汤调畅气机、顾护阴液,合安神定志丸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总以调肝脾、畅气机、安心神、解郁疾为原则。

图片

本文节选自《杨震临床带教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