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叫叫阅读 2022-05-19 发布于北京

  一日三催,时时催,事事催。“爱磨蹭”“拖延症”“慢性子”这些标签,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

  无论父母吼多大声、多么心急如焚,孩子嘴上应付着,行动却依旧磨磨蹭蹭,毫无紧迫感。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提到过:拖延,就是不能管理时间,之后便什么也不能管理,会一事无成。”

  到底为何孩子总是不慌不忙,没有时间观念?如何才能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呢?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拖拉磨蹭是人之本性

  比起大人,孩子更难感知时间

  拖拉磨蹭这件事,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90%的人身上都有“拖延症”的影子,更何况是孩子。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大脑“前额皮质”像个理性的人,习惯思考、控制计划;大脑“边缘系统”则比较情绪化,更喜欢循规蹈矩、追求愉悦感。

  根据美国杜克大学进化人类学副教授道格·博耶尔的研究:5—6岁的儿童群体,大脑会消耗60%以上的身体能量。

  由于大脑消耗的能量大,导致大脑更喜欢“循规蹈矩、保持静止”,以便节约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更加缺乏计划以及自控力,更愿意陷在看似无聊的游戏带来的情绪感受,而导致拖拉磨蹭行为的出现。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此外,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时间观念的节奏偏差。有些父母会以自己的情绪来给孩子的行为定性、贴标签,将指责挂嘴边,这样消极且被动的情绪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恶。

  所以,父母要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同时,去了解孩子磨蹭行为背后的原因。

  要弄清楚孩子是没有目标、缺乏内驱力,缺乏时间观念,还是外在的一些畏难情绪所致,不要盲目去指责和催促。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两个小方法,看见抽象的「时间」

  如果你让一个孩子静止5分钟不动,那么对他们而言,这几分钟与惩罚无异。

  孩子并非没有时间观念,而是时间太过于抽象。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呢?第一步就是要在生活中让孩子认识时间、感受时间。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感受节奏,以「事件」关联「时间」

  比如,起床时可以跟孩子说:已经7点了,该起床啦;

  吃饭时可以说:我们8点开饭哟;

  睡前亲子共读时:现在9点了,我们该上床听故事喽。

  在家庭生活习惯中,将时间概念用事件来关联,反复如此,加深记忆。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时间大概要做什么事情,感受生活节奏,逐渐培养时间意识。

  闹钟提醒,让「时间」轮廓可见

  试想一下,此时孩子正看动画片起劲儿,父母直接跟孩子说「等一会」吃饭并不断催促,会是怎样的情景?

  避免孩子的抗拒心理、哭闹行为,就要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前期可以配合使用闹钟。

  待闹钟响起再跟孩子提起约定,配合程度会更高,并且可以让孩子对时间的长短有个大概感知。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三个关键点,让孩子高效管理更守时

  孩子在认识并感受了「时间」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有计划、有效率地做事情,下面三个儿童时间管理的关键点建议收藏

  1. 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清单

  让孩子能够更清晰直观地知道自己一天能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等,可以与孩子一起绘制一个事项清单,引导孩子自己打卡。

  时间不必日日调整,定时定点更容易养成习惯;任务也不必从早到晚塞得满满当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与时间观念。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2. 讲点策略,内容安排要合理

  可以将任务按照“感兴趣”程度划分,不太感兴趣或不太想做的可以放到早上来做。清晨,人的思维更活跃,更愿意接受挑战。期间要穿插感兴趣的任务,来缓解疲惫和焦虑感。

  此外,可以根据“二八定律”,让孩子懂得结合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划分优先等级,合理分配时间。

  3. 留点空间,必要的自由活动

  其实,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其中一个目的便是“搞定一切,还能玩儿”。我们的大脑总会有想“保持静止”低消耗的时候,所以让孩子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自驱型成长,那就需要适当“留白”,给孩子留点空间。

孩子拖延症、没时间观念,关键是你做对了吗?

  在“父母包揽一切”的当下,如何让孩子实现自我成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叫叫始终在坚持用科学阅读解决方案,助力孩子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那些对于时间的管理,更多是在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让孩子在生活中,一点点看见「时间」,学会管理「时间」,摆脱拖拉磨蹭,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