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潜规则:愿意帮你忙的人,多半不会在朋友圈里

 布衣粗食68 2022-05-20 发布于湖南

01

手机,是随身携带的物品;微信,是随着手机一起存在的软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低头看手机,闲来无事,发个朋友圈,寻找人生的存在感。

常常出现这样一句话:万能的朋友圈,帮帮我吧。紧接着,说话的人,会提出自己的困惑。

总有热心肠的人,在朋友圈里,帮人答疑解惑,让人茅塞顿开,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你会发现,朋友圈里的社交,越来越淡薄了。虽然没有人明说,但是谁都很清楚。

因此,成年人的社交潜规则里,有一条是——愿意帮你忙的人,多半不会在朋友圈里。

02

真正优秀的朋友,活得很忙,没有时间关注朋友圈。

有一个商人说:“沉浸于现实的忙碌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思念过去,成功也就不会太远了。”

诚然,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如果你活得慢慢吞吞的,那么你就要被淘汰出局。除了老年人,可以享受慢生活,中年人和孩子恐怕都不行吧。

当一个人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里,还要做饭做菜,教孩子写作业。等什么都忙完了,已经是深夜了,最好就是——洗洗睡吧。

有一个观点,叫“时间碎片化”。也就是把时间分成很多份,每一份用来干嘛,都要考虑清楚。真正做到了“一寸光阴一寸金”,那么人生的价值就会不断提升。

我的一个朋友,他早晨六点起床,晨跑半小时,然后去上班。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休息一小时,继续上班。下班后,看书、写文章。压根就没有安排“看手机”的时间。

最令人佩服的是,朋友把手机调成了震动模式,从来都不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如果有人要找他,直接电话联系,或者发消息,等他有空的时候,才回复。

03

真正成熟的人,缩小了朋友圈,放大了生活圈。

《庄子人间世》里写道:“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者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

一个人,最终会被自己擅长的事情打败”,沉溺于朋友圈的人,自认为很懂得朋友圈,其实他的时间和情绪、生活习惯,都被朋友圈绑架了。需要适度节制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根据人生的发展情况,把握当下的机遇,把人生一步一步推向远方。这样做,才能让生活越来越好。

看淡朋友圈里的社交,踏踏实实做自己。从生活圈里去寻找机会,和朋友、客户、上司聚一聚,比随手给人点个赞,更加有画面感。

一个人之所以会帮助你,是因为彼此建立一张“感情牌”,并不是通过网络,以管窥豹。

04

真正的人脉关系,比较隐蔽,甚至和你不在一个圈子里。

《菜根谭》有言:“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一个人可以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仍旧坚持光明磊落,并且积极帮助别人,说明他是真正的君子;始终做到防微杜渐,才能一直安然无恙。

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小圈子,他们只维护本圈子的利益。不到一定的时候,他们的圈子也不会暴露出来。

“螃蟹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圈子太大,那么为首的人,也会被手下的人拖累,无法动弹。

比方说,你的某个亲戚,在地方当官,他想要帮助你的时候,自然会帮助你,平时根本不会“搭理你”。当你把亲戚的名字,常常挂在嘴巴边上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人会暗中做文章,认为亲戚是“任人唯亲”。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亲戚就再也不会帮忙了。

有些时候,你要明白,暗中的帮助,才是靠谱的,并且是没有祸害的。

把朋友圈看得太重,还把一切都炫耀出来,其实是让帮你忙的人,很为难,也许会被你牵连。

05

真心爱你的亲人,没事各自忙碌,有事一起聚集。

古人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兄弟姐妹、父母和儿女之间,如果帮忙了,还要贪图回报,那就是把感情往外推,就是断交的开始。

作为父母,七大姑八大姨,还有你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他们都年纪不小了,对朋友圈不太热衷,甚至一点都不懂。他们通过“打听消息”的方式来了解你,通过送钱给你的办法来关照你。

兄弟姐妹,有事在亲戚群里聊,没事就各自努力。逢年过节的时候,相约在某个地方吃饭,一起拉家常,互相关心。

无私的帮助,多半来源于家庭,你有没有在朋友圈里,和他们互动,一点都不重要。

06

认真研究一番,就会发现,一天发十多条朋友圈信息的人,多半是利用朋友圈获利,或者很空闲的人;习惯了在朋友圈里互动的人,只是路过而已;很多人早就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也有一些人,两年都没有发朋友圈了......越来越冷清的朋友圈,你还能找到帮忙的人吗?

有一位歌手说过:“在圈子里,80%是运气,20%是努力,定目标毫无用处。”

要懂得,人都是靠自己的。当你有用了,世界才会为你让路;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即便发朋友圈炫耀自己,也会被人嘲笑。

当你很累了,不是拿起手机,发个朋友圈,而是放下手机,拥抱身边的家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