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26所百年中学,光靠历史就能亮瞎你!你的母校上榜没?

 心灵牧场书馆 2022-05-24 发布于河南

  一说起百年名校

  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

  大学

  其实河南也有这样26所中学

  不仅孕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更是见证了

  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青葱岁月

  你在百年名校吗?

  河南26所百年名校

  快来为你的母校投票吧

  现在,豫姐就带你看看

  河南这些建校百年以上的中学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郑州市第一中学

  前身:天中书院

  始建:明崇祯时期

  校训:勤、严、实、真

  辉煌的历史:

  郑州一中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明朝天中书院,由明崇祯时期郑州知府倡导创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书院重修,十九年(1754年)改为东里书院。清光绪八年(1882年),郑州知州王成德把东里书院迁至郑州一处僻静街道,并加以扩建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初依托东里书院创建了郑县县立初级中学。民国十五年(1929年),改名为“郑州市立初级中学”。民国十六年(1930年),学校改公立为私立,校名也改为郑州市私立明新中学。民国二十三年(1937年),明新中学又增加了高中班。

  中学沿革

  郑州一中创建于1949年3月5日。由当时的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私立明新中校高中部在书院街合并而成,定名“郑州市立高级中学”。1953年3月规模扩大,易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1953年年9月迁至文化区。1956年8月又迁至南阳路岗杜街。1958年8月,市区公立中学统一编制命名,定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作为当时郑州市唯一入选的重点高中)。1960年迁至桐柏路老校址。198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4年首批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迁至中原路现校址。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河南府中学堂

  始建:1904年

  校训:自强厚德,追求卓越

  辉煌的历史:

  洛阳一高的前身是河南府中学堂,创建于1904年。学校校名多次变更,学校校址数次迁徙。1954年,学校搬迁到夹马营路东、迎恩寺旧址上兴建的老校区,并正式更名为“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上世纪40年代,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二十所中学之一”。1959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重点高中”,1992年入选“中国名校”。

  依然辉煌的现在:

  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重点高中。2016年高考洛阳一高文科一本114人,理科一本600人,上线率达60.56%,文科二本168人,理科二本858人,共计1026人,上线率87.02%。

  洛阳市第六中学

  前身:河南洛阳中学

  始建:1904年

  辉煌的历史:

  洛阳市第六中学建于1904年,是中原最早学校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学校位于洛阳老城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闹中取静,南北两院坐落在中州路两侧,遥相呼应。近年来,学校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抱定“重铸百年名校辉煌”的坚定信念,深化学校内部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实现了学校规模的大幅度发展。

  依然辉煌的现在:

  如今的洛阳六中有教职工147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55人,名师、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5人,在校生1600多人,37个教学班。

  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前身:明清的学宫

  始建:公元1293年

  校训:勤、严、实、真

  辉煌的历史:

  肇始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经历了元代的儒学,明清的学宫,民国时的县立师范、县立中学,解放后的新安一中、城关高中等演变,1989年12月始定今名。著名诗人杨子敏先生和作曲家石祥、京安谱写了校歌。

  依然辉煌的现在:

  学校高考上线人数持续稳定增长,先后培养出了刘恒志、张抗、裴杰、贾明星、刘阿龙、郭喆、姚小锋等多名全县高考状元。位于洛阳市新安县老城东街,是一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

  开封高级中学

  前身:河南省大学堂

  始建:明崇祯时期

  校训:诚毅和爱 与时俱进

  辉煌的历史:

  开封高级中学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学堂”和“开封府中学堂”两所学校沿革而来的,“河南省大学堂”创建于1902年,由河南巡抚锡良奏请筹办,地址在前营门原游击衙署。学堂教学以四书五经、纲常伦理为主,以历代史鉴、中外政治、学艺为辅。开封府中学堂创建于1904年,1913年改称为河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这两所学校合并称“大一中”,及“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址在前营门和大纸坊街等地。历史上经过多次沿改革,1985年恢复开封高中校名。

  依然辉煌的现在:

  2016河南省顶尖中学排行榜榜首,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16年高考中,开封高中948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人数756人,上线率达到79.75%,二本以上929人,上线率98%。

  许昌高级中学

  前身:许州中学堂

  始建:1905年

  校训:崇德、励志、健体

  辉煌的历史:

  学校的前身为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的许州中学堂。解放前,学校几经迁址、分合、更名,到1948年许昌解放后,在许昌中学旧址成立许昌市立中学,1950年10月,许昌市立中学高中部分迁出,定名为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

  依然辉煌的现在:

  许昌高级中学是河南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2010年被评为首届“中华百年名校”,2005年就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普 通高中。2016年高考,许昌高中一本上线471人,上线率42.2%,二本上线857人,上线率76.5%,其中有5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2人考入香 港中文大学。

  河南省淮阳中学

  前身:柳湖学堂

  始建:1903年

  校训:勤奋、诚实、淳朴、坚毅

  辉煌的历史: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创办,1930年8月由河南省立第三中学改定,简称省立淮中。辛亥革命以来,一直是河南省立中学。民国时期,学校九迁校址,七易校名。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学校先后辗转于方城、内乡、商水、周口、西平、信阳等豫东豫南地区,被迫走上了长达11年之久的流亡办学之路,1949年3月,重回淮阳。

  依然辉煌的现在:

  河南省重点高级中学,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和河南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2016年高考,淮阳中学600分以上150人,共有7位同学考取清华、北大录取,是考取清华、北大人数最多的一年!

  南阳中学

  前身:宛南书院

  始建:1335年

  校训:勤、严、实、真

  辉煌的历史:

  论历史传承度,相信很少学校能超越南阳一中。该校前身为始建于1335年的“宛南书院”,1903年改书院为学堂,有“六百年书院、一百年学堂”之称。1912年,教育部令将“学堂”改为“学校”。1914年,更名为“南阳中学校”。民国四年(1915年),被当时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2016年9月9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南阳中学”。

  依然辉煌的现在:

  河南省重点中学,河南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并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华百年名校”,清华、北大认定的河南省13所重点名校之一。2016年高考,南阳中学包揽了全省文理科状元,文科状元刘凯翔660分,理科状元刘云鹏709分,一本上线1266人,600分以上473人。

  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义光中学

  始建:1900年

  辉煌的历史:

  该校创建于1900年,前身为私立“义光中学”,新中国成立后,为信阳市第一中学,文坛巨匠郭沫若题写校名;2012年,改名为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依然辉煌的现在:

  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电化教学一类学校 。一百年多年的办学史,该校已向清华、北大、复旦、科大、北航等高等学府输送了近万名学生。

  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邓州高等小学堂

  始建:1905年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辉煌的历史:

  学 校位于邓州市土城东南隅,北宋副宰相范仲淹贬任邓州知州时曾于此创建花洲书院,名满天下的《岳阳楼记》一文,就诞生于此。1905年于花洲书院设立邓州高等小学堂,1926年设立邓县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附设高中班,1952年高中班合并于南阳高中,1956年再次附设高中班,1958年过渡为高级中 学,定名为邓县第一高级中学,1988年更名为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依然辉煌的现在: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6年高考,邓州一高一本上线551人,较去年增加94人;二本上线1326人,较去年增加194人;三本线上2022人,比去年增加134人。

  潢川高级中学

  前身:官立光州中学堂

  始建:1905年

  校训:博学、笃行、敬业、爱生

  辉煌的历史:

  学校始创于1905年,在弋阳书院原址,创立了官立光州中学堂,是豫东南创办最早的公办中学,也是豫东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学校,素有“豫南文化和革命的摇篮”之称。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校名改为潢川中学校,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高初中分校,高中迁至卢家大田,校名为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1972年迁现址。

  依然辉煌的现在:

  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单位。近十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的已经超过150人,有1000多人出国留学,有近600位毕业生获得了博士学位。一本上线人数年年走高,本科进线率超过60%。

  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县立高等小学堂

  始建:1904年

  校训:学之以恒 行之以德

  辉煌的历史:

  辉县一高是一所始建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位于辉县市太行大道西段,其前身为创建于1904年的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名16次更易,校址7次迁徙,1978年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

  依然辉煌的现在:

  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省级文明单位。2016年高考,该校李艺潇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王梦何同学考入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以来,学校的升学率达到了八连增,本科上线率接近98%。

  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明清卫辉府署、民国河北道署

  始建:1902年

  辉煌的历史:

  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道西街东头路北200米,校址原来为明清卫辉府署、民国河北道署所在地。截至2014年有教职工315人,教学班60个,在校生3458名。

  河南省汝南县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汝宁府中学堂

  始建:1905年

  辉煌的历史:

  汝南高中是一所始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始称汝宁府中学堂,可谓肇端维新之时,开启新学之先。历经清、民国和当今三个历史时代,曾高举“五四”科学民主大旗,积极投身学生爱国运动,以培养出批批精英学子,久负盛名而不衰,为校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武陟一中

  前身:河朔书院

  始建:1836年11月1日

  校训:志向立高远

  辉煌的历史:

  武陟一中是一所河南省示范性全日制普通高中。老校址位于木栾店东南门,始建于1836年11月1日,次年5月竣工,占地面积55.315亩,当时共建房屋140间,花费白银24720两,由河北道道台刘体重会同三府25县即各县绅士筹资兴建。其前身为清代道光年间创建的河朔书院,是中原黄河北岸彰德、卫辉、怀庆三府的最高学府。1902年更名河朔学堂,1908年更名河朔中学堂,1912年停办,170多年来,历经沧桑,数易其名,1956年正式定名为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

  郑州市第十中学

  前身:东里书院

  始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

  校训: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辉煌的历史:

  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王成德将东里书院由地势低洼处的东关迁到现郑州十中址。1904年,东里书院改设为郑州中学堂。1907年,学校又改名为郑州中学堂。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月,于原中学堂址新建郑县县立中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改名为郑州市市立初级中学。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改办为私立明新中学。1949年停办,创立郑州市高级中学。1953年郑州高中(现郑州一中的前身)迁出,成立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 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完中。1958年8月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 并恢复“郑州十中”校名,同年,高中恢复招生。2004年3 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中专部更名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依然辉煌的现在:

  所培养学生曾十七次获得市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八次荣获省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荣获一、二等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郑州市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集团龙头学校、河南省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点、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先进考试站、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尉氏三中

  始建:1903

  校训:艰苦奋斗

  辉煌的历史:

  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创建于1903年。早在1958年就以办学有特色、学生升学成绩好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人民日报》为之发表了题为《两个好榜样》的社论而闻名全国。1978年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中学,1981年被河南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尉氏三中洧川校区师生员工在各级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扬学校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探索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依然辉煌的现在:

  现有教学班50个,学生4300余人,教职工204人,其中特级、高级、中级教师178人。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为国家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合格学生6000余名,其中考入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开、武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等重点大学800余名,尉氏三中洧川校区的毕业生遍及全国。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前身:河南省立开封女子中学

  始建:1919年

  校训:立德,立志,立行,立业

  辉煌的历史: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创建于1919年,原名河南省立开封女子中学,1954年改名为河南省开封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成为省重点高中。1968年开始男女混合招生,遂改名为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1934年 学校成立共青团女中支部。1937年建立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女中支部,学生王伯炎任书记。1954年,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第一女子高中,成为省重点高中,也是教育部直接联系的全国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68年开始 男女混合招生,更名为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依然辉煌的现在:

  自此直到2003年,她是开封市唯一一所市属重点高中。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形成了严谨敬业的教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省文 明单位、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先进实验校等40余个先进集体称号。

  陕州中学

  前身:陕州中学堂

  始建:1905年

  校训: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依然辉煌的现在:

  陕州中学始建于1905年,原名陕州中学堂。2002年恢复重建,2007年被授予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5年恢复初中部,是一所具有初、高中建制的完全中学。学校位于陕州区陕州大道中段,占地面积315亩,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120个教学班、6000名学生。

  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0余人;教职工35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59人,一级教师129人;省市级名师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50人。2017年5月,与山西省康杰中学共建“康杰中学 陕州中学985教学园”。学校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积极实施有效德育,教学成绩突出,是一所校风正、师资强、质量高、信誉好的豫西名校。

  安阳市第五中学

  前身:昼锦堂

  校训:爱,思,勤,巧。自强不息,长善救失。

  辉煌的历史:

  安阳市五中原址位于老城区,其前身昼锦堂,书香缭绕,吸引了欧阳修、司马光等大批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昼锦堂曾更名为昼锦书院,1900年又更名为昼锦学堂,成为河南省最早的中学教育机构所在地。大革命时期,二十余名学生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931年,学校就以优异的教育教学和体育成绩荣获河南省“文武双状元”的美称。学校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安阳市五中人杰地灵,自创办以来便以教育高质量驰名中原,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学子遍天涯”。

  依然辉煌的现在:

  具有百年校史的安阳市第五中学以“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办学思想,以创建 “高质量、有特色,全市一流、全省领先的科研型、示范性学校”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走自主教育、创新教育,诚信教育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安阳市第四中学

  前身:大公中学

  始建:1903年

  辉煌的历史:

  安阳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学校的前身为始建于1903年的大公中学,其间几经易名,1958年全市中学统一编号,定名为“河南省安阳市第四中学”并延续至今。学校现位于古城安阳的中心——文峰老城区,北邻文峰中路,西望文峰古塔,在百年长河中,四中教书人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千年古训,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栋梁贤才,书写着四中辉煌的百年历史。1999年6月,因老城改造,市区中学重新布局,市教委决定四中重新确定规模,定为24个教学班的初级中学,重新组建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并于2000年参加电脑派位恢复招收新生。

  依然辉煌的现在:

  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抓“四风”(学风、教风、管风、校风)为切入点,创一流质量,塑全新形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贯彻民主教学原则,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有近百人次获国家、省、市级以上奖励,汇编了三本优秀论文集,荣获河南省综合实践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在优质课、录象课、公开课等比赛中1人获国家一等奖,10人获省级以上奖励,10人获市级一等奖,30人次获市区一、二等奖。

  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前身:滑县师范学校

  始建:1912年

  辉煌的历史:

  滑县师范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师资和优秀人才,是豫北地区小学教师的摇篮。近几年来,全校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滑师人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以来,先后被省教委、省语委命名为普通话达标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师范教育先进单位。1994年被省教委确定为全国百名中师校长培训班考察学校,95年被评为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96年6月在该校召开全省面向21世纪中师教育现场会,同年7月被命名为“河南省农村师范对外窗口学校”,9月校长作为全国农村师范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97年被评为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同年被安阳市授于教育系统文明学校,98年11月通过了河南省中师办学水平评估,跨入优秀行列;99年被省教委评为中等师范教育先进集体,2000年元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近几年来,校领导、师生中有5人先后受到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雷洁琼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依然辉煌的现在:

  2003年,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初中部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公办民助”性质,面向全市招生。 滑县师范学校曾被评为河南省师范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中等师范办学评估优秀学校,2000年元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第一中学

  始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春

  校训:明理  尚德  和谐  发展

  辉煌的历史:

  固始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12年,位于河南省固始县,是固始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中学。经过百年的历程,固始县第一中学由成立之初的完全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大规模和教学实力的高级中学,并于2007年2月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成为蓼城大地上仅有的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之一。

  依然辉煌的现在:

  近年来,固始一中高考本科进线人数稳步攀升: 2008年本科初选1286人,本科进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超过了信阳市息县全县的本科进线人数;文科本科初选651人,位居全市第一。2008年之后,高考本科初选人数始终稳定在1500人左右,文科本科初选人数连续位居全市第一,并且在文理两大类本科一批的初选和录取上取得巨大突破,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郾城第一实验中学

  前身:郾城县初等桑蚕学校

  始建:1910年

  依然辉煌的现在:

  自2001年以来,学校连续六年夺得中招考试成绩郾城第一,有1330名学生被市重点高中录取。张晶莹、张乐、孙思培囊括了2001年中招考试个人总分郾城前三名;

  刘鹏伟夺得2003年中招考试个人总分郾城第一名;有6名学生进入2004年中招考试郾城个人总分前10名,张舒、王士奇名列第一和第二名;有7名学生进入2006年中招考试郾城个人总分前10名,楚舒宇以570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名,有360名学生被市重点高中正式录取,创校史记录。

  开封五中

  前身:开封府学堂

  始建:1904年

  辉煌的历史:

  开封市第五中学简称开封五中, 原名开封府中学堂,创建于1904年,是开封市一座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百年名校。一个世纪以来,学校一直秉承“团结求实,拼搏进取”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乐章! 20世纪初期,清政府政权风雨飘摇,光绪皇帝决定推行维新变法,于是,开封唯一的一所省立中学——开封府中学堂在大纸坊街路北的彝山书院改建成立。在她成立后的几十年中,校名先后又更名为开封府中学、省立二中、省立一中、省立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开封市第三女子中学、开封市第八初级中学,1956年最终定名开封市第五中学。虽然不断更名,但她始终坚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尤其是“五四”运动期间,她坚持与时代潮流同步,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当时开封“五四”运动重要的策源地和运动中心,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使省立二中成为当时与北平师大附中、天津南开中学等齐名的“全国八大名中”之一。并培养了如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尚铖,中科院院士冯景兰、高振西,著名木刻家刘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

  依然辉煌的现在:

  2001年:高考上省大专线者共84人,总人数名列普通完中前茅。有195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为73.6%。2002年:高考上省大专线者有104人,其中达到重点、本科、省大专线各层次的人数及总人数均名列普通完中前茅。有230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达77%。高三年级会考一次通过率名列普通完中前茅。2003年:高考上省大专线者总人数名列普通完中前茅。专一以上56人,专二以上242人,其中上重点、本科、省大专线各层次的人数名列普通完中前茅。有256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为70%。优秀生(前20%学生)保持率100%。

  2004年:有276名同学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达79.8%。高考成绩显著,稳中有升,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开封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商丘市华侨良浩高级中学

  前身:河南省立商丘中学

  始建:1905年

  依然辉煌的现在:

  商丘市二高自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1413人,两个北大、一个清华,创造了市二高百年神话;2008年高考1709人,有6位同学分别达到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2544人,比2008年增长38%,升学率达52.4%;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3573人,位居全市第三位,比2009年又增加1029人,本科上线率达到60.5%,位居全市第二位。2009至2010年度第二学期全市统考,高一、高二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其中全市高二文科前10名学生中,该校就有3人。

  以上就是河南的26所百年中学了

  有你的母校吗?

  快来为他投票吧!

来源:大豫网 编辑:凡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