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朐山之战:北魏少有的对南朝作战的失败,十余万精兵损失殆尽

 炫叶楓雪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天监十年三月二十四日深夜,朐山(江苏省东海县)居民王万寿率领变民杀死了琅邪、东莞两郡(治所同在朐山)太守刘晰及四十多名将士,占领了朐山城,并向北魏徐州刺史卢昶请求救援。据《魏书·卢昶传》的记载,王万寿叛乱之前,已暗中与卢昶进行了联络,趁着朐山梁军换防之际,企图里应外合夺占梁朝这一飞地。得到王万寿等人得手的消息后,卢昶当即派遣郯城(山东省郯城县)副将张天惠率领二百魏军火速赶往朐山,琅邪(山东省临沂市)戍主傅文骥随后出发。与此同时,南梁新任青冀二州刺史(治所郁州,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当时是海岛)张稷也派出了两支部队朝朐山方向赶来。魏军与王万寿等人内外夹击,斩杀了数百梁军后,朐山遂落入魏军之手。

朐山险要,长期以来就是南朝牵制北魏的一个重要据点,北魏多次想要拿下它,但一直没有得手。当宣武帝得知卢昶已拿下了朐山之后,他给卢昶作出了详尽的具体指示,他下诏说;'朐山险塞,是梁军防御的要点,是敌人联络本十与郁州的要道,敌人经常从这里骚扰我青州、光州、齐州、兖州。我军占领朐山之后,就扼住了敌人的咽喉,敌人必定会前来争夺的。如今春雨来临,要谨慎防守。你要深思防御之策、由使者带回。'

四月,梁武帝下诏命令振远将军马仙埤率部进攻朐山。北魏宣武帝也命令假安南将军萧宝寅、假平东将军赵遐领军救援朐山,并受卢昶的指挥。卢昶再次上书北魏朝廷,请求增兵。他在奏表中称∶ '梁将各领精兵,分屯各个围堰;建康方面也在持续增兵。我判断此战将演变成一场大战,朐山形势危急。这里的部队只有九千,而敌人则高达四万,名将精兵,从各地都调集此地,趁着进入雨季,要与我决一死战。他们之所以倾国而来、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朐山,而是担心我军会顺势夺取六里,占领湖口要地,切断淮河航运,这样一来,将使他们失去鱼盐之利,因此,敌人有必争之心。假如朝廷下决心要夺下此地,就必须再增兵,等到秋天来临,对于我军南下就有利了。请求增兵六千、调发十万石大米。'

不久,卢昶又上书称∶'敌人已经大举而来,全都是精锐部队,在朐山设置围栅,驻守在天门(今地不详),又包围了固城(今地不详),双方不分昼夜连续血战。我打算命令将军赵遐率领现有部队与敌人决战,但赵遐担心敌众我寡,一旦失利,将影响士气,请求等大军全部到来之后,再与敌决战。'宣武帝下诏命令选拔冀、定、瀛、相四州中品羽林、虎责四千人赶赴前线。

梁将马仙埤率部包围了朐山,青冀二州刺史张稷率部驻扎在六里(今地不详)督运粮草。除了马仙埤之外,梁武帝又增派昌义之、张惠绍等部前来增援。魏将赵遐与刘思祖等人一起救援朐山,进抵鲍口(今地不详),距离朐山城五十里,此时已是四月初夏,雨水增多。梁将马仙理得知魏军尚未修好营垒,即率领大军直扑魏军,刘思祖望风而逃。赵遐独自率领本部人马击破了梁军,斩杀梁直阁将军、军主李鲁生,直后军主葛景羽等人。马仙埤先在朐山城西依托河流构筑木栅,牢牢地围困住固城(今地不详)。赵遐亲自前往察看河水的深浅及周围的地形,命令魏军制成木筏,趁夜偷袭梁军,攻破了梁军六座营垒,解了固城之围,遂与卢昶大军一起继续推进,前去救援朐山城。

此时梁军各路援军也都相继抵达朐山战场,这场边境的偶发事件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大战。随着战事的扩大,北魏宣武帝又下诏征发了五万大军赶赴前线,到了这一年的冬季,双方兵力总数已高达二十余万。

卢昶本是书生,且性格懦弱,却是宣武帝的亲信,且与元晖互为朋党,为当时的舆论所鄙视。此人从未担任过武将,并无将略,而恰在此时又生病了。羊祉之子羊燮为卢昶的司马,全权负责战事,卢昶对前线战事一无所知,魏军将士都非常不满。而梁军主将马仙埤则多年守边,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他衣着、饮食均与最低级的士卒没有什么两样。在边境为将期间,马仙埤还多次只身深入敌境,侦察地形地貌,因此,士兵们都乐意为其效命,也总能打胜仗。

看到朐山战事一直打不开局面,宣武帝非常焦虑,十一月三日,他下诏命令扬州刺史李崇等人在寿阳集结军队,企图牵制一部分梁军,以减轻朐山的压力。到了十二月,朐山城内粮食全部吃完,出城砍柴的道路也全部被梁军堵死,而城外的魏军却无法向前推进一步,走投无路的魏将傅文骥只好投降。梁军收复朐山后,士气大振,并转兵全力对付卢昶的十余万援军。

卢昶见状,自知不敌,十二月十九日,他率领部队先行逃离战场。见主帅逃走后,各路魏军相继退去,然而,进时容易,退时难。当时,天降大雪,魏军的撤退顿时变成了一场大溃败,被冻死或者冻掉手脚的有三分之二。梁军乘势追击,大破魏军,二百里之内,魏军的尸体一个接着一个,仅有十之一二的人侥幸逃脱。梁军缴获的粮食辎重武器骡马,不可胜数。卢昶在逃跑途中各种仪仗全部失落,逃至郯城后当地政府借来仪仗来充充威风,其他魏军将领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只有赵遐一人手持符节逃了回来,另有萧宝寅所部没有损失,由此可见,当时魏军的狼狈之状。

朐山之战是魏军继钟离之战之后的另一次最为惨重的失败,此战魏军不仅没有守住朐山,而且损失高达十万之众。宣武帝大怒,下令黄门侍郎甄琛驰赴郯城,用铁锁将卢昶押至洛阳问罪、宣武帝下诏∶'朐山之败,伤亡实在非常惨重,究其原因,完全在于统帅。即使经过了大赦,但毕竟有轻有重,卢昶一人免去官职论罪,其余将领全部赦免复职。'战后,因三关之败被降职的马仙被晋升为太子左卫率,进爵为侯,增封食邑六百户。

卢昶在朐山与梁军相持之时,御史中尉游肇(游明根之子)对宣武帝说∶'朐山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又处于偏僻的海滨,地势低洼潮湿,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必须攻取的城池,而对于梁国而言却是个要地。因此,梁国必定会全力去争夺,对于我们是不得已而。以不得已而战之军去对付全力争夺之师,战事恐怕会一直拖延下去,军费将会很大。如果得到朐山后又无法守住,白白进行一场战争,这正如古人说过的这里将是无用的石田。听说梁军多次想以宿豫请求与朐山交换,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占着这块无用之地,倒不如换得旧有的土地,双方又停止了战争,这最有利。'还没等宣武帝采纳这个意见,卢昶就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