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定西路的历史文化沉淀

 明日大雪飘 2022-05-20 发布于上海

时间真快,从1999年底搬来武定西路1398弄居住,已经快有20年了。

20年来,随着对武定西路历史、建筑、文化沉淀的深入了解,和武定西路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不解之缘!

每天晚上吃完饭后,我都会漫步在武定西路上,去感受它的历史沉淀,感染它的文化气息,一股怀旧的心情油然而生!

 武定西路是静安区和长宁区的界路,1911年由公共租界公部局所筑,初名为开纳路,1943年改名为开源路,1954年正式改名为武定西路。

武定西路东起武宁南路,西到江苏路,其中最有味道则是万航渡路到江苏路长只有600米,宽不过12米的一段。在这长不过600米,宽不过12米的一段,都是古典的西式建筑,所谓的“小洋房”,有好几处都被列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一路上还有不少和这些西式古典建筑相得益彰的街头雕塑!

虽然它和静安寺近在咫尺,但这条不通公交车的小路却显得有些冷漠。其实,住久了,熟悉了,才知道她犹如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美人,闹中取静,是那么的神定气闲,处处透露出一种骨子里的贵族气质,老上海的味道,沉淀着浓浓的文化底蕴!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让我先从江苏路武定西路说起吧。

江苏路武定西路口,首先映入眼睑的就是蜚声海外的百年名校,女子人才的摇篮“上海第三女子中学”。它的前身是188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上海圣玛丽亚女校和1892年基督教南方监理公会创办的上海中西女中。宋家三姐妹、张爱玲、沈殿霞,顾圣婴等著名女士都曾在此校就读。1952年两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上海第三女子中学,为首批上海市重点中学。

学校的育人目标为培养“IACE女孩”,“IACE”为'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四组词的第一个字的英文大写字母,即培养具有“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品质的女性。

由于我居住在高层19楼,从家中的窗口望去就能看到市三女中的教学楼和操场。我经常会眺窗远望,去感受市三女中那浓浓的学习氛围!每当我经过市三女中校门口时,我也会驻足观望,被它的校训所感染!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坐落在武定西路1498号的上海爱乐乐团,它的前身为上海电影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200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爱乐乐团,著名的老一代指挥家黄贻钧,陈传熙等都出自该乐团。

从1999年起,乐团先后和多明戈、帕瓦罗蒂、朗朗、廖昌永等当代著名音乐家成功举办了多场激动人心的音乐会!

院内的这座建筑建于1912年到1936年,为潘氏之财产,曾是会员制赌场,由于邻近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故起名为兆丰总会。

这座砖瓦结构的古典式花园住宅,主立面横纵三段划分明确,中央部分采用简化的爱澳尼克柱式贯通二层,形成敞开门廊和二层平台,宅前一个很大的花园草坪,绿草如茵,树木冠盖如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纳入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接下来就是位于武定西路1375号的开纳公寓 ,曾因张爱玲居住过而出名。

开纳公寓建成于1932年,以英商洋行大班开纳名命名,为上世纪30年代最气派的公寓建筑,还配有车库。建成后,住的几乎都是当时的头面人物,其中就有当时投奔姑妈而来的张爱玲,而开纳公寓也因张爱玲居住过而充满了浪漫色彩!

对于这段历史,张爱玲在文章中曾这样描述:18岁那年,由于和继母发生口角后被父亲毒打软禁,逃出后就投奔当时住在开纳公寓的姑妈那里。

在父亲家的生活是令人窒息的,阴郁沉闷,而投奔姑妈后,生活也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心情也好了,经常是雀跃欢欣。

据历史记载,1929年中共中央也曾在开纳公寓秘密举办过干部训练班,由恽代英任主任,李立三、关向应等经常来做形势报告,周恩来,陈潭秋也经常来做工作指导。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和开纳公寓一条弄堂之隔的武定西路1357号—1359号则是民主革命时期著名“七君子”之一的女士,大律师史良曾经住过的故居。

史良女士曾参加过“五.四”运动,1931年开业任律师。1936年与沈钧儒,邹韬奋,王造时,李公朴,章乃器,沙千里等七人组织抗日救亡活动而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事件!新中国成立后,史良女士先后担任过司法部部长、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史良故居为建造于1920年的欧式花园洋房,机制的平瓦坡屋面,水泥混合砂浆粉墙显得朴素大方,底层为客厅,餐厅,二楼为卧室,书房,均有壁炉,南面有挑出的阳台,房前还有一个大花园!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开纳公寓的对面,武定西路1420弄的明月新村则是1937年建造的砖木结构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是上海报业巨子史良才的产业,保留建筑。

张爱玲居住在开纳公寓时,她的舅舅就住在对面的明月新村,张爱玲也经常来明月新村和她舅舅一起共进午餐。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从史良故居往东到武定西路1317弄,就是上海和平官邸餐饮连锁武定西路分店所在地。

只见那拱门上书有“晋园”二字,走进拱门内,别有洞天。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三面都是花园。古典欧式的花园内,摻和了江南园林设计元素,池水清澈,锦鲤斑斓,白墙红顶,绿草如茵,中西合璧的大器油然而生!如果,约上几个亲朋好友,在那里喝个下午茶,真是悠哉悠哉,美的享受!

说完武定西路上的西式古典建筑,再来看看在这短短600米街上和西式古典建筑相得益彰的街头雕塑。

文章图片17

先来看看江苏路武定西路口花坛中的奥地利音乐家“华尔兹之王”之称的小施特劳斯的雕像。该雕像的原作竖立在维也纳的城市公园里。

每次走过那里,我都会站在雕像前,静静地瞻仰正在演奏的施特劳斯的俊朗的身姿。只见作曲家犹如一位音乐之神傲立于苍穹之下,那优美的旋律似乎正从他手中的小提琴中缓缓流出,犹如余音绕梁,和上海爱乐乐团一起,为武定西路画上了一个跳动的音符!

文章图片18

“雨中戏娃”的雕塑坐落在位于武定西路的上海美术电影专修学校的校门口

棕榈树下,一个头戴礼帽的大肚子男子手撑着一把伞,前面是一个撑着一把小伞的小男孩,二个人正低头看着前面池子里的一只小青蛙,伞下滴着雨水,池塘里泛起浪花,颇具动感之美!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在这段600米的武定西路上,类似的雕塑随处可见。

在武定西路1353号这座红墙边上站着的一尊吹萨克斯男人的雕塑,和这条路上的所有雕塑一样,也是带礼帽的西方人!雕塑旁还耸立一座西式的立钟,似乎,让人联想起英国伦敦的大笨钟!

走着走着,你还会邂逅一座马赛克壁龛下坐着的欧洲男士,手中驻着一根拐杖,表情有点茫然,脚底下则卧着一条沙皮狗………!

短短的600米的武定西路也许在上海滩上并不出名,但是听了我的介绍和诉说,你一定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了吧!

武定西路的美,美在它的淡定、幽雅,美在它的细节,虽然只有600米之长,但浓重的老上海气息如今依然在不经意中流露于外观之间。如果你有机会来武定西路逛逛、走走,一定会被那古典西式建筑、浓浓的老上海味道,文艺气息所感染而不虚此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