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皮生姜 葛根 土茯苓黄芪 苍术与湿邪辨证及祛湿理气调节法则

 新用户23863582 2022-05-17 发布于山西

祛湿理气六和保健茶组成:陈皮 生姜 葛根 土茯苓 黄芪 苍术。

一,内科治湿辨湿调理六法

1.致病因素内外有别。

2.辨病势位分脾、肾、肝及三焦法。

3.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法。

4.分体质与疾病、轻重法。

5.识痰饮、瘀滞、水气法。

6.治病宜早标本缓急 分期论治施法制宜法。

以上6法内容…略。

二,内困湿邪体质特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胃纳不香,四肢困重,倦怠乏力,二便涩滞不畅,或身热不扬,水肿,心悸眩晕,胀满恶心呕吐,伴痰多,咽喉异物感,口渴少饮,寒热不适,喘急等等…三焦各自变化,精气神受困,易伤阳气,气机气化不利,总体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1.祛湿理气法综多:芳化、温燥、下利、攻逐、发汗、清化,调气,祛风等纠偏扶正祛邪为法则。

内科治病治湿,宜配理气药,气化则湿化,治湿宜配助祛痰浊瘀药,或配助祛风透表里补益温化药。

2.而慢性内伤之变湿邪体质者,多以温化理气健脾益肾为主,助疏肝解郁调畅水道。

3.总之湿证之所成,多由脾阳虚弱受困为枢纽,治当首理脾阳以健脾理气渗湿,温运脾肾为大法。

生理状态下,水谷精微及水湿需得脾之健运合肾命门煦蒸及宗气调节肝气疏泄以及三焦功能之气化等整体配合新陈代谢。

三,保健祛湿理气六和茶组成:陈皮 生姜 葛根 土茯苓 泽泻 苍术,整体随证用量加减。

保健茶为养生茶,治湿邪慢慢化解为特色,且祛湿过程应多补水。临床加减法:脾肾气虚者,宜加黄芪白术枣皮。

方解作用:

1.陈皮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提升诸药药性作用。

2.生姜归肺、脾、胃经,温中散寒而祛湿邪,增强提高免疫力,生姜善治阳气不足,增强气血循环功能性力,消百病。

3.苍术:苦温燥湿,为健脾燥湿和胃运脾要药,广泛用于湿浊内阻,发汗解表、祛风湿等症。

陈皮生姜苍术配合温化健脾理气渗湿。三药相伍具备“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特色。

4.泽泻甘淡微寒具利水渗湿热功能。

善泻肾膀胱下焦之热,促进五脏六腑气血津液气化循环,起加强代谢排泄作用。具有“除湿热,通淋浊,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又有“利水不伤阴"或“利水不伤正"特色。

5.土茯苓味淡、甘,药性平和,归胃、肝经。具有除湿祛浊、利水湿通筋脉的功效。土茯苓还有抗肿瘤、保护肝脏、利尿解毒等作用。

6.葛根:辛甘凉,归肺、脾、胃经。具有生津止渴、解肌透散退热、通经活络、增加心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功效。

泽泻、土茯苓、葛根配合,促进改善气血津液全身气化,对分泌代谢免疫系统具有良好功能性,特别对内伤致病之湿邪具备升清降浊纠偏扶正祛邪整体性作用。

黄芪白术枣皮药性作用…略。

其中苍术葛根黄芪配合,临床也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肢倦乏力等,属于脾虚湿盛,脾失健运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等代谢障碍病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