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体田地包到户,家家粮食收得多——包产到户为何是改革必然

 思明居士 2022-05-23 发布于河北

去年11月,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磅《决议》,科学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决议》指出:“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

《决议》中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而农村改革又是从承包责任制率先破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包产到户。

换言之,包产到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当头炮!

文章图片1

回到40多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湖北有两首民谣反映了农民对改革的称颂。

《种田有了自主权》

(采自湖北荆门)

以前干活一窝坨(扎堆),

一年只收一笆撮。

如今有了自主权,

一年能收百担箩。

(民谣作为艺术形式有夸张,但反映了农户自主经营后粮食增产实际。)

《放宽政策好》

(采自湖北咸宁)

党中央,真英明,

放宽政策得民心,

搞好承包责任制,

田产黄金地产银。

放宽政策好处多,

允许农民唱山歌,

集体田地包到户,

家家粮食收得多。

党的政策威力强,

千里冰山怕太阳,

多种经济大发展,

户户年年有余粮。

文章图片2

▲ 包产到户,并非回到“解放前”

首先要消除一个误解,包产到户后,土地性质并非姓“私”。当初有人不理解包产到户改革,认为“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包产到户后,土地公有的性质没变,土地所有权仍然是集体的,农户只是取得了土地经营权,并且这个经营权是有期限的。

解放前的农村土地性质是私有制并可以自由买卖,现在农户的承包地能买卖吗?不可以,并且承包土地用途也受到一些限制,例如耕地不能随便种树木,挖鱼池。

农户承包地可以流转,但流转的是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不是所有权。流转后,经营权在新农户,承包权在原农户,所有权仍属村集体。

所以,包产到户,绝非回到“解放前”,是在土改、合作化基础上的改革。

文章图片3

▲ 包产到户,核心是家庭经营

包产到户改变了什么?改变的是土地经营管理方式,由以公社生产队为经营单位,变为以农户家庭为经营单位。生产队是团队作业,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工厂,有百余个劳动力,生产队长相当于厂长。另外生产队有会计、保管、计分员,规模大的生产队还有指导员。有点相当于公司高管。

家庭经营,劳动力主要是家庭成员,夫妻档,父子兵。土地多的家庭,可雇请农工,一般只是农忙时雇请短工(季节工)。

团队作业,集中劳动,不适宜农业生产。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劳动不同于工业劳动,也不同于工程建设劳动,工业生产、水利建设是适合团队集中出工的,但农业生产却不适宜,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家庭小团队经营才是最有效率的,最为合理的。

首先,农业生产是在广阔田野,多数情况下需要分散劳动。因为分散,带来了监管难题,不便监管,监管成本高。而工厂的劳动,工人可集中在一个车间,劳动状况,一目了然。

根据网友回忆,炎炎夏日,生产队出工的社员,不仅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甚至少数偷懒的社员,还会趁人不注意,把农药埋在土里,把化肥倒进水沟里。偷奸耍滑,防不胜防。

文章图片4

第二,劳动质量的监管是难题。农业生产劳动的对象是作物,作物是个生命活体,与工厂劳动、工地劳动对象是非生命物体不同,劳动的效果难以直接验证。生命体有健壮的,有病弱的,存在差异,管理上要有针对性,因而也难以标准化检查劳动质量。比方,栽菜苗,栽深栽浅,栽直栽斜,影响成活率,影响最终产量,但成活率与产量,要滞后多少天才能显现出来,难以验证。生产队的工分制,体现的是劳动数量,但难以衡量劳动质量、劳动效果。

相比较之下,工厂与工地劳动质量检查,就简便多了。到河堤挑土方,段面一分,班组一分,可管理得井井有条。

文章图片5

第三,生产队没有用工自由,难以执行严格的劳动纪律。生产队既是个劳动集体,也是个生活集体。社员不能离开生产队,生产队也不能扔下社员。对少数偷奸耍滑的社员,生产队惩戒手段有限。懒人不惩戒,就会影响其他社员积极性。正所谓“大锅饭,养懒汉”。

再说家庭经营,因为是一家人,夫妻档,父子兵,是一个紧密小团体,不存在劳动监管问题。家庭经营规模大的,要少量雇请农工。雇工不敢轻易偷懒,否则会被“炒鱿鱼”。

团队作业,集中劳动,虽然不适合农业生产,但对工地建设没影响,相反大集体情况下还有利于组织劳动力。所以,大集体时期,每年冬闲组织劳力上工地,水利建设成就很大。

▲ 农业,以家庭经营为最佳

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是最佳模式。

看国外农业。美国农业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但仍是以家庭为单位。只是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美国单个家庭农场规模可达到万亩面积。

俄罗斯废除了集体农庄,农业生产力释放,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越南也是。朝鲜仍坚持生产队模式,但粮荒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哪怕是家庭经营,雇工也不能太多,经营规模要适度。雇工太多难以管理。

旧社会及封建社会,有佃农阶层存在。佃农租赁地主的土地经营,约定一定比例向地主交租。

大家想想,大地主为什么不多请长工直接经营呢?原因是难管理。

大家熟悉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书中人物有原型,但情节有虚构。

文章图片6

书中地主周扒皮原型周春富,家有240亩土地,4个小作坊,家有20多口人,儿子儿媳都要参加劳动。雇有长工十几人,其中有高玉宝。

小说中,“半夜鸡叫”故事很精彩,刻画出了一个十分刻薄的地主形象“周扒皮”。

从“半夜鸡叫”来看,周扒皮管理长工方式其实自己也累。半夜正是人睡得香甜的时候,周扒皮自己却要爬起床学鸡叫,并催长工下田。

周扒皮破着喉咙喊:“还不起来给我上山干活去?鸡都叫了!”

半夜学鸡叫,催工长下田,还天天如此。你说累不累。

另外,长工们通过“磨洋工”与周扒皮斗争。

(长工)刘打头的一听这话,气得直瞪着眼说:“今天晚上不干了,到地头去睡觉去。”大家都同意。看着空中不明的星星,走到了地头,放下锄头,打火抽了一袋烟,倒在地上就呼呼地睡了。

还有的长工说不干了,要回家。

——《半夜鸡叫》原文,见小学四年级语文1960年代版。

从书中描写看,地主周扒皮雇用长工过多,管理长工方式也不科学。不如拿出部分土地租给佃农更省事。

劳动成效,不仅与时长相关,还与质量相关。周扒皮只考虑到延长劳动时长,没有考虑到劳动质量如何提升。他自己累,且收效差,并且落得一个刻毒坏名声。

近一二十年,农村闲置土地较多,吸引了资本下乡,但很多农业企业从实践中得出结论,农业基地承包给农户管理是最省事,最为划算。

最后说下,包产到户改革不仅释放了农业生产力,还给了农民自由,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可以离开土地,到城里务工经商挣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