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史丨西汉名将周亚夫之死:不仅因为功高盖主

 人文之光 2022-05-17 发布于辽宁

西汉名将周亚夫之死,一般认为是因为周亚夫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忌惮周亚夫军中威望,加上自身年事已高,于是担心周亚夫会在自己去世后篡位,于是找了一些理由,逼死了周亚夫。不过个人认为,周亚夫之死,并不仅仅是因为功高盖主。

1、西汉均衡被汉景帝打破

其实刘邦过世之前,为西汉朝廷打造了一种均衡结构:所谓均衡结构,指的是让外戚、群臣、诸侯之间三方平衡。这样,即便是西汉朝廷出现外戚专权或者权臣弄权,都可以轻易被粉碎。

事实上刘邦的制度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刘邦去世后,和刘邦预判的一样,西汉朝廷出现了外戚专权:吕后掌握了西汉的大权,汉惠帝形同傀儡。吕后掌权后,开始册封吕家人为诸侯。虽然一时间吕家势力占据上风,但是,即便如此,吕后还是没敢有什么非分之想——比如自己称帝,或者自己让吕家人当皇帝。

原因很简单,你外戚势力再强,但也并非一家独大,毕竟,内有群臣一定程度上牵制吕后的势力。一旦吕后坏了刘家天下的大原则,群臣可以借机发难;二来,外有诸侯也盯紧了吕后——齐地有刘肥一系的势力,吴地有刘濞一系的势力。如果吕后真的做了太过分的事情,刘家诸侯也会一拥而上进行讨伐。到时候,内有群臣不支持,外有诸侯讨伐,吕后可就下不来台了。

因此吕后掌权期间很现实:那就是只当僭主,但服从西汉朝廷的大原则——皇帝还是刘家人。不过即便如此,吕后还是给吕家留下了后遗症:那就是原则上,诸侯王只能是刘家人。而吕家也有了诸侯王,自然也让群臣和刘家诸侯有了口实。于是吕后刚死,群臣和诸侯就一拥而上,铲除了吕家人,并且还把吕后的孙子——西汉后少帝以及汉惠帝其余几个儿子,全部处决。之后,群臣拥立了代王刘恒为新的西汉天子。这便是汉文帝。

可以说,汉景帝能够继承汉文帝的皇位,而非代王的王位,很大程度要感谢刘邦的这个制度。

但是,这个制度逐渐被汉景帝打破。

汉景帝在位期间,对吴国、楚国等一系列诸侯王进行削藩。其实削藩这种事情,可以温水煮青蛙,但切记操之过急。汉景帝无疑操之过急,最终,导致吴国、楚国等七个诸侯国起来造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周亚夫就是在平定这场叛乱的过程中,为景帝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七国之乱后,虽然还存在很多没有参与叛乱的诸侯国——比如淮南国。但是,残余的诸侯国,其实力不足以撼动景帝朝廷。

因此七国之乱对西汉朝廷来说有积极之处,也有消极之处:积极之处在于,西汉天子从此可以唯我独尊,毕竟诸侯王的制约已经丧失;消极之处在于,一旦朝廷出现权臣弄权,很可能危害西汉皇帝的安全:典型的有后来的霍光掌权,以及王莽篡汉。

2、汉景帝的顾虑

因此汉景帝年事已高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存在太多的顾虑:顾虑之一就是窦太后的强势,很可能导致新继位的天子无法掌权,甚至产生第二次吕后之祸——而且,一旦产生第二次吕后之祸,情况要比当初危险。

毕竟,当初还有诸侯王可以制约外戚,现在诸侯王势力已经遭遇重创,外戚掌权也就失去制衡。

顾虑之二就是权臣:汉景帝希望能有个老实而且有能力的大臣,作为辅政大臣,制约外戚权势,保证新皇帝能够顺利亲政。因此汉景帝打算让周亚夫做辅政大臣。但是汉景帝又通过观察,认为周亚夫不是个老实人,于是又担心周亚夫会成为权臣,最终终结西汉——还是那句话,能制约权臣的诸侯,被汉景帝铲除了。

因此外戚和权臣之间,汉景帝思来想去,决定逼死周亚夫。

这才是周亚夫之死的深度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