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爱甜食,尤爱八宝饭这一款从小吃到大的年夜饭甜食。 和前面的美食相似,我儿时的八宝饭也是DIY的。 说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幸福的娃。有赖于老妈的能干,像熏鱼、八宝饭等这些颇有难度的美食我们家竟然都能DIY。 一枚吃货往往都是诞生于特别会烹饪的家庭氛围中。当然,会不会做另说。 听老妈说,她的八宝饭制作是跟着大姨妈学的。 ![]() ![]() ![]() 这八宝饭可真是个费工夫的活儿。主材料糯米要先蒸熟蒸透。 每年我家的八宝饭都是春节期间送人的法宝利器,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所以每次糯米饭都要蒸上满满一大锅。 刚蒸好的糯米饭一开锅就是满眼白白胖胖的糯米粒,热气腾腾,满屋清香。 用好多油和好多糖充分地搅拌搅匀糯米饭。油光光的糯米里吸饱了油和糖,连空气中都散发着甜腻的味道。 ![]() ![]() ![]() 准备好些大海碗,贴边淋上刚刚出锅的热猪油。猪油遭遇冷空气,很快就冻住挂在碗边上,腻腻的一层。 这个时候的我正忙着把大果脯剪成小块、红枣蜜枣掏出里面的核、剥西瓜子仁、洗濯葡萄干、核桃仁,忙忙碌碌的成果汇总成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果品。 接下来就要把这些漂亮的果品从碗底一直往上铺到碗边。 越靠近碗的上方当然是越难被猪油挂住的,因为地心引力嘛!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幅画的创作过程:碗底中心放个啥,挨着中心的物件再放点什么,再向上还能挂点啥······一层层地向碗边蔓延,直到没有挂猪油的地方。 难免有些个果品中途跌落下来,就用手捏住狠狠摁到挂油较厚实的地方。实在坚持往下跌落的果品也没有办法,就随它去吧,反正最后都是吃在嘴里的,只是卖相不好看、不均匀而已。 ![]() ![]() ![]() 等果品装饰好,舀一大勺糯米饭铺在碗底约三分之一处,这个时候要拿出老妈费时费力熬炼了很久的豆沙来。 对,那个时候连红豆沙也是自己做的。 红豆煮烂,用纱布包好,挤出汁水。做的精致点儿的,还要去红豆皮。我觉得红豆皮也很好吃,所以老妈都会跳过这一步直接往下,往初具模样的豆沙中加入大量的油和糖、再充分搅拌均匀。 豆沙除了八宝饭,还要用来做大年初一早上的豆沙馅儿汤圆。另外,还要供给我这个馋嘴猫偷吃用。所以,每每做起来,也都是一大盆。 把一层厚厚的豆沙铺在糯米饭中间,再用一层糯米饭封住、铺与碗边齐平。最后老妈往往喜欢再放一粒红枣在糯米饭的中心以示喜庆。 ![]() ![]() ![]() 待到要吃的时候,这一碗八宝饭也得蒸上好久好久,待到筷子能一戳到底才算蒸透、才能端上桌。 八宝饭的装盘技巧非常简单。用一个平盘扣在八宝饭的碗上,一个颠倒,整碗八宝饭就底朝天地展露真颜给世人看了。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八宝饭那一层层的铺排过程是从头顶做到脚底的。 那些花花绿绿的果品铺在碗底状的糯米饭上煞是好看!用勺子一挖,豆沙馅儿就露出来了。每一口和豆沙相伴的糯米饭才是八宝饭的精髓啊! 好在八宝饭每年只在春节期间才会出现,否则这么重糖重油的甜品一定会让我这个小胖纸胖到走不动路了。 ![]() ![]() ![]() 一碗八宝饭我们一家三口要分两顿才能吃完。往往吃到后面,就会被完全腻住,啥也不想吃了。这也是为啥,八宝饭往往是作为最后一道甜品上桌的。 (未完待续)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