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暴力沟通》| 语言的疏离(6)

 大罗心理师 2022-05-24 发布于新疆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文字:大罗

朗读:亚莉

期数:696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01

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会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我们习惯性的用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衡量外在的一切,似乎这个世界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存在的。

周围的人只是供自己评判的一个物件,一切外在的变化就像电影里的剧情,让自己进入了观影评价模式。

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成了你的评价的靶子,似乎在暗示自己的高明和庆幸。

如果你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那么你眼中的世界就是道德和不道德的。

对于不道德的人和事,你会批评、指责、辱骂、否定和排斥,这就是你真理的标尺,你可以衡量万事万物。

然而,我却想到诗人鲁米说: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我将其引申为: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见你。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以道德的名义去“绑架”Ta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那么你的道德也将成为无知的偏见而已。

人性的疆域本来就是统一完整的,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恶之间互相转化,没有绝对的,静止的纯善与纯恶。

因此,评价Ta人是否道德,并不能满足我们内在渴望。只是呈现了我们的价值判断和浅层的贴标签行为。

当我们感受到他人对我们的理解多于评判、指责的时候,也许会开始尝试和自己内在连接,从而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看见自己,满足自己,也就意味着我们被慈悲的关照到。

当然,我们并不总是期待着这一刻。面对Ta人的不友好言论和道德评价,我们需要意识到其实疏离已经在对方内心播下了种子,Ta

反射给你的评价只是在表达内心的遗憾和不圆满。

从现在开始,放下自己的偏见和成见,带着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尝试我感受着你的感受,你感受着我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