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诊切诊(一)

 壹亩莳 2022-05-20 发布于山东

01

最早提出脉诊“独取寸口”的医籍是(单选)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脉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B。

《难经》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B对),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内经》记载了“三部九候”等脉法(A错)。《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著,常用寸口、趺阳或太溪的诊法(C错)。《脉经》为王叔和所著,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法等,确定了24种脉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医生切脉时,应该用(单选)

A、指尖

B、指目

C、指腹

D、整个手指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B。

医生切脉时,首先确定寸关尺三部位置,然后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呈弓形倾斜,指端平齐,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为宜,以指目(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紧贴于脉搏搏动处(B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伤寒论》关于切脉的三部诊法指(单选)

A、诊头、手、足三部脉

B、诊寸、关、尺三部脉

C、诊人迎、太渊、太溪三部脉

D、诊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D。

关于脉诊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其中,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即人迎、寸口、趺阳三脉(D对),其中以寸口候脏腑病变,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经之太溪穴以候肾的。《素问》三部九候法(遍诊法):切脉部位为头、手、足三部(A错),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法。《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B错)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寸口(气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李士材《诊家正眼》把脉象分为多少种(单选)

A、24

B、28

C、27

D、32

E、36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B。

李士材的《诊家正眼》把脉象分为28脉(B对)。《景岳全书》记载16种脉象,《内经》记载21种脉象,《脉经》记载24种脉象(A错),《濒湖脉学》、《三指禅》均记载27种脉象(C错),《伤寒杂病论》记载26种脉象,《脉理求真》增至30种,《辨证录》记载38种脉象,近代常见的临床脉象有28种。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脉经》中把小肠配属于(单选)

A、左尺

B、右尺

C、左寸

D、右寸

E、以上均不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

《脉经》把小肠配属于左寸(C对),左尺为肾与膀胱(A错),右尺为肾与三焦(B错),右寸为肺与大肠(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中医诊断学
第六章  切诊(一)
第一节  诊脉概述
 
考点一:脉诊原理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1.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影响脉搏的主要因素)
(1)心脏的搏动。
(2)脉管的舒缩。
(3)心阴与心阳的协调。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脉道必赖血液以充盈,营气有赖于气的固摄,心搏的强弱和节律亦赖气的调节,因此,气的作用对脉象的影响更为重大。
 
3.脏腑协同是脉象正常的前提
(1)肺主气,司呼吸。肺对脉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肺与心,以及气与血的功能联系上。
(2)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同时,血液之所以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形成脉搏,还依赖脾气的统摄与裹护,使血液不溢于脉管之外而在脉管内运行,即“脾主统血”之谓。
(3)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可使气血调畅,经脉通利。
(4)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谓“有根”。
 
考点点拨

此考点应重点了解三点:
①影响脉搏的因素。②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③五脏与脉搏的形成均有关系。
 
考点二:诊脉部位
 
1.三部九候诊法
又称为遍诊法,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是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以判断病情的一种诊脉方法。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
 
2.人迎寸口诊法
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3.仲景三部诊法
见于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即诊人迎、寸口、趺阳,或去趺阳加诊太溪。
 
三部诊法是以诊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诊人迎、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现在这种方法多在寸口无脉搏或者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如两手寸口脉象十分微弱,而趺阳脉尚有一定力量时,提示患者胃气尚存,尚有救治可能,如趺阳脉难以触及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已绝,难以救治。
 
4.寸口诊法
(1)寸口部位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2)寸口脉诊病的原理
①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②寸口部脉气最明显。
③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④寸口处为桡动脉,该动脉易于诊察,沿用已久,经验也较丰富。
(3)寸口分候脏腑

1)关于寸关尺分候脏腑,文献记载有不同说法:

表6-1寸关尺分候脏腑表

图片


2)《内经》中寸关尺根据“上竟上”“下竟下”来分


图片


考点点拨
此考点重点应记忆《内经》中关于寸口诊法中寸关尺分候部位的描述。自古以来的大部分文献均以寸关尺来对应上、中、下三焦,五脏分属大都相同。不同的是六腑、膻中、胸中等,故多注意这几点。
 
考点三:脉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脉诊方法
(1)时间
诊脉的时间,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为最佳。
(2)体位
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畅通,便于诊察脉象。
(3)指法

1)选指:医者在诊脉时应当选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指目,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为宜。
2)布指: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腕侧)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
举法:指医生的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象。用举的指法取脉又称“浮取”。
3)运指
按法:指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用按的指法取脉又称为“沉取”。
寻法:寻即寻找的意思,指医生手指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并调节适当指力,或左右推寻,以细细体察脉象。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而取脉,称为“中取”。
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
单诊: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次、形、势等变化特征。
(4)平息
指医者在诊脉时要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以自己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每次呼吸脉动4次,间或5次。
(5)五十动
诊脉时间过短,则不能仔细辨别脉象的节律等变化;诊脉时间过长,则因指压过久亦可使脉象发生变化,所诊之脉有可能失真。古人提出诊脉需要诊“五十动”。
 
2.脉诊的注意事项
(1)保持环境安静。
(2)注意静心凝神。
(3)选择正确体位。
 
考点点拨
此考点的重点在于举、按、寻、总按、单诊的概念以及诊脉的最佳时间,应熟悉掌握。
 
考点四:脉象要素
 
脉象要素,即从位、数、形、势四个方面来理解各种脉象的特征及形成机理。总结见下表:

表6-2脉象要素总结

图片


考点点拔
此考点为2017年新增考点,掌握“脉象要素”,有利于对各种脉象特征进行区别。而且,也有单独命题的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