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蛋皮子饭

 冬歌文苑 2022-05-24 发布于北京

蛋皮子饭

走在这个北方城市的人行道上,晨风习习,街边各式、各类的早餐应有尽有,好一个琳琅满目。但亦飞如不是在差旅途中,一般在家吃了蛋皮子饭出门。

蛋皮子饭,望文生义,就能猜到是一种简单的饭食。你等知道扬州炒饭、盖浇饭、蛋炒饭、咖喱炒饭,但肯定不知道什么是蛋皮子饭。苍穹之下,亦飞之外,是不会再有谁知道蛋皮子饭了?所谓蛋皮子饭,其实是亦飞的早餐,当然不是每天早餐都是吃的蛋皮子饭,而至少有大半时间的早餐是蛋皮子饭。

说到早餐,记得在长沙时,听闻德园包子的大名,特意到劳动路与芙蓉路相交汇的、侯家塘立交桥东南边的坡街上买德园包子,吃后感觉包子味道不如名气。还有杨裕兴面,稍不注意,就是加盟店,质差价贵。

时光的流逝,岁月模糊了诸多的陈年往事。蛋皮子饭,一直伴随着亦飞,心底深处还有挥之不去的、关于母亲的深深记忆。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读初中时,中学位置在冷水铺,离家有10多里路远,学校有一个俗称的名字叫“石板堰中学”,正式的名称是“梅溪公社中学”。现在这所学校还存在,只是学校名称多次更改后,就不知道是现在是什么学校名了。实则是亦飞知道自己书没有读好,不敢去学校见到老师,也就自然不知道学校的名称。现在还记得,那时冬天里读寄校,寄校就是住校;夏天时,一般是读跑学,跑学就是每天早出晚归、回家。

现在听到或是看到谁的笔记,有人说那个年代读书如何苦,用罐头瓶子带腌的坛子盐菜,冬天时一吃一个星期。坦率地说,那时读书,直到今天,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苦。因为自己是家族中第一个读初中的人,当时的心情就如现在报道,谁是那个闭塞的山村第一个985的大学生一样高兴。

既然是早出晚归,那个年代没有今天的什么面包、牛奶等早点,一路上也没有包子、馒头买,只能在家中吃早饭。

彼时乡村农家没有钟表,听鸡报晓,母亲总是在较为准确的时间,起床为我做好蛋皮子饭。母亲准备饭时,我也随后穿衣起床吃饭,到学校去。一个学期中,也有几次,母亲弄错了时间,自己吃饭后,一个人就着月色,走到学校才天亮。来到没有人家的山路上时,可能是周边环境熟悉,并不感到有什么害怕,不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迟到的时候。

亦飞今天还是在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原因是当年早出晚归的书没有读好。枉费了母亲的勤劳,枉费了天天吃下的鸡蛋,枉费了老师们的心血。春夏秋冬,但我想通了,天性愚笨,又懒得笨鸟先飞,重来一次,还是一样读书不好,早出晚归就早出晚归,也罢。硬是要怨,怨就怨那个“闻鸡起舞”的成语没有早早地读到,刘琨、祖逖闻鸡起舞,亦飞是闻鸡吃饭,活脱脱的饭桶一个。要不,先“起舞”、念两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再吃饭,亦飞今天可能就不会是晚出早归了。

蛋皮子饭,不必讲究什么色、香、味,简单至极。

一个鲜鸡蛋,或是一个鲜鸭蛋。不过,亦飞一般不在超市中购买鸡蛋、鸭蛋,而是去到偏远农村的集市去买,油是菜籽油。农家的菜籽油,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感觉并不是如“专家”说的,有什么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我当然不如专家有知识,设若农家菜籽油确实如何如何的不好,问题是中华民族吃了那样多年,人口世界第一。菜籽油即使有什么不好的物质存在,也一定能在人体能控制的分量内,而可以忽略不计。

早餐时,拧开燃气灶的开关,倒油入锅,将备好的蛋,敲破打入锅中,适当翻炒,加适量的水,保证起锅后有汤水就好,放盐,将头天的一碗剩饭加入锅中,煮开锅后,关火。用一个大碗,盛好。时间用不了3分钟,即是美味的早餐。

“民以食为天”!

歌曲《人是铁饭是钢》中唱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人生的路上,一日三餐吃饱了,喝足了,再去闯,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你偶尔有一天披星而出的时候,要不也吃一回蛋皮子饭?很可口的,用亦飞借用的话说:我山之石,可以攻玉!蛋皮子饭,比街边上的早点,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方亦飞,湖南人,1984年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从事金融经济管理至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