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京,生机盎然。 早在里根来的几天前,京城路边的很多灯柱就被装饰一新,悬挂上了中美两国国旗。 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来说,美国总统访华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更何况这是两国1979年正式建交后首位访华的美国总统。 里根专机抵达北京 几个月之前,中国总理刚刚应邀访问了美国,所以里根这次算是“回访”。 4月26日,里根和夫人南希下榻在了钓鱼台国宾馆。 这座建于六十年代、几经沧桑的宾馆,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七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钓鱼台国宾馆被“四人帮”占用,旁边的玉渊潭成了王某人钓鱼的地方。(《京华烟云》) 但尽管如此,这里还是成功接待了首位访华的尼克松总统以及基辛格博士等人。 玉渊潭公园 里根夫妇下榻当晚,小平同志在钓鱼台南端的养源斋为他们举行便宴。 养源斋临近玉渊潭,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皇帝到此消闲钓鱼的地方,还保留有乾隆皇帝的题匾。 中国方面为了招待里根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毕竟人家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前来访问的。 其实早在1981年里根上台初期,中美关系并不好。 相较于“温和派”的卡特,里根作为美国共和党右派的代言人,在总统竞选期间发表了一系列的亲台言论。 真是不打不相识。 经过我方几轮坚决的斗争和谈判,里根出于苏美对抗大局的考量,于1982年7月13日致信小平同志,承诺美国不谋求执行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 不仅如此,中美还签署了著名的《八·一七公报》。 《八·一七公报》全称为“中美就解决美国向台出售武器问题的公告”。 在此后里根七年的执政期内,中美度过了一段黄金“蜜月期”。 里根访华前夕,美国《时代》杂志做了期这样的封面——长城上一位手持可口可乐的中国小伙 和经济、社会大环境一样,八十年代的京城在人事上也是非常混沌的。 当时最高层有五大头衔,分别由四位领导同志担任。 前两位我们就不谈了,在官网上有关于当时他们会见里根的介绍。 参考: http://www.gov.cn/test/2007-09/04/content_736471_2.htm 李先念主席作为国家元首4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门前和里根总统一起走红地毯、检阅仪仗队。 第二天盛大的国宴也是由李主席作为东道主主持的。 尽管中国的一众领导人都出面会见了里根,但美方还是要求一定要安排一场里根总统和小平同志的正式会谈。 经过一番考量,最终小平同志以“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身份与里根会谈。 所以当我们看今天的官方报道时,对于这次会见中小平同志的头衔用的是“邓小平主任”。 这个“主任”,就是中顾委主任。 会见里根夫妇 中国人说话向来是比较拐弯抹角的。 小平同志在会谈中指出: “世界局势还不稳定,不安宁,但争取和平前景良好。美国应从四个'航空母舰’的政策中走出来,更多考虑大多数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利益和愿望”。 里根听不懂: “不,我们美国有九艘航空母舰。” “四个航空母舰”是八十年代的一个外交行话,指美国对“南朝鲜、以色列、台湾、南非”的错误政策。 在听到总统回答“有九艘航空母舰”后,美国外交官员赶紧给里根递条子,里根这才恍然大悟。 整体而言,由于共同的敌人苏联以及此前“八一七公报”的签署,中美双方关系空前融洽。 里根在会谈中主动提及美对华放宽技术转让限制,还与我方签署了《中美核能合作协定》、《中美科技情报合作议定书》等协议。 此后几年间,两国经贸额屡创新高。 中美甚至一度在尖端军事领域展开合作,包括美国为中国改装歼-8战机、引进美制24架“黑鹰”直升机等。 直到汶川救灾时,这些直升机仍在发挥作用。 里根夫妇游览长城 里根总统访问中国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 在北京期间,他主要的娱乐时间就是28日下午的长城之旅。 然而就是这次轻松的长城之旅,却给美国访问团带来了一些不愉快,即后来有名的“厕所风波”。 话说八十年代的八达岭长城比今天荒凉很多,各种设施也不完善。 其中最不完善的当属厕所。 整个八达岭长城景区只有入口处一个贵宾厕所,平时是一直关闭的,只在特殊情况下开放。 28日下午,里根和夫人南希及随行人员到八达岭长城游览,随行记者将近300人。 在庞大的游览队伍到达前,外交礼宾人员特意通知了景区管理方——美国总统来时要用贵宾厕所。 或许是外交人员交代的不太清楚,亦或许是景区领导给工作人员布置时转述有纰漏,这道通知最终成了“只为美国总统和夫人开放”。 因此在总统和夫人上完厕所之后,景区服务员就立即把门给锁上了。 不多久后,美国国务卿舒尔茨的夫人和另外几位女宾内急,也想去这个厕所。 随行的中方陪同人员反复交涉,景区服务员就是不肯开。 不得已,舒尔茨夫人等几位老太太只好进入了当时常见的露天旱厕。 这件事给她们印象很坏,导致中国陪同的人员也非常尴尬。 里根访华是中美蜜月期里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此后,中国各阶层都加大了与美国交流的力度。 在里根访华结束后不久,北京市基于往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考量,派出了一个考察团赴美去研究引进美国风味小吃。 考察一番后,中国人觉得“鸡”比较贴切,最终敲定了肯德基。 直到今天,中国境内的肯德基数量都远远超过麦当劳,而实际上后者才是全球快餐业的老大。 经过近三年的筹备后,1987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 北京市领导、美国驻华大使、中央电视台记者等各路人马一齐上阵,为这家肯德基餐厅呐喊助威。 那是一个点了炸鸡却问服务员要筷子的年代。 很多人以为炸鸡不好拿,就带着锅来装;也有人觉得吃鸡得论只买呀,于是开口就是:给我两只肯德基。 更有甚者,在肯德基举办了“高大上”的婚礼,引来阵阵羡慕。 八十年代的北京街头 回顾历史。 如果说林则徐、魏源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是第一次睁眼看世界,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就是第二次睁眼看世界。 这股“西风东渐”的思潮首先在大学生、知识分子群体蔓延,将这一时期的文化界打造成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乐园。 从某种意义上说,八十年代和二十年代有一点类似。 有人调侃,民国时期走上街抗议的大学生,他们最贵的资产就是脖子上的那条围巾。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身上。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最终也导致了社会的剧烈变革。 此处不表。(《南国往事》) 八十年代大学生宿舍墙上挂着的美国地图。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大家以到大洋彼岸为人生目标 最后,我们从社会主义阵营的大视角下来俯瞰一下八十年代的中国。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另类。 八十年代的中国几乎是在一片惊愕中完成了180°的华丽转身——
正是因为这十年的缓冲,中国最终完成了渡劫。 前方,将是一条破茧成蝶的道路。 |
|
来自: 摩耶之幕dgbndl > 《江宁知府》