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濒江近海,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清康熙六年(1667)撤销江南省,因安庆府为当时安徽境内的政治中心,徽州府经济发达,故取两府首字而得安徽省。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是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省级博物馆,是安徽一座标志性文化设施,馆藏文物21.8万余件,2008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以下就对安徽博物院馆藏的24件珍宝进行盘点。 1. 商兽面纹铜尊此尊高47厘米,口径39.3厘米,1957年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出土。侈口,折肩,鼓腹,圈足。肩置三兽首,兽首间用扉棱分隔。肩饰云纹,腹饰三组浮雕兽面纹,器内壁随表面浮雕而凹凸不平,圈足有三个“十”字形镂孔。1957年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月牙河被意外打捞出水,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尊气势雄浑,富丽端庄,青光熠熠,纹饰精美清丽,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珍品。 2. 西周兽面纹方彝此器通高44厘米,重11.5公斤,由盖、身、足三部分组成,呈现出上宽下窄的形状。彝盖作四面坡 3. 西周公卣此卣高23厘米,口径10.2—12.8厘米,整体形制低体垂腹,横截面呈椭圆形,提梁饰蝉纹。颈饰相对回首夔纹,中置浮雕牺首。盖、腹均饰对凤纹,凤首回顾,羽冠相交下垂。盖、器同铭:“公作宝尊彝,其孙子永用。”公 4. 西周凤纹铜方鼎此鼎高22.8厘米,立耳,直腹,平底,矮足。腹部四面纹饰相同,均为长冠垂尾的两只凤鸟,隔棱脊相对。主纹突出,上下以粗细凸弦纹为栏,无地纹,简洁明快。短足作二箍节相叠,外圆内空,截面呈半环形。这种作法,亦属少见。1959年出土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弈棋,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鼎虽体量不大、器壁较薄,却处处显示出吴越民族疏朗清新的、别具匠心的文化特点,融合了中原和江南地区的青铜文化特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5. 西周原始青瓷尊这件原始青瓷尊高17.3厘米、口径16.3厘米、底径11.3厘米,器身刻划统纹、水波纹和斜方格纹,纹线粗细相间,花纹规整有力。口沿和肩上堆 6. 春秋青铜龙虎大建鼓座这件龙虎大建鼓座残高29厘米,直径80厘米,鼓座为圆圈形,上沿四周运用高浮雕的手法塑有怒吼的猛虎与独角翘立的游龙。器身满饰羽翅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从铭文来看,此鼓座为钟离公自用之器。建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祭祀、娱乐等场合,一般由鼓座、楹杆和形体硕大的鼓体三部分组成,楹杆上部还有旌旗或羽毛之类的装饰物,由两个鼓手相对敲击。约一百五十余字。1980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九里墩春秋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器造型奇特,体型巨大,气势雄浑,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有铭建鼓座,在安徽出土的青铜器中从铭文字数来说,仅次于1959年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为研究这一时期舒国历史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7. 春秋蔡侯莲瓣盖铜方壶此壶共一对,高79.8厘米,口长18.5厘米、口宽18.3厘米。此壶颈内有铭文6字,为蔡侯申作器。这件青铜方壶是盛酒或盛水器,有盖,盖上为镂空的莲瓣状装饰。长颈,颈部有两个大兽耳;腹部作十字分栏装饰。颈部和腹部的上半部有细小的蟠螭纹,底有4个动物形足。壶颈部内侧有铭文6字:“蔡侯申之用壶”。该器出土于安徽寿县的蔡昭侯(名申)墓,此墓的发现是20世纪50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青铜器有486件,其中有铭文的60余件,这些铭文是我们研究蔡国历史的珍贵文字资料,填补了史料记载的空白。同时,这些青铜器制作精美,品种丰富,时代明确,成为判断春秋晚期青铜器的标尺。1955年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蔡侯墓出土,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安徽博物院。此壶采用分铸焊接法,造型精美,纹饰瑰丽,栩栩如生,代表了我国春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新的发展和进步,为春秋时期青铜艺术之珍品,为研究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8. 春秋吴王光鉴吴王光鉴共出土两件,另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器通高37.7厘米,口径60厘米,直口,折沿,方唇,颈腹部对置兽耳衔环,内壁铸铭八列五十二字。器表模印蟠虺纹。此鉴是吴王光为其女叔姬寺吁出嫁蔡侯所作的陪嫁器,自铭“荐鉴”。1955年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蔡侯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器造型古朴简洁,纹样精美大方,被誉为“最古老的冰箱”,对于研究春秋时期诸侯国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9. 春秋兽首鼎此鼎高27厘米,口径20厘米,器作兽形,前端兽首突出,双角耸立,双目圆睁,兽身为器,兽背为口。直口折沿,平盖置于口上,盖上置一半环钮。附耳、垂腹、圜底、三蹄足。腹部饰一周蟠虺纹,兽角正面饰重环纹,耳外侧、盖中部饰蟠带纹。1974年 10. 战国铸客大鼎此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附双耳,耳 11.战国鄂君启节12. 战国展翅攫蛇鹰此器通高16.5厘米,长25厘米,方形铜板底座,座上浮雕一鹰双爪紧紧攫住一条蛇。鹰是整个雕塑的主体部分,鹰头颈前伸,双翅伸展疾飞。鹰头、鹰眼写实传神;鹰爪、鹰腿粗壮有力,生动在再现了鹰在攫取到食物后腾空而起的一瞬间的情形。蛇在鹰爪之下奋力拼搏,身体极度扭曲,作盘绕弯曲之状,力求挣脱被抓获的厄运。1933年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器神态逼真,造型准确,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自然界中瞬间发生的一场生死拼搏,以高超的技艺逼真地再现了这一闪即逝的生动情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13.西汉彩绘朱雀攫蛇漆豆这件漆豆通高28.5厘米,豆盘长20厘米,宽14厘米,据《周礼》可知,豆是一种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新石器时期就有陶豆,商周青铜礼器中豆也有见。豆盘呈腰圆形,盘外壁以黑漆为底色,饰一周红色云气纹。托盘下为一只振翅飞翔的朱雀,雀首仰起,目视前方,喙内衔一颗椭圆形珠丸,凤鸟衔珠寓意吉祥。雀身以红、黑两色漆装饰,鳞、羽刻画都极为劲道。2003年安徽省滁州天长市安乐镇苏桥村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这件西汉漆豆造型新颖,美观大方,雀爪攫蛇,蛇曲身盘蜷,巧妙地使其成为漆豆的底座,其制作之精美,构思之巧妙,堪称西汉漆器中的绝品。 14.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注子温碗注子为盛酒用器,配以注碗,将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内加热水用以温注子里的美酒。因其为温酒之用,故又称注子温碗。此注子通高20.2厘米,碗高13.9厘米,胎色白中微黄,釉色青白。注子小口,套盖,盖顶蹲一狮子。腹呈六曲长流,带式曲柄。仰莲式碗,莲瓣边沿饰如意纹。圈足饰小莲瓣一周。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画了两件注子,形制与此基本相同,这就很好 15.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人形注壶此注壶通高22.9厘米,质地白胎,青白釉。壶的造型奇特,呈站立人形,头束冠,冠顶为壶囗,背肩上有双条把手,手捧朝笏在胸,朝笏作流,身着长袍,大襟广袖,人物面容丰满,眉清目秀,咀下端稍有胡须,神态静穆,颇有文官之风度。1986年参加“安徽省文物普查成果暨珍品展”,1990年参加亚运会“中国文物精品特展”,1990年被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文物精华》收录。1971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雷埠乡宋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人形壶构思精巧,做工精细,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富有宗教之韵味。刻划准确,惟妙惟肖,生动无比,显示了宋代制瓷和雕塑的高超水平,堪称文物精品。 16.北宋包拯墓志此墓志为石质,一合两块,志盖长123厘米,宽122厘米,厚13厘米。四周盖顶斜坡,中部平整,阴刻4行篆书:“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16字。志石近正方形,长126厘米,宽125厘米,厚14厘米,刻文51行,每行59至63字不等,志文楷书,全文约3200字,较《宋史·包拯传》为详。包拯,字希仁(999~1062年)合肥人,为官清正,公正兼明,世称“包青天”。墓志除叙述包拯生平事迹外,还记录了他的世系、病丧以及葬于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即今合肥大兴集)及其子嗣们的有关情况。此墓志出土时碎为5块,并有明显的打击伤痕,部分文字漫漶磨灭,已经辨认不清。1973年出土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北宋包氏家族墓群,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墓志记录了包公一生的生平事迹,且其死亡时间及死亡后由河南运回合肥的经过都有着详尽的叙述,终结了河南和安徽多年的“包公之争”,为我们研究北宋名臣包拯及其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7.南宋葵花式金盏此金盏高5厘米,口径10.6厘米,足径4.4厘米,敞口,浅腹,矮圈足,外撇。整体器型似是一朵绽放的秋葵花,由六片花瓣组成,每片花瓣的边缘均镌刻着连续的花卉纹一周。金盏的圈足焊接于盏底,边缘錾刻一圈二方连续的线纹。圈足似为花蒂形,仿佛承托着一朵正在盛开的秋葵花。盏心用六瓣花苞形小柱捧起香梅一朵,好似正有暗香袭来。此金盏应为酒具,并极具仿真效果,寓意美好幸福、健康长寿。1952年出土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朱晞颜墓,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金盏采用了焊接、錾刻等金银器加工技法,刻工精致细腻,线条流畅挺拔,设计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精美。整体器型端庄大方,造型纹饰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加之金器所特有的绚丽色泽,更给人以庄重华美之感,是一件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国之珍宝,国宝级文物。 18. 南宋六棱金杯金碟此杯高5.5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4厘米;盏高1.6厘米,口径17.6厘米,底径13厘米。杯作六棱形,口微侈,直腹至下部内收,圈足亦为六棱,略向外撇,口沿及圈足均錾雷纹一周。盏为六角形,敞口,折沿,斜腹内收,平底,折沿饰雷纹一周,内底錾刻六组如意纹。该器以直线作为造型的主要因素,杯壁内收又略带弧度,与盏底双线盘绕而成的如意纹相呼应,形成曲直对比,使造型语言更为丰富。1952年出土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朱晞颜墓,现藏于安徽博物院。这组金杯金碟纹饰简洁大方,疏密得当,錾刻纹样流畅优美,极为精致,反映了当时上层官僚拥有金银器的情况,其制作年代当离庆元六年不远,年代较为明确,是南宋中期金银器难得的断代标本,其价值之珍贵,不言自明。 19.南宋镶金边玛瑙碗此碗高5.9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7.5厘米,口沿镶金边,深腹微鼓,平底。此碗器壁较薄,于半透明中朦胧地显露出自然纹理。口沿饰以金边,显得富丽雅致。宋代的官宦阶层和富裕之家,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镶金边,特别是碗、盘、奁等瓷器上的芒口,镶金施彩,甚为流行。这种锦上添花的包镶技术,更增加了器物的富丽和豪华。1972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相官公社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碗器型较大,制作规整,其口沿镶金,薄片金条饰整齐,碗呈橙黄色,局部有暗红色斑纹,显现出玛瑙的自然纹理与柔和妩媚的光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雕艺术品,也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一件玉器类“国宝”,国宝级文物。 20.元虎纽玉押此玉押为青白玉制虎纽方押,上刻伏虎,长尾纹身,虎身下留有穿孔,形亦与北宋《新定三礼图》中的“白琥”相似,或与《说文》释“琥”为“发兵瑞玉”有关。印面减地阳起三道大小不一的横纹押款,推测为范文虎本人的画押。玉图书押字,非特赐不敢用,由此可见南宋降将范文虎这枚玉制画押,可能是皇帝特赐之物。1956年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范文虎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玉押为和田玉料制成,温润华滋,虎纽的形制,蕴含着使用者勇猛果敢的寓义,是目前国内惟一有明确出土地点与纪年的玉押,弥足珍贵。 21.元青花莲池纹盘此盘高1.3厘米,口径16.3厘米,口沿折边,作八瓣葵花形,平底。口沿绘忍冬纹一周,盘心绘两组并蒂莲和水草纹。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盘胎质洁白精细,色泽浓艳,纹饰秀丽,为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的精品。 22.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此漆盒通高9.5厘米、直径14.5厘米,胎表用黑、朱两色漆分层相间 23.明龙泉窑玉壶春瓶此器高33.8厘米,腹径20.4厘米,胎色洁白,胎体浑厚凝重,釉色温润如玉。颈饰蕉叶纹,蕉叶下饰回纹一周。腹部饰缠枝牡丹和变形莲瓣纹。圈足饰回纹一周。据墓志记载,该墓葬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墓主陈闻,生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此器虽出土于明代墓葬,但其形制、纹饰和釉色,都具元代瓷器的特征。1973年安徽省合肥市明陈闻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壶造型端庄,纹饰精致,沿袭了宋元以来龙泉窑瓷器胎体厚重的特点,同时器型规整,稳重大方,其模印纹饰精美而优雅,为龙泉窑精品之作,堪称明代龙泉窑瓷器的典范之作。 24.清渐江《晓江风便图》此图纵28.5厘米,横43厘米,绘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时年渐江五十二岁。该图是一手卷,纸本浅设色,卷尾作者自题“辛丑十一月,伯炎居士将广陵之装,学人写晓江风便图以送,揆有数月之间,蹊桃初绽,瞻望旋旌。弘仁”。该手卷采用平远法构图,画面横向展开,前段林木萧疏,溪寒水涸,饶有冬意;中段高峰峻岭,寒亭孤塔;后段晓雾迷蒙,烟峦重迭,顺流而下的江面上,远处两船齐驶,近处一舟风帆正悬,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船尾,低首沉吟,这人可能就是出行赴扬州的伯炎居士。伯炎是渐江好友,曾多次资助他于危难之际,在朋友即将远行之际,渐江作画馈赠,千言万语付诸画作,浓浓的朋友之情溢于画外。传世品,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图属于渐江晚年作品,是渐江存世的最经典作品之一,也是其绘画风格成熟稳定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为研究渐江生平及其艺术的重要资料。 渐江(1610—1664年),安徽歙县人,俗姓江,名韬、舫,字六奇,为僧后名弘仁,新安画派的开山大师,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与石溪、朱耷、石涛被后世称为“清初四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