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职场智慧:看似懦弱,实为权术通天,趣看晚唐名相令狐绹玩转官场(之一)

 理史论谋 2022-05-18 发布于河北

历史的职场智慧:看似懦弱,实为权术通天,趣看晚唐名相令狐绹玩转官场(之一)

  

令狐绹(795-879),陕西耀县人令狐楚之子,晚唐名相,830年考取进士,长达20年在宦海中沉浮,直到846年唐宣宗即位,令狐绹官场生涯才进入快车道,唐宗宗是熬死兄长和三个侄子才当上皇帝,他就大量使用和提拔对其父亲唐宪宗忠诚的大臣子弟,820年令狐楚在唐宪宗送葬时冒着风雨独自一人守着灵棺给时年10岁的唐宣宗留下难忘印象,出于感念令狐楚的忠贞,唐宣宗就不断提拔和培养令狐绹,并在850年任命令狐绹为宰相,唐宣宗是大唐著名有作为明君,文治武功都登峰造极,唐宣宗时期其他的宰相都走马灯地频繁更换,唯独令狐绹一任就是10年之久,史书说令狐绹懦弱胆小,仔细琢磨令狐绹未尝不是权术通天,极富智慧,其许多做法,可以成为我们职场很好借鉴。

1)令狐绹是强势上司的最佳副职

唐宣宗不仅记性惊人,也明察善断,他连扫地倒茶送水的小人物,唐宗宗只要见过一次就能准确叫出人名和细节,在度支送的材料上,连“渍”字错写成“清”字都能一眼发现,而且唐宣宗对优人宦官等平时亲近的身边人犯错从不手软,说杖死就杖死,在这样甚至有点苛察而且极其强势的皇帝身边做事,只有令狐绹这样看似懦弱胆小的人整天陪着小心谨慎才最合适。

唐宣宗在和大臣见面时喜欢用些小伎俩的权谋手法,一会儿嘘寒问暖和煦如春,一会儿震慑敲打严寒似冬,即使唐宣宗身边空无一人也让人不敢仰视。858年令狐綯对人说我当了十年宰相,操掌政柄,最得皇上的恩遇;但每次在延英殿与皇上奏对都会湿透衣服。

一次令狐绹自作主张,吓得小命都快没了。

858年10月唐宣宗颁布诏令,命令各州刺史不得外调到他处做官,必须先到京师长安朝见皇帝,由皇帝当面考察其能否胜任政务,然后再委任官职。令狐綯曾经将其故旧迁任邻州刺史,未到京师就顺路赶到任所上任。唐宣宗见到这位刺史所上的谢恩表文,就其不到京师朝见皇帝一事询问令狐綯,令狐綯回答说:“因为所迁州治任所较远,所以不来长安,以省去迎送的礼节。”唐宣宗说:“朕以天下各州刺史大多用非其人,成为百姓的蠹害,所以想一一召见,当面询问他们上任后的施政方略,以知道他们的优劣,便于对他们进行升降黜陟。然而,我的诏令既已颁发,你却废弃搁置不用,看来宰相有权真可畏!”当时天气还很寒冷,令狐綯竟吓得汗流浃背,连几层衣服都湿透了。

这时领导太能干,他要的不是你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你的态度有多好,你的小心谨慎不越权越矩不犯错误,不添乱扯皮,这才是令狐绹10年为相成官场不倒翁的内在权力逻辑。

2)令狐绹绵里藏针巧荐李远

令狐绹给我提供了与能干强势上司相处的最好范本,当然令狐绹并不只是胆小懦弱,也会巧妙达成自己目的。

858年10令狐綯想任用李远为杭州刺史,唐宣宗说:我听说李远写过这么一句诗:长日唯消一局棋,这样一个棋迷怎么能处理好人事!令狐綯说:诗人写诗,假托下棋以尽其兴致,以为高兴罢了,李远未必当真如此。唐宣宗说:可暂且让李远任杭州刺史,试一试看吧。

令狐绹推荐李远的技巧在于,他表达的很委婉精巧,他没有否定唐宣宗说的话不对,只是顺杆爬,在充分肯定唐宣宗所说事实基础上,陪着小心,顺便稍微做些补充解释,最后还是将裁决权交给唐宣宗,整个过程中显示着他对于唐宣宗及其权力的敬畏与尊重。

3)令狐绹温水煮青蛙,用软刀子计除宦官

854年唐宣宗又曾经与令狐綯密谋,企图将宦官全部诛杀干净,令狐綯恐怕会滥杀无辜,秘密地奏告唐宣宗说:只要对有罪的宦官不予放过,宦官有缺不补充,就会自然而然地慢慢消耗,最后死光,用不着您的操劳忧虑了。有宦官偷偷地看到了令狐綯的奏状,于是更加与外朝士大夫过不去,使南衙朝官与北司宦官势如水火。

晚唐宦官为害颇深,但老谋深算的令狐綯用时间换空间,通过自然消耗减员的办法来渐进消除宦官危害,其实非常高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