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下葬当天,发生了3件怪事,至今都难以解释当中原因

 旧时楼台月 2022-05-22 发布于广东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像往常一样在凌晨5:00左右就起床了,前一日光绪皇帝驾崩,她不得不处理光绪皇帝的身后事。

身为一国之主的光绪,身后事自然也是马虎不得。对于叱咤政坛的慈禧太后来说,这些事儿自然是算不得什么,但当时的她毕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一天的辛劳也让她颇为头晕。

在15日午饭时分,慈禧突感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便急忙召见军机大臣大臣起草遗诏。下午5点左右,这个手握清朝最高权力的女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短短的两天之内,清王朝权力最大的两个人相继去世,这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但他们又不得不推动清政府这个巨大的机器继续运转,摆在新政府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主持光绪和慈禧的葬礼。

在临终前,慈禧太后特地交代了自己的葬礼事宜,说一定要找一个风水大师,算好日子再安葬。为此政府官员们请了多位风水大师,其中有好几位同时算定1909年11月9日是最适合慈禧下葬的日子。

就这样,慈禧太后的遗体被摆在紫禁城整整一年没有下葬。这一年中,清政府都在为她的葬礼做打算。慈禧生前就喜好奢华,中国人又讲究“视死如生”,如何能够让慈禧的葬礼办得让各方势力都挑不出错,这可难坏了主持丧仪的官员。




宣统元年,慈禧太后正式安葬,这场葬礼掏空了清朝国库仅剩的一点钱,当时的清王朝已经很久没有举办过这么盛大的仪式了,仅抬棺的人就有128个,出殡的队伍从紫禁城出发,走了整整5天时间才到达清东陵,为她陪葬的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

无论是中国百姓还是西方列强都在为这场奢华葬礼而感慨,但这场葬礼并没能圆满结束,葬礼当天发生了三件怪事,至今人们都无法解释。

慈禧的墓室早在她去世前的十几年就已经开始修建了,墓室当中的陪葬品更是早就开始准备了,除了里面的黄金珠宝以外,整个墓室当中最不得不说的就是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了。

这颗夜明珠极其璀璨,即使是在深夜拿出,整个房间瞬间被照亮,如同白昼一般。除此以外,慈禧太后生前就喜欢热闹,在她死后,自然也离不开这种被万人簇拥的感觉,所以慈禧陵寝当中的纸人都是按照真人比例制成的。

据说在慈禧太后出殡当天,晴空万里,但就在送葬队伍走过崇武门时,天上立刻乌云密布,顿时电闪雷鸣,但奇怪的是,一直也没能下雨,送葬的人心中都颇为不安,但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当时已经是11月了,正值深秋,此时出现如此惊雷是很少见的,不过也并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所以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导致气候突变,这或许还解释的过去,但之后的两件事就很难说得通了。

第二件事让人毛骨悚然,据说当时抬棺的众人发现棺木中似乎有红色的液体不断渗出来,虽然不多,但众人还是颇为恐惧,更吓人的是他们竟然不约而同的闻到了一股恶臭。但这可是慈禧老太后的棺椁呀,哪有人敢打开棺材来一探究竟呢?

有人认为这是为了防止慈禧太后的尸体腐烂发臭,所以在此前处理时给尸体表面涂抹上了防腐的中草药。尸体原本保存的地方比较凉爽干燥,此时经过一路的颠簸,棺木里的气温有可能会上升,导致液体外溢。

加上在颠簸期间尸体内部形成的气体排了出去,所以人们才会闻到阵阵恶臭。这个解释能否说服众人就见仁见智了。




最后一件至今也没能够解释通,抬棺众人发现棺椁在行进过程当中竟然越来越重了,仿佛棺木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要知道为慈禧抬棺的人足足有128名,即使里面陪送了多少金银珠宝,抬起来都不会感觉有多重,更不要说越来越重了。

之后,他抬棺的太监们在讨论这件事时,纷纷表示确有此事。对此科学家们解释说这是他们的心理现象,但为何众人都会出现同样的心理现象呢?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慈禧太后去世后,整个清王朝更是迅速衰落。这个手握清朝大权大半生的女性,最终还是如愿躺在了自己毕生追求的权利与财富上。但可惜的是,她走的并不安定,几年后她的墓穴被炸开,她的棺木被砸开,她所追求的财富荣耀被一抢而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