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市信都区路罗川白岸村二月十三庙会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文/曹兵书

一、白岸庙会由来
说起白岸村二月十三的庙会,还得从白岸、清泉、小西庄三村同建的那座山神庙说起。白岸村西南,有一道叫“滴水”的河沟,沟口西侧山根下涌流着一股清澈的泉水,汩汩而出,泉水甘甜。
清光绪末年,白岸村联合小西庄村、清泉村的百姓们共同出资出力在山泉之上盖了一座山神庙,面积约6平米左右,在庙里塑了山神的化身。其作用一是供人们祭拜,二是让上山打柴劳作的人们,如突遇天气变化,可以来此避雨。又从泉眼处向外开挖整修了一条小水渠,将水引到庙前的河渠里。后来,人们又把水渠延伸到庙北边的农田里,可以借用这股泉水适时播种、浇灌庄稼。
上山打柴及种山地的村民,路过此地都会进庙叩拜山神,祈求平安,护佑山地的庄稼落个好年景。山神爷受了百姓们的叩拜,大概深受感动,大发慈悲,暗中护佑上山劳作的山民们平安无事,年年庄稼好收成。
经过多年来的验证,村民们自感是山神爷的护佑。便由路过叩拜变成每逢初一、十五专管来摆祭上供,以期得到山神的长期护佑。叩拜的人数由原来村西半村人扩大到全村,随后又扩大到附近三里五乡的人们都来祭拜。
白岸村当时是两省五县的交通枢纽,村内有商铺、粮行、客店、各种作坊等买卖字号数十家。这些商家初一、十五也到山神庙敬香,其中以收购贩卖鸡毛为主、兼营小百货的商人最早把自家经营的货物搬到庙前摆摊,方便来烧香的人选购,与外地过往的客商交易。
后来村里的其他商人也都跟着到庙前摆摊,渐渐地摆摊的多了起来。由于庙前地面有限,业务量难以增长扩大。长期难以为继,于是他们商议如何扩大影响,增加交易量的办法,于是便想到了举办庙会的法子。
统一了想法之后,去找村长商议此事,很快就达成协议。由商户出资,村里派人管理,并推举了“大会首”,此由德高望重、又会打理的路世坤先生担任。又确定二月十三为正会日,会期三天,会名就叫“鸡毛大会”。在庙北面平整了一大片河滩,做为大会活动主场地。
在会期即将到来之前一个月,“大会首”就外出请戏班子。回来后便安排组织本村大会,拟定游行表演当地流传多年的民俗项目,召集有关人员进行排练。准备活动用的道具,特别是“转黄河”用的木桩、灯盏、线绳,小灯笼、小红旗。派人到外边贴告示,让两省五县的百姓、商户都来赶会交易。那时的“转黄河”比较简单,人们称作“老龙盘窝”。
二、白岸庙会的演变
就这样,白岸村“二月十三”庙会在一些小商贩的倡议下,确定下来了。庙会初定农历二月十一日晚起唱,十二、十三、十四为三天会期,十三那天为“正会”。
每天上午进行“乡艺”游行表演,表演的节目有打花棍、划旱船、拉碌碡、扭秧歌、踩高跷、舞旱龙、跑黑驴等,还特别邀请白岸口村的武术队前来表演助阵。人们挑着红旗、提着灯笼转黄河。由于提前准备充足,无论多少人参与“转黄河”是打不完的灯笼,挑不完的旗,使白岸二月庙会的声名大振。
二月十三日这天是白岸庙会的正日子,三里五乡的百姓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成群结队,携儿带女前来赶庙会。有手艺的人带着自己的产品到会上叫卖,村民带着自家养殖的牲畜及农副产品到会上交易。通往会场的道路两旁全是货摊,绵延三华里之遥。
离会场稍远一些的地方,更是引人注目。有耍猴上杆、玩把戏、看西洋景等,还记得有些年头还有跑马上杆的高级马戏表演。

最外边的农贸市场有骡、马、牛、驴、羊、猪仔、羊皮、毛毡等,卖春播的籽种,一摊接着一摊;卖布匹的更是吸引妇女们,市布、花布、手工粗布、绫罗绸缎等,一应俱全;卖粮食的,有原粮、成品粮(麦子面、小米)、小杂粮,有黄豆、绿豆、小豆等;油料有芝麻、花生、香油、花生油、核桃油、蓖麻油等;卖农具的也是犁犁耧锄把耙、镰刀斧头、耪镢锄头等样样随便挑;妇女手用品,剪子锥子小搓子、纺花车线拐子线落子、箥罗簸箕筛面箩等;荆编制品有花篓篮子投菜筐、柳条笊篱和粪筐等。另外还有纺绳、卖麻的。
饮食类有炸麻糖、炸生头(麻花)、打烧饼、拉面、粉条汤、豆腐汤、鸡蛋汤、凉粉以及卖汽水、炒花生、粘糖瓜等小吃,真是应有尽有。
大约上午十点钟,游行表演开始。除了第一天上午表演的节目外,戏班子的人也化妆打扮加入队伍中,并加演一场戏助兴。前来赶会的人都穿戴一新,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年轻的小伙子,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到会头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那时候两个亮点非常出名,一个是距白岸村八里开外某村的一个小媳妇,王陈氏,身穿绫罗绸缎、头戴凤冠,手里拿着花色纱绢,骑着高头大马,由丈夫牵着进入会场,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家都争相观看,啧啧称赞。另一个是本村的一大户人家,家有四女,个个面容娇好。
每逢正会日,便携手同往会场,四个人都穿着绸缎衣裳、头戴凤冠,都裹着小脚,走起路来一步三晃、摇摇摆摆、阿娜多姿。她们一进入会场更是吸引眼球,令人目瞪口呆,连做生意人的叫卖声都嘎然而止。有许多好事的年轻人更是紧跟后边,一路追着观看。
年复一年的白岸庙会,持续到1942年日本鬼子对山区进行扫荡。那时期,因白岸村及周围的清泉、小西庄、朱温坪、南洺水、白岸口、大鱼等村子有八路军的兵工厂、被服厂、毛纺厂、冀南银行等,成了日本“大扫荡”的重点,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白岸村做买卖的外地人都处理了商品,不得不搬走了,本地的商户也因扫荡停掉了买卖。扫荡过后,又闹了蝗灾,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1944年、1945年又闹了狼灾,更是骇人听闻!
那个时候,人们出行至少要三人以上结伴同行,有时候三人同行边走边说,眨眼间,就听不到后边的人说话了,扭头一看,人就没有了,被群狼叼走了。那真是闹得人心惶惶,太阳一落山,谁也就不敢在地里干活了,早早回家关闭大门,大人小孩都不敢出门。
三、解放后的白岸庙会
从1942年到1951年期间,白岸一带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白岸庙会一度中断。
到解放后的1952年,村民又纷纷提议重立庙会之事。村干部和群众都经几次商议,同意将庙会会址定在村内。
虽然经过战乱,日本扫荡烧了许多房子,但戏楼庙宇还是幸免遇难,比较完好地 保存了下来,具备兴立庙会的基本条件。以东庙、关帝庙、龙王庙、戏楼为中心,沿东西正街为活动场地。
会期还定在农历二月十三,改会名叫“白岸村农贸物资交流大会”。组织形式以村委会为主管,“大会首”为执行人。大会活动经费向商户收取一些,附近的每个村子也收取一些,统一由社委会管理开支。
重新立白岸庙会,初期还是有些旧传统,旧思想,上庙敬香是人们的主要目的。共产党号召人民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将庙会主题从旧传统文化中逐渐转到以新文化活动、农贸物资交易为主上来。
会期临近,“大会首”仍旧开始请戏班,那时本村已经有了梆子腔剧团,就近邀请本村的剧团演出。
有时也请外地有名气的剧团,如县剧团、大四股弦剧团。也按排正会日的游行表演节目,延续了一些传统的节目,如扭秧歌、打花棍、武术表演等,晚上还有“转黄河”。
会上还有摆摊玩把戏的,杂耍的,玩猴上杆的,看西洋景的。1957年后取消了“转黄河”。
1960后,游行表演的节目也取消了。赶会只有看戏、购物、到农贸市场交易农副产品。
1965年二月庙会,邀请县剧团,在村西头麦场上搭的戏台。除了演出古装老戏外还演了为数不多的新编现代戏《槐树庄》《夺印》等。这次大会是本次立会的最后一次会,1966年后,再次又中断了。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到了1983年,根据村民提出重立庙会的建议和意愿,经村“两委”再次研究上报,得以批准,并升级了规格,成为白岸乡的“物资交流”大会,大会活动经费由乡政府组织提供。白岸村委会又举全村之力盖了新舞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会期不变,仍定在二月十三日。
1983年当年就起会,那时白岸村的戏班子已恢复了排练并演出,还下功夫把“梆子腔”改成了人人喜欢的豫剧。直到1990年白岸村剧团解散,此后的庙会,只能请外地的戏班子来演出助兴,多为本地区的剧团,也有河南的地方剧团。
复会初期没有组织游行表演活动,以看戏为主。到1990年后,村委会开始再次组织恢复乡艺表演。但美中不足的是表演的节目少了许多,如武术表演、转黄河、焰火都取消了,玩猴上杆的、玩把戏的、杂耍的、看西洋景的这些摆摊表演的更是难以见到了。
商品贸易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路两侧摆的货摊特别多,卖布匹的,除了传统的布匹外增加了维棉布,花样多,样式新,很受人们欢迎。还有一些卖成衣、鞋子的,各个档次各种款式的成衣、鞋子琳琅满目,占了整个货摊的一大半,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
近三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白岸二月十三庙会不得不取消了。但是,疫情总有过去的一天,白岸二月庙会总还有重振雄风的那一天,那些精彩的乡艺表演,还会重现庙会街头!

作者简介:曹兵书,男,生于1955年,参加金融工作40余年,先后在杨庄、路罗、白岸信用社担任主任,每天与各村村民打交道,对农村习俗了解颇深。经常帮助村民主持和操办婚事事务,深受村民称赞和拥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